[摘要]在住宅室內設計蓬勃發(fā)展的今天,住宅之門的作用沒有改變,但其形式、裝飾手法、裝飾內容等方面在歷史的大背景下在發(fā)生著變化,原始辟邪、鎮(zhèn)惡的含義已經淡化,而更注重美化目的,具有了純裝飾意味。同時它現在更是一種文化,一個符號、一段歷史的回顧。
[關鍵詞]古建筑 住宅之門 文化
門是居住的室內與外界的出入口,它又被稱為“門面”或“門臉”,是居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除了供人們出入,同時還具有防護安全和界定內外空間的作用。從古至今,住宅之門的作用沒有改變,但其形式、裝飾手法等方面卻在不斷的變化,以適應不同歷史時期的需求。
一、古代建筑中住宅之門的形式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受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禮制和禮教的影響,其相關思想和制度不管是皇家宮室還是普通百姓都深深的印入到思想里,其住宅之門在形式、裝飾、造型上都有著明顯區(qū)別,反映尊卑、等級,身份、地位。
以北京的四合院為例,北京城里的四合院數量多,形式也多,不同等級的四合院其住宅之門的形式也不同。首先王府的大門是第一等級的,其次是廣亮大門,它是除諸王外,適用于京城里從一品到七品的文武官員,也算是貴族四合院了。這種大門的屋頂為硬山式,上覆小青瓦。屋頂兩端與山墻墻頭齊平,山墻墻面上端裸露,沒有屋頂遮擋,顯得質樸硬實。等級略低于廣亮大門的是金柱大門,兩種大門形式相近,不同的是金柱大門的門扇裝在了中柱與外檐柱之間的外金柱位置上。接下來是蠻子門,它又比金柱大門低一級,它的門扇裝在靠外邊的門檐下,在氣勢方面不如廣亮大門和金柱大門。但它里面空間很大,可以存放物品,比較實用,這是它的優(yōu)點。并且它的臺階是用磚石的菱角側砌成洗衣板面似的坡路,這是一種便于車馬行使的、傳統(tǒng)的階梯形式。比蠻子門更低一級的是如意門,它也是目前北京四合院中最常見的大門形式。它的正面除門扇外,均被磚墻遮擋住。早期的許多如意門是由廣亮大門改裝的,那是因為平民買了貴族宅子,不敢逾越制度,只有將它改建。
二、古代建筑住宅之門的裝飾
門本身最重要的部分是門扇,是一扇或者兩扇甚至多扇可以關啟的門扇。在中國古代建筑中,這種門扇都是用木板制成的。在一般的住宅里,一扇門扇的寬度至少得60厘米寬。需要用幾塊木板橫向拼合而成,所以它又稱為“板門”。它的拼合方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門板的后面加上幾條橫向的木條,再用鐵訂由外向外將木板和橫木固定在一起。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在不同的地區(qū)和地域,門扇在裝飾方面有著不同的風格和特點。在江南水鄉(xiāng),其整體色調以青灰為主的,因此人們的審美觀念以清新淡雅為美;而閩粵地區(qū)住宅之門常見到有大漆繪就并加以純金涂飾的裝飾效果,是因為福建、廣東和云南一帶,人們喜歡在建筑上大飾彩繪。
中國古建筑住宅之門的雕刻裝飾圖案,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在題材方面,明清時期內容豐富,絕大多數具有傳統(tǒng)性,常采用云龍、纏枝花草等圖案。明式門扇裝飾紋樣題材有它自己的傾向性和選擇性,如松、梅、蘭等植物題材,另外,還有大量的民間傳說,人物故事、吉祥寓意的門裝飾圖案。到了清代,門扇的裝飾大都比較雅逸,多出自百姓的生活和向往。清代門扇的裝飾紋樣比較好的有仿古圖案、古代玉文和青銅器紋,大多以簡練的線條組成變化極其豐富、有韻律的幾何圖形。內容多以求多、求滿、求富貴、求華麗,追崇色彩的金碧輝煌。
門扇的裝飾紋樣手法非常的豐富,手段也很多,主要包括雕刻和鑲嵌等。其中雕刻又分為浮雕、透雕、圓雕等工藝,而浮雕是主要的手法。為了打破門扇功能上的死板氣氛,往往采用透雕的手法,但最廣泛是透雕和浮雕的結合,它能使裝飾紋樣更加突出,豐滿圓潤。而圓雕在門扇的裝飾中,采用的地方較少,一般起點綴的作用。為體現木本身材質的高貴,木雕均不加油漆,以免影響雕刻的細部,同時可以顯出木材本色的柔和及木紋的自然美。在加工工藝方面,中國南北地區(qū)也有較大差異。像浙江一帶雕工發(fā)達,其門窗上無論浮雕還是透雕,質量都是首屈一指的。清代歷史上有浙江木工向山西遷徙的記載,所以,在一些山西門窗上也能看到南方的秀麗風格。另外,特別是江浙地區(qū)的工匠,其技巧的精致綺麗也是格外有名的。為克服木材的應力而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攢插工藝,不僅使幾何紋樣的門窗展現驚人的細膩風范,也是花節(jié)這一原本只是門窗構件的小小事務變得多姿多彩。在中國的北方,人們還是更多用了穿插工藝,而且舒展大方,體現了北方的粗獷風格。
住宅之門除了對門扇的裝飾有講究,對門飾、金屬裝飾件的造型和材質也有講究。古建筑住宅之門的金屬裝飾件有鋪首、門環(huán)、看葉等。鋪首是門環(huán)下面的下座,主要采用黃銅制作,在明清時期,根據形式不同,這些金屬飾件也有高低、尊卑之分?,F在最常用的是采用獸頭作為鋪首的裝飾,其獸頭口中含的圓環(huán)成為門環(huán),原意只為叩門之用,具有祛邪意義?!翱慈~”是指在寬度較大的門扇上、下兩頭包以鐵皮以增強門板的橫向聯(lián)系,這種鐵皮稱為“看葉”。而在廣大農村,為了增加門的牢固性,減少兩扇門之間因碰撞引起的損壞,也會在門扇的上下兩頭和門的內邊上又包鑲了鐵皮,有的在這些鐵皮上還鏤空刻出少許裝飾紋,常見的有如意、“壽”字等紋樣,形象自然而妥帖。
三、古代建筑住宅之門對現代建筑住宅之門的影響
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fā)展,住宅之門的形式和裝飾手法漸漸消失,其象征意義也慢慢淡化。為了適應新的室內設計和住宅形式的發(fā)展,為了滿足各類空間的內外暢通。門的形式得到的拓展,有平開門、推拉門、折疊門等:而為了使之與各種室內外建筑風格相呼應,出現各種材質、色彩、造型的住宅之門,如實木門、烤漆門、實木復合門、玻璃門等。
在門扇的表面裝飾方面,原有的裝飾紋樣和工藝大多不用了,主要還是以木制材料為主,在美觀方面往往會與其它裝飾材料進行結合使用,而這些材料大多起到點綴的作用。如玻璃材質,這種材料本身種類繁多,裝飾效果層出不窮,另外還有一些現代裝飾材料,亞光不銹鋼、扁鐵等,在色彩方面,可以保持木材本身的紋理,也可以根據喜好和整體效果選擇顏色,沒有貴賤、等級之分。而門上的金屬配件采用各種材質的拉手和鎖,原有的金屬飾件在現在住宅的門上已經失去了它的使用價值,脫離了它本身的意義和作用。而它的裝飾性得到了擴展和延伸,在現代的室內外設計中。它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一個符號。比如一些傳統(tǒng)的門扇和金屬飾件在中國式酒店設計中,或在一些專賣店設計中,或在一些櫥窗設計中,在一些影樓,它們經常被設計人員青睞。因為它代言是一種文化,它所營造是一種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室內空間,它所體現的是現代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交流、對話。
總之,在住宅室內設計蓬勃發(fā)展的今天,住宅之門的作用沒有改變,但其形式、裝飾手法、裝飾內容等方面在歷史的大背景下在發(fā)生著變化,原始辟邪、鎮(zhèn)惡的含義已經淡化,而更注重美化目的,具有了純裝飾意味。同時它現在更是一種文化,一個符號、一段歷史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