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現(xiàn)由市場主導的雙向波動前,任何關于人民幣貶值的討論都是暫時的
市場對通貨膨脹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持續(xù)居高不下,改變或者弱化市場的單邊預期,被認為是抑制通脹和防止熱錢流入的關鍵。
一般而言,市場預期一旦形成,要改變它是非常難的。以人民幣升值為例,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與美元脫鉤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時升時貶,速度時快時慢,最大升幅和跌幅均達到政策規(guī)定的上下限。但是,人民幣雙向波動機制一直沒有建立起來,漸進式升值某種程度上反而助長了升值預期,外資流入有增無減。
去年11月以來,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名義升值速度呈現(xiàn)加快態(tài)勢。去年11月到今年3月累計升幅達6%,接近去年全年升值水平。境外NDF(非交割遠期交易)市場預期的人民幣升值幅度也同步上揚,3月13日最高時,市場預期未來12個月升幅高達11.7%,遠高于一年前的約6%。相應地,在高升值預期下,外資流入速度不斷加快,今年一季度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1%。
然而,最近NDF市場的急劇波動表明,改變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遠比想像的要容易。
今年4月15日,NDF市場人民幣兌美元的一年期匯率報價,預示著未來12個月人民幣升水從一個月以前的11%以上,下降到了10.4%,一個月后更快速下滑到了5.4%,基本回到一年前的水平。5月7日更創(chuàng)出了近幾年少見的單日跌幅,12個月報價從前一天的8.1%跌至6.4%,1個月報價甚至從上一天的升值4.5%轉為貶值0.4%,NDF市場幾乎崩盤。市場預期從人民幣大幅升值到小幅升值,甚至從多到空的逆轉,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與近期人民幣實際升值速度放慢直接相關。今年2月、3月,人民幣相對于美元的年化升值水平都在15%左右,4月卻降到了3.2%,進入5月,人民幣幾乎橫盤,5月15日比一個月前貶值0.6%。
現(xiàn)貨市場匯率與遠期市場匯率的高度關聯(lián)性表明,即期匯率對遠期匯率或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具有決定性影響。這表明,要改變近期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只要放慢人民幣升值速度即可,不需要更高技術含量的政策操作。但是,這種“過去決定未來”的模式至少有三方面含義:
首先,市場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投資者無從根據(jù)中國經(jīng)濟基本面的走向來判斷未來人民幣匯率變化趨勢,或認為經(jīng)濟基本面變化對匯率不具影響力。在信息高度不對稱環(huán)境中,任何傳言或暗示都很容易左右市場預期,增加不確定性,甚至引起市場恐慌,結果是市場投機氣氛漸濃。
其次,市場對政府關于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承諾缺乏信心,認為政策有隨時逆轉的可能,不升值或緩升值的做法不符合匯率改革的初衷。如果政府過度依賴調整短期升值速度來干預升值預期,有可能出現(xiàn)市場預期紊亂,不利于外匯交易市場發(fā)展。
第三,流量改革放慢,將加劇存量改革和結構調整的困難。短期人民幣升值速度放慢,可能助長市場對長期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短期穩(wěn)定可能以長期中的大幅升值為代價。當人民幣幣值與經(jīng)濟基本面的分歧越來越大,比如外部結構失衡依舊,外匯儲備繼續(xù)高速增長,特別是國內流動性過剩局面進一步惡化及通貨膨脹高企,人民幣被迫一次性升值的風險就可能加大。
因此,在人民幣匯率改革達成既定目標之前,脆弱的升值預期有可能導致市場過度反應和外匯市場激烈波動,不符合改革的長期利益。市場多空的快速逆轉,增加了短期內資金大進大出的風險;短期的升值停滯甚至貶值,有可能使匯改回到原點,造成低效率的短期反復,或錯失資本賬戶改革良機。
在目前中國面臨外部經(jīng)濟放慢、內部通貨膨脹和生產(chǎn)成本上升的不確定性下,人民幣升值適當放慢有其合理成分。有理由相信,今年后三個季度人民幣升值幅度很難超過一季度升幅。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美國經(jīng)濟放慢的風險依然存在,這有可能增加出口壓力,而出口增長速度的放慢,實質上可以替代人民幣升值的要求。
第二,隨著次貸風險逐步釋放,美國經(jīng)濟觸底的可能性在提高,美聯(lián)儲進一步減息的可能性在下降,美元相對于其他工業(yè)化國家貨幣的貶值有可能告一段落,今年下半年美元有可能企穩(wěn)并略有反彈。如果屬實,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升值,即意味著相對于歐元或其他主要貨幣升值,人民幣名義匯率升值的效果將有很大改善。
第三,迄今為止,人民幣對美元已累計升值15%以上,再加上國內生產(chǎn)成本上升,企業(yè)面臨利潤擠壓,就業(yè)壓力有上升趨勢。人民幣升值步伐放慢,可以幫助企業(yè)適當消化升值和其他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避免企業(yè)大量倒閉或歇業(yè)。
第四,在今年夏天北京奧運會之前,人民幣升值放慢也是經(jīng)濟穩(wěn)定的需要。
由于上述不確定性,人民幣一次性升值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這里,關鍵不是要不要一次性升值,而是一次性升值多少。如果一次性升值幅度有限,不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升值預期,反而可能助長投機。漸進升值的好處只有通過較長期地持有人民幣資產(chǎn)才能實現(xiàn),而一次性升值可以使投資者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大好處,投機人民幣升值的時間成本較低、回報較高。因此,除非人民幣一次性升值幅度足夠大,否則效果可能適得其反,但如果一次性升值幅度過大,由此帶來的經(jīng)濟不確定性有可能抵消升值的正面意義。
同樣,人民幣升值節(jié)奏放慢,并不意味著人民幣有一次性貶值或漸進式貶值的可能。目前,一部分出口企業(yè)因人民幣升值出現(xiàn)利潤空間的縮小甚至歇業(yè),這是人民幣升值應有的結果。人民幣升值的應有之義,就是淘汰一部分只有在人民幣幣值低估的條件下才能生存的企業(yè)。對行業(yè)的領頭企業(yè)而言,人民幣升值的大部分可以通過縮減其他生產(chǎn)成本的方式來消化。這些企業(yè)不但可以在升值過程中生存,更可以通過生產(chǎn)效率提高和低成本擴張,獲得更多發(fā)展機會。
從這種意義上說,人民幣升值只是加快了國內行業(yè)整合的速度,而行業(yè)整合最終是效率提高的過程,也是逐步磨練企業(yè)國際競爭力的過程。
當然,這樣的過程需要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當國內行業(yè)整合完成,勝出者將有可能參與海外的行業(yè)并購,并逐步成長為世界級的制造業(yè)企業(yè)。誰能夠掌握人民幣升值的契機發(fā)展自己,誰就是真正的行業(yè)領導者。
根據(jù)以上分析,我們不難得出結論:真正能夠改變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是人民幣升值本身。當人民幣升值到一定水平,市場做空力量會逐步從無到有地成長起來。當做空力量能夠與做多力量一較高下的時候,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才有可能。只有到那個時候,我們才可能判斷人民幣均衡匯率大概在什么范圍內。在出現(xiàn)由市場主導的雙向波動前,任何關于人民幣貶值的討論都是暫時的,難以成為主流意見。
這就要求決策者能夠抵御誘惑,不為一時之需在短期內人為制造人民幣貶值或雙向波動的假象。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有足夠準備,承受短期內由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外資流入沖擊。假以時日,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結構調整和通貨膨脹的抑制作用才有發(fā)揮的空間,才能最終分享匯率改革的好處。
要抵制這樣的誘惑,決策者需要類似希臘神話故事里尤利西斯(Ulysses)的“理性的自縛”。尤利西斯在返回希臘的途中,必須經(jīng)過海妖塞壬(Sirens)控制的海島,她善用美妙醉人的歌聲來迷惑過路的水手,使得船只偏離航線并觸礁沉沒。為防止塞壬的誘惑,尤利西斯要求所有船員用蠟封住耳朵,甚至將他自己緊緊綁在桅桿上,終于安全渡過了危險水域,順利抵達希臘?!?/p>
作者為花旗集團中國經(jīng)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