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1998年才創(chuàng)立的學校,在2004年底因為“出人意料”地推出“取消早讀”的教學措施,一時間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3年多時間過去了,當年跟風的一些學校早已經恢復“早、晚自習”,而這個學校依然踐行著“早晨7點50分開校門,下午6點放學,6點半清?!钡慕虒W管理。這樣的措施對學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而學校又有哪些方面的變化呢?記者就此走訪了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
提起3年前的“取消早讀”,學校辦公室主任孟新平老師說:“學??s短學生在校時間的做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方方面面的不理解,就不朝正確的方向去做?!崩詈iL則一臉平靜地說:“2004年12月,我們在全省率先取消了早讀、晚自習,把時間還給老師,把時間還給學生,切實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雖然受到了一些非議,但是我們一直在堅持,因為我們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陽光燦爛地進行學習,而不是滿臉倦色地力爭第一?!?/p>
二實驗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用了3年多的時間,逐漸建構起學?!坝行Ы虒W”的體系。為了保證有效教學的順利實施,學校尊重教育規(guī)律,打破慣性思維,深化課程改革,在管理上狠下工夫,提出“向管理要秩序、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使課堂教學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能力得到了全面發(fā)展。
校本培訓,全力打造一支“有效教學”的教師隊伍
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弊鳛椤皞鞯?、授業(yè)、解惑”的教師,必須要比所教的學生多掌握一些專門知識。教師要不斷地更新這桶水,并使它變成活水,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實施有效教學。教師是有效教學的最終落實者,建設怎樣的一種教師文化,建立怎樣的一種工作機制,從而引導、吸引教師追求有效教學,盡可能地減少和消除職業(yè)倦怠,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學,就成為學校領導層關注的課題。
為了促進每位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讓學校教師都成長為“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學習型教師、專家型教師,學校開展了一系列校本培訓活動。學校出資與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發(fā)展研究所共同舉辦了“教育心理學研究生課程班”,有60多位教師參加了學習并順利結業(yè);利用雙休日組織老師到南京、洋思等地的學校參觀學習;組織教師參加說課、評課,開展高級教師示范課,青年教師匯報課,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示范課等系列講課活動,鍛煉和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教師;學校聘請專家、學者開設了《校本教研理論與實踐》《名師職業(yè)生涯策劃》《新課改下教師角色轉變》等課程和《服裝的色彩與搭配》《國標舞》《形體訓練》《保健知識》等講座,對教師進行培訓。這些針對性很強的校本培訓,讓教師從師德修養(yǎng)到德育方法,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技術,從優(yōu)雅教態(tài)到身心健康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培訓后學校還開展了教師的思想觀念、理論水平、業(yè)務素質和課堂教學的達標活動,有效地鞏固了校本培訓的成果。
堅持不懈的崗位培訓,為二實驗打造了一支業(yè)務精湛、敬業(yè)愛生的教師隊伍。建校以來,學校有多名教師在各級各類教學競賽中獲獎,受到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李涵校長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李璇老師被評為“河南省師德標兵”。蔣倩、張瑞、王濤、馬潔、關軍5位老師分別獲得了語文、物理、歷史、地理學科的全國優(yōu)質課大賽一等獎;王然等20余位老師參加河南省優(yōu)質課大賽均獲一等獎;多名教師在省、市級的課改優(yōu)質課展示活動中做示范課和公開課。2005年,學校組織教師參加省總工會開展的全省教育系統教學技能競賽活動,在初中組僅設3名特等獎的情況下,倪鶴英、王麗英老師分別取得語文和英語兩個學科的特等獎,并因此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轉變觀念,構建有特色、高效率的課堂
學校認識到,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學校必須以尊重人的差異為前提,以發(fā)展人的個性特長為目的,努力開發(fā)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特征的校本課程。特別是在取消早、晚自習及雙休日、寒暑假補課之后,學校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各項教學制度,幫助教師及時地完成轉變,鼓勵教師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探索、構建有自身特色的課堂教學,吸引孩子的眼球,實現在有限教學時間下的教學質量的提升。
從一開始剛性地、強制性地要求教師改變傳統教育教學行為,到后來教師積極、主動、大膽地嘗試,學校教師呈現出來的變化令人欣喜。石振華老師把作文課堂搬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讓學生借助網絡,實現同伴大規(guī)模相互閱讀和相互批改,較好地解決了作文教學中的“少、慢、差、費”現象。學生不僅從中得到了展示自己觀點的機會,而且在網絡環(huán)境的交互中分享了他人的觀點,學會了鑒別欣賞,形成了自己的思想。關軍老師的《南極》《叩開宇宙之門》地理學科網絡課程,帶領學生通過網絡到冰天雪地的南極、浩瀚無垠的宇宙去探索神秘的世界,在虛擬的時空中縱橫馳騁,漫游宇宙?!毒€條畫》是學校自主開發(fā)的美術校本課程,在學校多次接待的美國中小學校長、教育官員訪華團及國際學生夏令營活動中,學生現場完成的線條畫贏得了外賓的交口稱贊,被外賓爭相收藏。新華網河南頻道首頁還專門為學校制作了兩期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學生線條畫畫展專欄。
學校倡導“有效教學,有效學習、有效工作”,積極構建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的有效課堂,提高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學生在各種競賽和中招學業(yè)考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校先后組織學生參加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師生英語對抗賽、《挑戰(zhàn)800》等欄目的活動,均奪得最后階段的冠軍,為學校和河南省爭得了榮譽。2007年,學生創(chuàng)作、表演的《溫暖的月亮》《學跳華爾茲》《明天要開家長會》,以劇情貼近生活實際、表演真實細膩、具有較強的思想教育意義分別獲得河南省首屆“校園情景劇大賽”一、二、三等獎。
整合資源,讓創(chuàng)新成為工作常態(tài)
二實驗的課程資源整合是從2003年春天開始的。在實際教學中,現行初中生物課本中有關青春期教育的內容,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的某些具體問題以及目前學生在發(fā)育過程中性成熟提前的實際情況。學校認為,對于孩子在青春期產生的對異性好奇的心理,只能科學疏導而不能視而不見,于是李涵校長提出,打破男女界限,給男女生們一起開青春期講座。當時不少教師不理解,怕出問題。在一次次討論中,大家逐步統一思想:現在學生獲取信息的途徑那么多,我們不引導他們從正常的途徑接觸科學的知識,他們就會通過不良的途徑接觸有害的信息,甚至會產生嚴重后果。第一次青春期教育整合課由生物和政治教師分別在演播室進行專題講座,學生在教室集體收看。生物老師主要負責講青春期發(fā)育的生理知識部分,特別是側重于一些課本中涉及較少的青春期衛(wèi)生保健知識以及在發(fā)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簡單的處理方法等;政治老師則主要從心理方面做好引導,解決學生青春期出現的心理問題。這個講座在學生和家長當中引起了極大反響,得到了心理學專家的肯定和好評,也沒有任何意外風波發(fā)生,成為學校青春期教育中的一個亮點。
嘗到了整合資源的甜頭后,各學科老師的積極性漸漸提高,紛紛開始了新的嘗試。幾年下來,從最初學科內的教材整合課到現在跨學科整合的《理化生實驗器材的使用》《語文、英語語法課》、《黃河》綜合實踐課等課程,形成了“學科內整合教學資源”和“多學科專題整合教學資源”的學校教學特色。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學校又開發(fā)了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從原來校本課程《線條畫》的一枝獨秀到現在的《銜接教學》《名著閱讀與賞析》《數學思維課》《數學閱讀課》《宇宙》《南極》《作文》等眾多校本課程的百花齊放。面對這些成績,主管教學的劉新平副校長說:“我們從來沒有刻意去做什么,創(chuàng)新就是我們學校工作的常態(tài)。”
別出心裁的德育活動,放飛孩子理想人生
“學生是最有潛力的個體,學生的個性是豐富多彩的,如何使我們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是我校研究的一項重大課題。因此,我校在開展才藝展示、籃球賽、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新的德育途徑?!崩詈iL滿面笑容地談起學校的德育活動。
每一屆新生的入學典禮上,學校都會舉行“在校旗上簽字”的儀式,每個學生都鄭重地在校旗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讓學生知道自己是大家庭的一員,從此學校的榮譽就由大家共同承擔;每一屆的畢業(yè)典禮上,校長都會把畢業(yè)證發(fā)到每一個學生手中,并向他們逐一表示祝賀,讓他們體會到自己是學校關注的焦點;開展“賞識教育快樂營”活動,在“信任背摔”“同起同坐”“穿越電網”活動中,讓孩子們學會了承擔責任、信任伙伴,增強了自信,找到了快樂和夢想;組織才藝展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明白學習成績不是衡量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標準;組織“圖書漂流”,使知識低成本地在校園內流動,傳遞誠信,傳遞和諧;協同湖南衛(wèi)視拍攝《變形記》,并設立“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愛心基金”,讓學生懂得付出比索取更快樂……這些活動的開展,就像一道道“精神”美食,成為學生緊張學習之余的期盼,學校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樂園?!八伎忌?,教學活”,省教育廳李敏副廳長曾這樣評價學校豐富多彩的活動。
2006年,教育部第八期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的學員到二實驗進行了參觀交流。在聽了李涵校長向研修班的50多位校長所做的學校工作介紹后,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戚業(yè)國副主任感慨地說:“他們是在用心辦學、用愛辦學,我走過1000多所學校,這是一所真正用心打造的高品位的精致學校,是一所名副其實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實驗學校!”2008年年初,湖南衛(wèi)視《變形記》劇組在學校完成拍攝工作之后,劇組的韓編導發(fā)自內心地說:“這是一次令我們大家難忘的拍攝經歷。走過了全國各地這么多學校,二實驗是我們在制作《變形記》節(jié)目過程中看到的最優(yōu)秀、最具有人文關懷的學校。我真想把我的孩子也送來上學?!?/p>
李涵校長說:“一位作家說過‘讓孩子們的心靈飄揚’,而我想說,讓孩子們的心靈陽光燦爛。我們希望能把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辦成一所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理念的獨特的學校——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引導孩子追求高尚的人生,讓孩子自由地體驗和感悟,成為具有文化藝術修養(yǎng)、道德品質高尚的人。我們將為此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