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A在一次試卷評講中,圍繞試題向?qū)W生有感發(fā)問:“世界上最公正無私的東西是什么?”“是時間?!币晃粚W生應(yīng)聲道?!按笊⑽募抑熳郧宓哪钠恼路从沉恕畷r間的寶貴、叫人們要倍加珍惜時間’這樣的中心主題?”教師A順勢問道?!笆恰洞掖摇贰绷硪晃煌瑢W自信十足地舉手回答道。話音剛落,最后排的一位男生B驚奇詫異地怪聲叫道:“是匆…匆…兒呀喲”。(班上有位女生綽號叫匆匆兒)頓時,教師A情緒急轉(zhuǎn),義正言辭地拉長嗓門道:“給我站起來…到前面來。”男生B來到講臺剛站好,教師A狠狠地扇了他一個耳光,男生B禁不住眼淚簌簌而下,教師A見狀調(diào)侃道:“男子漢大丈夫,流血不流淚,快下去拿紙巾把眼淚擦干了再上來?!蹦猩鶥奉命到座位處擦掉眼淚后又回到講臺上,面對班上的同學,男生B禁不住眼淚又簌簌而下。這時教師A善心大發(fā),掏出衣袋中的紙巾力圖幫他擦干眼淚。不過,不管怎么擦也擦不干男生B臉上的眼淚,教師A只好改變“招數(shù)”,又力圖以幽默與玩笑方式緩和氣氛。教師A的“大動干戈”使課堂“風景”銳減、損失慘重。
這個案例看似平常,但不得不引人深思:學生怪氣地說了一句跟課堂教學氛圍不相容的話語,就遭到教師當眾狠狠地打了一個耳光,教師扇耳光的動力到底從何而來?
凡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教師在課堂上的每一個行為反應(yīng)不僅跟課堂刺激因素有關(guān),而且跟教師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因素也密不可分。對于教學經(jīng)驗豐富、近乎德高望重的教師A來講,平時如果聽到陰陽怪氣的聲音是絕對不會“大動干戈”的,可是當時之所以容不下這不和諧的聲音,并作出扇耳光的行為反映,其真正的原因不在于這聲音本身,而在于教師A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事實上,教師A在試卷評講前情緒狀態(tài)就不佳,主要是基于其所教班級考試成績在全年級排名倒數(shù)第一。有了不良情緒,課前又沒有及時釋放排解,以至于承載著它走進神圣的課堂,當教師A面對學生B不和諧的聲音刺激時,做出反常行為舉動的幾率就比較高。因為任何人在不良情緒狀態(tài)下,認知思維水平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對外界刺激做出的言行反應(yīng)不免要偏離常態(tài)、出現(xiàn)偏差。所以,A對B做出扇耳光的不理智行為反應(yīng)也就并不“奇怪”!
不過,不管從哪個角度講,教師在課堂上以“扇耳光”的方式“體罰”學生,是要對此負責任的。學生在課堂上違紀,影響正常教學秩序,教師對之進行干預(yù)無可厚非,但是采用“扇耳光”的方式來處理,不僅不利于學生有效獲取知識,反而會讓學生心靈深處結(jié)下一塊傷疤、留下一團陰影,影響其以后的正常學習與人生的健康成長。盡管教師“扇耳光”的初衷是想教育學生,樹立課堂正氣、打擊歪風邪氣,但是從客觀上來講“行為”也既成事實,對學生也造成了不良影響,理所當然有失教師風范,應(yīng)主動承擔起撫平學生心靈創(chuàng)傷的責任。
對于教師“扇耳光”等體罰行為事件產(chǎn)生的真正動因,不能僅僅在教師身上尋找,還須要用系統(tǒng)的思維方法,在更寬廣的范圍內(nèi)去著手分析。否則,人們不禁要問:教師A在面對所教班級學生考試成績在全年級排名倒數(shù)第一的情況下產(chǎn)生不良情緒,說明她看重學生考試成績排名位次,那她又是基于什么看重這排名位次的高低呢?僅僅是為了滿足名譽和自尊心的需要嗎?回答是否定的。其實,教師A看重排名位次高低,固然受內(nèi)在需要滿足的驅(qū)動,但是在市場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下,不可避免也要受外在需要的驅(qū)使。經(jīng)側(cè)面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教師A看重排名位次跟其所在學校的教師考核評價利益杠桿有著更緊密的聯(lián)系:教師年度考核評優(yōu)、職稱評定晉級、各種津補貼福利待遇等切身利益都跟學生各次考試成績排名位次息息相關(guān),若考試成績排名位次不“達標”,本該享受的待遇將被一票否決。由此看來,教師A面對學生B發(fā)出的不和諧聲音,向他扇去耳光,不僅教師要承擔責任,其所在學校的領(lǐng)導以及促成這種“變調(diào)”考核評價制度生成的“土壤”更難辭其責。
(作者單位:重慶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