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題有實有虛,實題指客觀的、具體的、眼前的實物,比如“水”、“門”、“路”“?!薄按扒啊薄坝裉m花”等。虛題指主觀的、抽象的、含蓄的意義,比如“美”、“奉獻”、“追求”、“溫馨”、“暖流”、“幸?!薄ⅰ翱嚯y”等。遇到實題,如果僅僅就物寫物,那樣的文章是缺乏深度的,唯有采取化實為虛之法,在描寫實物時,讓事物蘊含一定的思想意義,在描寫實物的前提下,揭示出它的本質意義,這樣,才能寫出文章的深度和厚度。那么,怎樣化實為虛呢?
(一)通過描寫具體實物,蘊含精神境界。微型散文《墻頭草》寫道:“我家門前有一堵土墻,墻上長一排雜草。春天,它們抽出了青青的莖,長出了青青的葉,沒有過幾天,墻頭上就一叢青翠照人了。這些草們,它們不要人們澆灌一滴水,也不要人們施一點肥,它們憑借夜晚的一點露水,憑借堅硬墻壁中的一絲養(yǎng)分,郁郁蔥蔥地生長著。太陽曬不死它,旱天渴不死它,狂風拔不走它,雷電轟不垮它。到了夏初的時候,它們也綻開一朵朵雜色小花,裝扮一角天空,裝扮農(nóng)家的小院,裝扮人們的生活,還把一絲絲香氣送給我,送給你,送給他。當暴雨襲來時,它用柔弱的身體擋住風雨,保護了墻壁,保護了庭院。墻頭草啊,我愛你!”這篇文章借助墻頭草的形象,蘊含的是那種堅強不屈、樂于奉獻的精神境界。
(二)通過描寫具體景物,引出哲理意義。《小溪》寫道:“請走進大自然。讓我們放眼觀看,你看那山間小溪。一脈溪水像蜿蜒的小蛇,爬行著游過來。河中央橫臥一個土堆,不給溪流放行。小溪沒有停滯不前,它從土堆兩邊繞過去,然后聚匯一起,又向前奔流而去。前邊不遠處有一道土堰,橫貫兩岸,封鎖了前行的道路。溪流找不到出路,原地徘徊,似乎在等待后面的伙伴。后邊的溪水源源而來,越積越多,終于沖決土堰,向前奔流而去。在它前邊也許還會有很多阻礙,但是溪流總是奔流著,奔流著,直到進入江河,融入大海。小溪的執(zhí)著,小溪的耐性,小溪的進取,賦予我前進的力量?!弊髡咴谝环瑢崒懼?,作者進行哲理的聯(lián)想:“人生的道路,也不是平坦的,我們也必須努力地前行,不斷的進取,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p>
(三)通過描寫具體景物,抒發(fā)思想感情。這是指在景物描寫結束以后,再把感情抒寫出來。比如《冬天的桃枝》先寫實物,即描寫冬天的桃枝:“在嚴冬,朔方的風裹天卷地而來,肆虐萬物。一根修纖的桃枝被風折斷。這根桃枝在風中痛苦地呻吟、瑟索。不久,陰沉沉的天空,紛然飄雪,雪絨包裹了枝椏,到了夜晚,西伯利亞的寒流滾滾,將雪絨變成堅硬的冰甲。那個折斷的桃枝忍受雪壓冰欺的痛苦,默默地堅守著,默默地忍耐著,熬過了一百多天的漫長而難耐的冬天,終于迎來了東風從遙遠的天邊裊娜走來,終于等來了太陽溫情的笑臉。當冬丟盔棄甲而去,一個春天的世界,一個綠色的世界,一個美麗的世界,終于展現(xiàn)在人間。那根斷折的桃枝,在東風的撫慰下,在陽光的關懷下,它在枝頭鼓起了點點紫苞,不久,那紫苞綻開美麗的花朵?!泵鑼懲晏抑σ院?,接著進行虛寫,抒發(fā)思想感情:“是的,當痛苦接踵而來,而我們只有接受痛苦別無選擇的時候,請你默默地接受痛苦,堅強的忍受痛苦。因為我們知道,尾隨在痛苦后邊的將是美麗地綻放?!?/p>
(四)通過描寫具體事件,引出思想意義,讓讀者領悟到你獨特的見解和思想。若一味求實,就會流于呆板,缺少靈動的色彩,也不可能表達出深刻的內(nèi)涵來。高考佳作《豆角月亮》,編述了一個娟子老師的故事:“娟子小時候,還沒有上學就最喜歡‘戴著眼鏡、笑瞇瞇的’老師,上學時果真遇上一位李老師,這位李老師講《月亮》一課時,啟發(fā)學生:‘彎彎的月亮像什么?’有的說‘像小船,像鐮刀’,都得到李老師的贊揚,而娟子的答案卻不同,她說‘彎彎的月亮像外婆院子里結的豆角’。結果遭到李老師的斥責、同學的嘲笑。十幾年后,娟子當上了教師,她講《月亮》一課時,一位叫李佳的學生怯生生地說月亮像豆角,娟子高興地說:‘李佳同學說得好,彎彎的月亮是很像豆角。同學們,你們再想想,彎彎的月亮還像什么呢?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只說別人說過的,要敢于說出自己新的想法’。”文章寫到這里,作者進行議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高深的知識,對學生充滿愛心,更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蓖ㄟ^這樣的議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揭示了故事所蘊含的意義,從而增加了文章的深度。
張學禮,語文教師,現(xiàn)居江蘇銅山。本文編校:左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