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是一項科學工作,又是一項藝術工作,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工作中最能凸現(xiàn)教學藝術的環(huán)節(jié),將每堂課變?yōu)榧染呖茖W性也具藝術性的精品課,不但是每個教師的共同愿望,一生追求的境界,也是每位老師在教學生涯中反復洗煉塑造自我的必經之路。如何將每堂課打造為精品課,這就需要教師精致到細微處,反復雕琢各項授課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精益求精的精神,一堂精品課才能呼之欲出。
對工程制圖課這門課而言,我們主要培養(yǎng)學生應具備以下兩方面能力:其一,讀圖能力;其二,繪圖能力。它是一門強調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像力,邏輯分析力及繪圖能力的一門學科。它將理論和技能高度結合。它的教學特點是精講多練,實踐性強。根據此課特點,我們如要將每堂課皆打造為精品,不僅需要教師注重自身知識素質,并且還需要重視教學設計。以下就從四方面加以論述。
提煉難重點,精心選例
難重點突出在教學效果上起畫龍點睛之用,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時一定要盡心理出難重點。為找出授課內容的難重點,教師一方面要深入研究透徹分析授課內容和其邏輯結構,一方面要預測學生學習能力找出難點。一堂課的難重點剖析清楚,涇渭分明,教師方可以難重點為主線,遵循一定的邏輯,巧妙構思,調整知識前后順序,注重鋪墊。這樣不僅可使各方面知識結構井然、主次分明,深入淺出,而且學生容易接受聽懂。
為將難點重點講清講透,還需要教師精心選例,巧設問題。教師在講授難重點時遇到的問題是角度不一,形式多樣的,它們或復雜或深奧或抽象或隱澀,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在課前想學生之所難,想學生之所疑,想學生之所錯,精心篩選例題。除精心篩選例題外,教師亦要善于巧設講述邏輯。教師授課慣用的思維,一般有陳鋪直述程序式,循循善誘啟發(fā)式,雙方互動交互式和明線暗線穿插式等。教師應根據講授知識特點及學生理解水平,結合自身思惟習慣恰當巧妙地設計授課邏輯思維,圍繞著精心設計的授課邏輯思維,教師再利用精選的例題,采用設喻說明,直觀演示,邏輯推理,比較歸納等方法,將深奧問題通俗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淺易化。
精心設計授課方法
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知識淵博,授課藝術性高超;同時,為了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突出教師是導體學生是主體的宗旨。作為教師還應鉆研各種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授課方法,切合授課知識為學生搭好臺階,留足學生無限精彩。在現(xiàn)實教學中,可以采用的授課方法范圍廣泛,例如德國職業(yè)學校普遍采用的行動導向法就含有八大法。在我國職業(yè)學校教師采用的授課方法也是名目繁多,靈活多變。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在工程制圖課上我們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模擬教學法、暢想落實法、多媒體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不管采取何種方法,教師作為授課方法的設計者,都應妥善處理好學生、知識、教師三要素之間的關系。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興趣、知識的重點難點、教師的目的作用等來分配角色,設置學習過程中的細部環(huán)節(jié)確保授課成功。成功的授課方法,不僅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思維,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且可以有效突破教學難點,縮短學生從感知到理解的過程,推動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發(fā)展;成功的授課方法不僅使教師在教學中有導向地將難點分散,而且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探索真理的精神,有效地將學生機械化接受式學習變成發(fā)現(xiàn)探究式學習;成功的授課方法不僅點燃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旺盛求知欲,而且讓學生體味了成功的喜悅,動手的快樂;成功的授課方法還可增加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比绻處熌芫脑O計多樣的教學法,那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心設計應用直觀教具
工程制圖課的理論體系沿循的邏輯思維是“模型——繪制投影圖——讀圖構筑空間形”。從中可以看出:繪圖是將立體“圖示化”,讀圖是將圖樣“立體化”,讀圖是畫圖的逆運算,它的核心就是將立體通過圖樣在工程界“語言化”。因此空間立體是課堂教學上重點剖析研究對象之一。工程制圖教材中將立體分為基本體和三種類型組合體。研究透徹各種立體幾何特征,投影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建立空間想像力是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現(xiàn)在中專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未學過立體幾何,感性知識少,空間想像力差,初學制圖時投影概念及規(guī)律建立難,即“物”到“圖”難,“圖”到“物”更難。通過教學實踐和研究發(fā)現(xiàn),解決這一矛盾的措施是大力加強形象直觀教具的應用。對直觀教具,教師可以自己設計,制作或制做媒體。但因教學中教師的講解演示畢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外因。要從根本上使學生將教師講解的知識即時鞏固,不斷深化,還要從學生的內因方面入手。教師不妨在討論課上或課外作業(yè)中增加模型制作項目。在直觀教具的制作應用中,我們要按教材內容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建立在畫圖時把實物“變”到圖樣的“過程”,引導學生建立在讀圖時能將圖“變”’到物上的“過程”,這些“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利用投影概念,反復調用空間想像力,邏輯分析力的思維活動。通過反復強化抽象思維,學生可以得到重要的啟迪,激發(fā)學習興趣;并且學生的感性認識、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讀圖能力都會加強。除此之外,運用直觀教具教學,可將抽象的知識概念依附于具體的演示過程,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枯燥的知識活潑化。所以現(xiàn)實教學中應大量運用直觀教具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發(fā)展自我監(jiān)控和反思能力
教師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對教學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關鍵的。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做好這一環(huán)節(jié)。它可以從以下的角度進行。
1.自檢:自檢實是自評,是教師對剛剛實踐過的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回憶、梳理、再思考;是對教學效果的檢查與評價,某些教師稱之為“再備課”。它能幫助老師迅速檢查出教學的成功和不足。通過總結經驗和教訓,它能幫助教師斬斷失敗之手走上成功之路,沒經驗的教師尤其要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每次上完課后,教師應花一定時間,及時在授課計劃、教案、教材上做好記錄,圈點自己的成功與不足,記錄下感想,提出改進方法。這樣操作可為下一輪上課備課,對提高授課效果大有益處。如果教師養(yǎng)成自檢習慣,隨時將教學靈機一感,偶然心得,成功典例,教學拾貝等一一記錄下來,不僅會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在開展教研活動,總結教學經驗,優(yōu)化教材,優(yōu)化思路時可以提出獨到見解。
2.他評:在正常教學活動中,一般會展開隨學聽課、公開課、研討課等,在每次參與授課后,應及時請同事做出客觀中肯的評價,對肯定之處要發(fā)揚,對否定之處要自診、他診,對癥下藥。除此之外,課后應與學生溝通,迅速掌握反饋信息,接受學生良好的建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
教師要打造出每堂精品課是一件艱辛、持之以恒的事情,作為教師我們只要堅定信念,認真反省授課的偏差,思維偏差,知識偏差,精心打造授課環(huán)節(jié),日復循環(huán),勝利必將到來。
作者單位:成都鐵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