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元認知與建構主義提倡的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指出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中進行元認知策略訓練、提高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就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進行元認知策略訓練具體步驟提出建議。
關鍵詞:建構主義 自主學習 元認知 元認知策略
近年來,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成為眾多高校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發(fā)展趨勢。該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無法管理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活動則不能適應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學習方式,因此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元認知策略訓練成為必須。
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
2004年1月,教育部印發(fā)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下簡稱《教學要求》),明確指出“教學模式的轉變不僅是教學活動或教學手段的轉變,而是教學理念的轉變,是實現從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知識與技能,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督虒W要求》提出“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教學要求》中有關新教學模式的論述充分肯定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建構主義指導思想。因此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元認知意識、提高其元認知能力、加強其元認知策略的使用來保證其自主學習的完善成為大學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內容。
建構主義模式下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元認知策略
建構主義模式下,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學生從學習環(huán)境中獲取了更多的靈活性、自由度和控制權,同時也就需要更高的設置學習計劃、選擇和生成自己的學習策略、監(jiān)視和評價學習過程的能力,即元認知能力。元認知能力就是學習效果的保證(劉東彪:2007)。學習者元認知能力差會極大地影響到他在學習者控制的環(huán)境中的學習(劉儒德:2000)。教師作為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幫助者應正確地引導學生,尤其是元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設置學習計劃、監(jiān)視和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適時調整學習策略,從而實現自主、高效的學習。也就是以元認知策略培訓來幫助學生“學習如何學習”(learn how to learn),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意義的建構者。
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必要性
如上所述,建構主義強調元學習,即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自我監(jiān)控和管理。學習者要想達到建構意義的最終學習目的,要關注的不僅僅是認知層面的知識建構,更重要的是元認知層面的知識建構(陳淑瑩,張玲: 2006)。而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生面臨元認知缺位的問題,從而導致了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學習效果和效率不理想。
董衛(wèi)(2004)、李萍(2005)和劉東彪(2007)等人的調查研究表明:當前大學生本身的素質不能夠滿足建構性教學的需求,只有少數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與綜合能力,而大部分學生缺乏建構性教學特別需要的評判性思維、系統(tǒng)性思維和發(fā)散性思維,不具備自主學習所需要的元認知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訓。
以上學者及教師的實證研究說明如果不增強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培養(yǎng)其元認知策略,建構主義指導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則無法顯示其優(yōu)勢,甚至達不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因此,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元認知策略培訓,提高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應成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容。
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的具體做法
1.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形成對新模式下學習的心理自覺。教師通過教學實踐的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的差別,分析新模式的優(yōu)勢和弊端。以問卷分析、小組討論、講座等形式糾正學生錯誤的觀念和策略,減少其在傳統(tǒng)模式下形成的對教師的依賴,建立心理自覺和正確的學習觀念。
2.幫助學生制定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計劃(planning)。計劃是元認知策略的核心內容之一。教師有必要向學生解釋計劃的重要性以及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的差別,幫助他們在長期計劃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短期計劃。
3.提醒學生隨時檢查和監(jiān)測自己計劃的實施情況(monitoring)。建構主義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間及更多的信息渠道和學習途徑,這就要求學生有很高的自律力。教師不再是課堂活動的主宰者,學生需要負起時刻檢查自己計劃實施情況的責任。而教師的提醒、鼓勵和表揚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的良性發(fā)展。
4.警示學生在面對眾多信息媒介時具備“有導向和有選擇的注意”(directive and selective attention)。建構主義強調情境教學,提倡以多媒體和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形式來創(chuàng)造“真實的情境”。當學生置身于信息海洋時,常常會過多的重視圖像和聲音等外在內容而忽視了對信息主體的把握。因此“有導向和有選擇的注意”是幫助學生擺脫類似認知誤導的重要元認知策略。
5.提倡學生協(xié)作學習(co-operation)。有研究指出中國學生習慣于自己學習,缺乏協(xié)作精神。而“協(xié)作”和“會話”恰恰是建構主義四要素中不可或缺的兩個。“協(xié)作”和“會話”有助于學習者通過共同制定計劃、尋找信息、相互評價等手段對自己的學習有更全面和客觀的了解,并且能夠促進學生反思性思維的形成,有助于其元認知能力的提高。
6.組織學生進行階段性的自評和互評(evaluation)??陀^公正的評價有助于學生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并積極尋求相應的對策。教師可以階段性通過口頭報告、日記、小組討論等形式來幫助學生對自己及彼此的學習計劃實施情況、策略選擇和運用情況及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并要求學生把自評和他評進行比較,尋找異同,彌補差距。
7.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變化,引導學生運用社會、情感策略(social and affective strategies)。學習者的情感控制與其元認知能力結構及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密切相關。在建構主義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因缺少相關經驗和責任重大而感到焦慮和壓力,自然地產生情感波動,從而影響到學習動力和信心,甚至阻礙學習的正常進行。因此,教師應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對于情感控制能力較差的學生,可通過個別談話、書信、電子郵件等形式幫助他們正確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使其增強自信心,實現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劉東彪,劉怡,王志青.基于網絡多媒體的大學英語聽說課元認知現狀分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7(3):105-107.
[2]劉儒德,陳琦.多媒體環(huán)境下元認知過程的研究[J].心理學動態(tài),2000(4):1-5.
[3]劉紹龍,肖善香.認知、元認知與語言學習[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4):37-39.
[4]楊堅定.聽力教學中的元認知策略培訓[J].外語教學,2003(4):65-68.
[5]紀康麗.外語學習中元認知和策略的培訓[J].外語界,2003(3):20-26.
[6]陳淑瑩,張玲.英語專業(yè)聽力教學新模式——多媒體輔助下英語聽力自主學習模式的建構和應用[J].烏魯木齊職業(yè)大學學報,2006(3):102-105.
[7]董衛(wèi),付黎旭.對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課堂的調查[J].外語界,2004(2):8-13.
[8]李萍.論英語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5):28-31.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