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勛
曹無傷和項伯都是告密者,但命運迥異:一個鴻門宴后被殺;一個不僅安然無恙,而且在劉邦建漢后被封侯。這不同的命運,跟鴻門宴兩個對立的主角性格有關,一個是輕信寡謀、頭腦簡單的項羽,一個是胸有城府、機謀權變的劉邦。
曹無傷與項伯的情況也不相同。無疑,曹無傷是告密的主動者,懷有卑鄙的個人目的。《史記·高祖本紀》這樣記載:“十二月中,遂至戲。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闭堊⒁狻坝郧蠓狻彼膫€字,揭露了曹無傷告密的目的,是想向項羽求得封爵。為了個人的高官厚祿,不惜出賣上司,不惜落井下石,曹無傷被殺,可以說是罪有應得!而項伯卻不同,他不是主動告密。他身為項羽的季父(叔父),和項羽有血緣之親,又作為楚國的左尹,可以說位高權重。他去“私見張良”,乃是報恩之舉,義字當先。因為秦時項伯與張良交游,很是投合。這兩個人:一個是韓國丞相的公子,一個是楚國大將的兒子,對秦的“階級仇恨”一致,該是同病相憐。其間,項伯殺了人,張良救了他?!爸鲌D報”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項伯的出發(fā)點也許無大錯,但他不該為了個人情意壞了項羽的大事!張良邀請他去見沛公,這顯然有泄露軍機之嫌,他卻欣然前往。在劉邦先是“奉卮酒為壽”,繼而約為兒女親家的情感攻勢下,他完全成了對方的俘虜和工具。
不容否認:項伯是鴻門宴中的一個關鍵人物,沒有他,也許就沒有鴻門宴。有這樣一個疑問:他為什么敢答應做劉項雙方的調停人呢?可能有如下原因:一是他地位特殊。他是項羽的叔父。項羽究竟有幾位叔父?《史記》中沒有明確答案?!妒酚洝分杏杏涊d的,只有兩位——項梁和項伯。項梁撫育項羽成長,又是項羽起義的引路人,項羽視之如父。項梁戰(zhàn)死后,項伯也許是項羽在軍隊中惟一倚重的叔父。骨肉親情在項羽心中應該占相當重要的位置。請看鴻門宴上的坐次:“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在這個宴會上,項伯是和項羽一起坐在主人的位置上!可見他在項羽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個原因是:他深知侄兒項羽的性格,“自矜功伐”,有“婦人之仁”。這從他勸說項羽的話中可知。項伯答應劉邦調停劉項雙方的矛盾后,連夜趕回項羽軍營,他先轉述劉邦謙恭的話,接著說:“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人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棽D述劉邦的話,滿足了項羽的自尊心,“不義也”三個字,又打中了項羽心中講究“沽名釣譽”的最柔軟的部分。項羽被血緣親情迷住了眼睛,加上政治上的糊涂,竟聽從了項伯的建議。
鴻門宴上高潮迭起,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如果沒有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劉邦恐怕早已命喪黃泉。直到樊噲闖帳后,緊張的氣氛才有所緩和??蓢@的是項羽,面對戲中之戲,坦然飲酒,大塊吃肉,豪爽乎?糊涂乎?
還應該看到,在后來的楚漢之爭中,項伯也暗助劉邦,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件事,幫助劉邦擴大地盤,“求封漢中”?!妒酚洝ち艉钍兰摇酚涊d:“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王賜良金百鎰,珠二斗,良具以獻項伯。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遂得漢中地?!庇身棽雒鏋閯顮幦h中,將漢中也劃入了劉邦的勢力范圍。這對劉邦日后的爭霸,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土地的增加,意味著人口的增加、兵源的增加,再加上漢中離關中最近,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
第二件事,殺英布妻子,使他死心踏地叛楚歸漢。英布又叫黥布,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后被項羽封為九江王。后被隋何勸說,叛楚歸漢,“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見《史記·黥布列傳》)?!氨M殺”二字顯示出項伯做得絕,斷了英布后路,也斷了項羽收服英布的后路,這樣的事,只有身在楚營心在漢的項伯才干得出來!
第三件事,救劉邦的父親。請看《史記·項羽本紀》:楚漢兩軍相持不下,項羽,“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眲蠲媾R兩難抉擇:或為了天下舍棄父親,或為了父親舍棄天下。劉邦毅然選擇了前者,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表椨鹇勓源笈霘畹母赣H。在這緊急關頭,又是項伯挺身而出勸住了項羽,“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只益禍耳?!表椨鹩忠淮温爮乃慕ㄗh,劉邦的父親太公,才得以死里逃生。
《史記》五處提到項伯,除上文涉及到的四處外,最后一處是:劉邦消滅了項羽的軍隊,平定天下,建立漢朝后,“乃封項伯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氏”(見《史記·項羽本紀》)。從劉邦給項伯封侯賜姓看,他是劉邦打天下的功臣,起到了別人起不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