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雪村是當(dāng)代最紅的網(wǎng)絡(luò)作家,他是一個悲情的浪漫主義作家,善于從都市生活入手,揭露繁華都市里面的人性美丑,其文字當(dāng)中始終彌漫著20世紀(jì)70年代作家所特有的孤獨、憂郁和厭世的思想,其力作《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以下簡稱《天堂》)也不例外。
《天堂》一書是慕容“走出成都,飛向深圳”之后的另一部描述城市生活的小說,也是他最新一部城市題材的小說。他帶給我們的將是一種更加沉重的悲傷,在小說與現(xiàn)實之間,他選擇的是與現(xiàn)實之間永不妥協(xié)的抵抗,將對都市浮華背后的殘酷,青春的破碎,借小說這個載體淋漓盡致地描述出來。
《天堂》這部十二萬字的小說以沉重、悲涼的筆觸講述了肖然、韓靈、劉元等幾個大學(xué)畢業(yè)后的年輕人在深圳的奮斗以及理想幻滅的過程。肖然和女朋友韓靈、劉元、陳啟明又是一群意氣風(fēng)發(fā)躊躇滿志的年輕人,帶著各自的理想從全國各地來到了深圳,創(chuàng)業(yè)、打拼、生存,在冷酷現(xiàn)實前頭重腳輕地行走著,或是倒下血流不止,或是掙扎爬起,捂著傷口繼續(xù)行走,或是永遠長眠于深圳這片令他們愛恨交加的土地上……同樣的懷疑,同樣的悲涼和傷感,還有一份看來這一生都不能釋懷的沉重。
小說的確具有風(fēng)行一時的所有要素:在流暢而富于機趣的文字間,有欲望的真切萌動和展現(xiàn),以及展現(xiàn)的場面和“技術(shù)”,有肉體沉迷和動人的頹廢、感傷,有對“萬劫不復(fù)”的青春、理想與大學(xué)時光“深情無限”的追懷,有“浪漫而懷舊”的詩意和歌聲,有商界的精彩纏斗,有人際的陰謀、背叛和復(fù)仇……所以這部小說才會又一次獲得耀眼的市場成功,同時我們也應(yīng)該看到它是網(wǎng)絡(luò)文學(xué)一個難得的代表性文本,它反映了聚集在它周圍那些激動而熱情的閱讀者內(nèi)心深處的情結(jié),在頹廢的文字中我們不難體會出一種別樣的美麗來。
慕容曾經(jīng)說過:只要是人類聚居的地方,就蘊藏著取之不盡的小說素材,我的所有的寫作,也不過是出于一個最簡單的目的:我要證明,曾經(jīng)有人像我書中人物一樣生存過。小說開頭有兩個題記,可以說明它的主題。第一個是克瑞斯道佛·道森的一句名言:“真正的文明實質(zhì)上是一種精神秩序,因而其準(zhǔn)則并非物質(zhì)財富,而是精神洞見。”第二個是這樣一句話:“死亡不是無知,而是不表達?!薄短焯谩肥且徊筷P(guān)于死亡的小說,它試圖表達一種人生的虛妄:“億萬富豪橫尸街頭,浪蕩公子遁入空門,老實人空守著一去不回的驚艷歲月,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諸神俱死,英雄凋謝,然而凡俗的生活依然有著最刻骨銘心的力量。這是一本虛妄之書。功業(yè)與理想,青春和愛情,最終都化為內(nèi)心的虛無。所以尋找是最終的主題,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你在中間?!薄@是作者對小說的概括。于是,在這本虛妄之書中,我們看到了愛情的虛幻、朋友的虛幻,青春、功業(yè)、個人奮斗,一切統(tǒng)統(tǒng)都是虛幻的。主人公肖然是個億萬富豪,其人生類似“一枕黃粱”:睜開眼時,繁華不再,一切都已經(jīng)倒塌,在文中用兩句詩可以總結(jié)他的一生:“金樽已空夢未醒,繁花開處血斑斑。”
反思文本,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在作者眼中一切都是虛妄的呢?掩卷沉思,我們不難得出結(jié)論:一切虛妄都來自懷疑!慕容稱,他是休謨的信徒,他懷疑一切。為什么懷疑呢?懷疑來自我們的時代,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生活!
記得英國著名小說家狄更斯在他的代表作《雙城記》里這樣描述他的時代:“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糟的時代,這是理性的時代,這是困惑的時代,這是迷信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蔽蚁胗脕硇稳萁裉煳覀兊臅r代也不為過。我們已經(jīng)進入到了一個無法確定自己和未來的時期,這是一個懸空的時代!這是一個告別的時代!但是告別之后,被懸空的人們何去何從?“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去哪里?”這一個個問題,擺在了人類的面前,使人類陷入深深的精神困境。人類如何來尋找自我、回歸自我成為這個時代的命題。誠如文中主人公肖然在遺囑中所寫“這個世界很危險”,正是這個危險的世界把肖然送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慕容將深圳描述為“危險而華美的城市,一只倒覆之碗,一朵毒蛇纏身的花”,“鵬鳥的故鄉(xiāng)。夢想之都。欲望之淵。愛無能的城市。淪陷的烏托邦。失去信仰的耶路撒冷。然而你知道,一切比喻都沒有意義?!鄙钲诰褪沁@樣一個充滿生機也充滿壓力的城市,也是一個承載了一代人發(fā)財夢想的城市,它注定擁有太多傳奇和辛酸的個人奮斗史。文中主人公肖然的經(jīng)歷就說明了這一點:“那是1995年10月24日,第二天,肖然注冊了‘伊能凈潔身香皂’這個牌子,兩年之后,他就成了千萬富翁。這不是菲茨杰拉德筆下的神話,這就是深圳的歷史?!毙と弧㈨n靈、劉元和陳啟明等人的悲歡離合人情冷暖都與這個繁華卻冷漠的城市有關(guān)。如果生活在別處,如作者所說,也許肖然過的便是另一種生活:“他可能回老家,也可能去鞍山,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有自己的妻子、孩子和房子,會為了看球賽跟老婆吵架,也會因為孩子早戀而失眠,漲工資高興,如果不幸下崗,他可能要躲起來偷偷地哭一場。也許某一天他會放縱一下,在出差時,在路邊的美容院里,跟某個陌生的、或丑或美的女人。放縱完了心中內(nèi)疚,回家后對老婆加倍溫柔。那樣他肯定成不了億萬富翁,但也不會只活到32歲,死的時候四顧空空,身邊一個人都沒有。”深圳就是這樣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城市,因為它堅硬的墻、冷漠的心以及脆弱的生活。它是天堂,也是地獄。作者沒有寫出深圳讓人欣喜的一面,可是深圳也有溫暖的陽光,可惜作者只是看見陰暗的角落——也許是因為他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吧。但是細讀文章我們也可以體會得到:慕容畢竟是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在那陰暗角落的一隅,我們可以稍微體會到一絲暖意,那一絲未泯的人性:“在華美奢侈的另一面,億萬富翁其實也是平常人。成功收購奇峰之后,他到含水去宣布重組計劃,路上看見一個賣臭豆腐的攤子,饞得忍不住,就讓司機停車,站在臭水溝旁邊連吃了好幾串,還不斷叮囑陸可兒:多加點辣椒,好吃!在香港開董事會時,他偷偷把陸可兒的包藏了起來,看著她急得團團亂轉(zhuǎn),然后眨了眨眼,跟周振興相視而笑,笑得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周振興說:他一生都在演戲,假裝殘酷,假裝成熟,假裝無所謂,但事實上,他一直都很天真,他最后幾年沒怎么笑過,也許只是因為他不認(rèn)識自己了?!币粋€在物質(zhì)世界迷了路又極力掙扎回歸自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令人心痛,令人無奈,令人感傷!
反觀我們的生活,我們不難看到這樣一個悖論:為什么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繁華,而我們的精神卻越來越荒蕪?在當(dāng)今這個物欲膨脹的大背景下,尤其是生活在發(fā)達繁榮充滿激烈競爭的深圳,每個人都在優(yōu)勝劣汰的生存法則中疲于奔命,每個人幾乎都是現(xiàn)實得接近冷酷:“我可以請你吃飯,但不能借給你錢,因為我不知道以后還能不能看到你。千萬別求我給你找工作,我的工作都是自己找的。是的,你是我的朋友,所以你可以在我這兒住幾天。這是深圳的原則。”小說的主人公大都是“游走的一代”,自從人類失去了“詩意棲居的大地”之后,人們就失去了賴以存身的“精神家園”,就開始義無返顧地踏上了“游走”的征途,就在“精神家園”與“喪失處”建構(gòu)了一個臆想的“游走者”。但是,仔細分析一下,我們不難看出,他們不僅不是游走,反而被牢牢地凝滯在一個相對來說更為狹隘的個人生活的牢籠里不能脫身。理想、家園等光潔的羽翼已經(jīng)折斷,他們表現(xiàn)著生活的滯重給人們帶來的前所未有的窒息感。他們無法游走,也根本沒有游走的欲望。有游走,就有尋求,就有對現(xiàn)實生活的擺脫與掙扎,但我說他們沒有,這一切他們都沒有。他們體現(xiàn)出對物質(zhì)化的市儈文化非常不滿,又無法找到有效的反抗方式;他們沉迷于都市的奢華與刺激之中,又渴望擺脫精神空虛……他的文字像一束迷離的花朵扎根在城市陰暗的泥土里,去抵抗生命的空虛感覺。社會、世界不符合他的夢想,可是他又不能舍棄夢想,所以只能放逐這個世界中的自己,成為心靈的流浪漢,社會的“游離者”。真正的城市是表面浮華下的思想和靈魂,慕容所挖掘的正是符號下的內(nèi)涵,在此岸卻時刻對彼岸世界加以關(guān)懷和救贖。他的作品所體現(xiàn)出的是“垮掉的一代”對人類生存前途的深層絕望和靈魂深處的焦灼與疼痛。
記得慕容在手記中寫到:我正試著描述這些人的生平,在寫作過程中,我時時能感覺到有一種強大的、悲愴的東西包圍著我,生者和死者都在場?!拔覀冞@些生活在現(xiàn)代都市的人類,似乎是最接近文明的群體。但是,如果當(dāng)我們真的面對鏡子仔細打量自己的生活時,忽然會發(fā)現(xiàn)那些所謂的文明背后,深藏著巨大的迷幻與虛無。”故事的主人公肖然所面臨的選擇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正因為如此,肖然也注定無法選擇。這的確在某種意義上是對人類所追求的生活模式的反諷。一群把自己帶入絕境的生物,竟然是我們這些被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你在此刻,完全可以聽到上帝的笑聲。然而更可悲的是,我們即使知道依舊要這樣生活下去,蒙騙本我的存在,繼續(xù)瘋狂的游戲?!短焯谩窞槲覀儙砹颂嗟姆此迹簹埧岬纳钆c放縱的欲望!小說中的肖然和他的朋友們,曾經(jīng)在城市中左沖右撞地實現(xiàn)理想,但被無數(shù)次反彈后的理想,開始被世俗的功利所取代,“這是我們每個生活在城市中的個體,日日夜夜周而復(fù)始的軌跡。誰能外乎?城市的文明在慕容筆下,不再是什么驕傲與榮耀的淑女,卻成為夜夜奔忙的娼妓!”這個結(jié)果肯定令人沮喪!因為,我們知道這是真實的!只因為這里是現(xiàn)代城市!看不見城墻的城市!“人類可以迷醉地生活,但你千萬不要醒來!因為,醒來的早晨會告訴你:家中值得珍愛的財寶已經(jīng)遺失!醒來的早晨將宣告:你是一無所有的窮光蛋!”就像小說最后的肖然,除了最后死亡外,還能期盼什么?對于城市里的我們來說,為得到此刻的東西,沒有什么不可以放棄!這是多么可怕的選擇,它將或早或晚告訴你失去的是你最重要的東西!但你已經(jīng)不能贖回!
《天堂》絕對是“一部逼問靈魂的作品,逼問每個已經(jīng)忘記自己的信念的人:你在你的城市里得到了什么?你又在你的城市里丟掉了什么?羅丹總是在告誡他的弟子,不要遠離自然!要他們虔誠地膜拜自然!而今天的我們把自己關(guān)進了城市,把自己擺上了神壇,自以為是地隨心所欲,自然早已被我們擋在城外”。自困孤城的人類,天堂向左,深圳往右,你將做出如何的選擇?!
(責(zé)任編輯:呂曉東)
作者簡介:劉洪艷,山東大學(xué)文藝美學(xué)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文藝學(xué)與西方美學(xué);盧政,魯東大學(xué)漢語言文學(xué)院副教授,山東大學(xué)博士后,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