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學生時代曾有幾門功課不及格,牛頓小時候?qū)W習不好,拿破侖讀小學時成績一團糟,英國前首相梅杰16歲就輟學……他們在中小學時都被看做是平庸的人,后來卻成長為杰出人物。這些事例啟示我們:要拋棄對后進生的偏見,多給他們一些愛心,讓愛的陽光溫暖他們的心靈,讓愛的雨露滋潤他們成長。我們要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愛后進生。人都是有感情的,那些讓不少老師和家長頭疼的問題學生,其實只要你深入他的心靈深處,什么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對方心靈的大山喊“我尊重你”,對方的回音也是“我尊重你”;你喊“我恨你”,對方絕不回答“我愛你”。因此,師生間的愛是雙向的,傷害也是雙向的。
老師既是學生的長者,又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作為長者應該寬厚,愛護學生;作為朋友應該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我們要時時用崇高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去感染學生;用真誠、愛心去打動學生;用以身作則、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樣力量去影響學生。基于這一理念,我特別注意去“征服學生”,讓后進生體會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我努力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感染他們,在工作中做到言行一致,與學生相處做到言而有信、實事求是。同時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提出適合其特點的要求。學校、班級所定的制度是要嚴格執(zhí)行的,但在工作中我們不僅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更要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對于“膽大臉厚”的可當眾批評教育,而對自尊心強的則要個別談心,屬學生隱私的還要在秘密的情況下進行交流。只有這樣細心、用心,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才能得以實現(xiàn)。冰心說:“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不盡相同,興趣愛好也不同,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考100分,那些成績平平但有特長的學生也是好學生。我們不能以分數(shù)定優(yōu)劣,而應該用心去挖掘?qū)W生的潛能,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人格得以健全。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特別是對經(jīng)常犯錯誤、紀律性不強的學生,班主任更要多些關(guān)心,少些責罵,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操行評語對促進學生的成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具有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幾行評語能激勵人,能改變?nèi)?,也能成就人?/p>
我們要多看學生的優(yōu)點,哪怕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表揚。在教育過程中應對后進生充滿愛心。只有給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才能使他們受到鼓舞,才能使他們感到溫暖,才能點燃他們追求上進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