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被稱為‘村官’的村干部擁有廣泛的權力,管理農村的公共事務,并在一定范圍內代替政府行使國家的管理職權。依據我國刑法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村委會成員在從事法律規(guī)定的受委托的幾種工作過程中屬于‘準國家工作人員’,‘準國家干部’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成為犯罪的主體。”[1]當前農村干部涉嫌職務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已成為影響農村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制約農村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亟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文通過對農村干部涉嫌職務犯罪的特點進行分析歸納,并揭示農村干部職務犯罪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預防農村干部職務犯罪的措施。
一、當前農村干部涉嫌職務犯罪特點
通過對近年來受理的農村干部涉嫌職務犯罪案件進行調查分析,總結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涉嫌貪污受賄犯罪的案件居多。在筆者調查中發(fā)現(xiàn)村干部涉嫌的職務犯罪案件有近80%的案件是涉嫌貪污受賄。而浙江省嘉善縣7起村干部經濟犯罪案件,性質均為單一的受賄犯罪,作案手段單一、雷同,均為利用基建工程發(fā)包、企業(yè)租賃轉制、土地征用審批等職務之便,收受賄賂的。
(二)村干部聯(lián)手作案突出。從近年立案偵查的案件中發(fā)現(xiàn),主謀要么是與其他村干部聯(lián)手作案,要么在其他村干部有意、無意的幫助下作案。在涉嫌挪用公款犯罪中,由于貪財心切和對犯罪認識的不夠,村干部之間很容易達成共識。
(三)作案手段簡單直接,但涉案金額呈上升趨勢。從整體上看,村干部貪污犯罪的手段不像其他領域那樣隱蔽、狡猾,反偵查能力相對較弱。作案手段一般為拿公款存單質押銀行、收入不記帳、打白條支出、偽造單據等,但涉案金額呈上升趨勢。某檢察院通過對1998年以來查處的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的統(tǒng)計,前幾年所查辦的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金額大多在萬元以下,小案居多。2007年所查辦的農村干部犯罪案件大多在萬元以上,案值明顯增加。
(四)引發(fā)上訪多。農村干部貪污受賄等經濟違法犯罪問題,最容易激起民憤,造成黨群干群關系緊張,引發(fā)群眾性上訪,甚至出現(xiàn)集體訪、越級訪,嚴重影響農村的社會穩(wěn)定。從河北省大廠縣檢察院查辦的28件農村干部職務犯罪案件的調查看,28名農村干部中,有18名農村干部的經濟犯罪問題引發(fā)了群眾上訪,占64%。如夏墊村支部書記左某挪用公款案。左某的經濟犯罪問題引發(fā)數(shù)十名村民先后多次到市、縣黨委政府集體上訪,成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一大隱患。
二、農村干部涉嫌職務犯罪的原因
(一)對廉潔自律的認識上存在偏差。部分社區(qū)干部只注重抓經濟工作,不注重政治理論和黨紀條規(guī)知識學習,在廉潔自律方面存在三種模糊認識。一是“與己無關”的思想,他們認為:廉潔自律是當大官的事,自己官小、位卑、職低,缺乏違紀違法的條件和土壤。二是“小事”的思想,認為基層工作辛苦,吃點喝點占點算不上什么大事。三是“法不責眾”的思想,認為基層干部或多或少存在吃喝現(xiàn)象,在追究責任時,不能“棒打一片”。
(二)部分村干部自身素質不高,法制觀念淡薄。首先是文化層次比較低,2000年1月至2002年6月鄆城縣紀檢監(jiān)察部門共查處村級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案件86起,被查處的86名村干部中,高中畢業(yè)的僅有22人,初中畢業(yè)的有40人,小學文化程度的有24人。其次是為官動機不純,他們擔任村干部有的是為了光宗耀祖,有的是圖個吃喝,有的則更加直接,就是“為了能多撈幾個錢”,有的甚至認為村集體財物的錢就是我的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拿就怎么拿。再就是法律意識較差。在偵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村干部對自己的犯罪行為,并不完全知曉,法律觀念也仍停留在殺人償命、貪污犯法這最原始、最淺顯的水平上。有的村干部在收受好處費時認為是“正常的人情往來”,是“我為你辦事,你給我好處”兩廂情愿。
(三)村務沒有真正公開,監(jiān)督制約機制落實不力?!坝械拇濉q抱琵琶半遮面’,將一些無關緊要、不痛不癢的事情寫進村務公開欄,讓群眾有‘避重就輕’的感覺,如對群眾最關心的財務問題只公布幾項大的收入支出項目,具體支出項目群眾無法知曉;有的村把村務公開欄變成了村干部不廉潔的擋箭牌,弄虛作假的蓋頭;有的村搞企業(yè)、抓建設,事前不開村民代表會議,不聽取群眾意見,以致暴露問題時群眾非常氣憤;有的村重公布、輕反饋,這些村雖然公開了一些村務,但是公開后對群眾有何意見,有何反映,不能及時反饋,沒有真正起到公開的目的;有的村人前人后兩本帳……”。[2]村干部缺少必要的監(jiān)督制約,許多農村村級經濟發(fā)展迅速,但相應的財務正規(guī)化管理卻跟不上,帳目設置不規(guī)范、財務審批不嚴格、白條子下帳、假票據入帳等現(xiàn)象比較普遍,致使財務管理不透明,為誘發(fā)經濟犯罪提供了方便。另外,有關部門的財務審計和監(jiān)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給那些腐敗村干部造成了可乘之機。
(四)村干部的財權過大,會計難司其職。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化進程的加快和村集體經濟的發(fā)展,村財政的“腰包”越來越鼓,相應地村干部們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大。有的村干部是集黨、政、企大權于一身,大小事情自己說了算,權力的過度集中使他們作案時有恃無恐。村級干部的違法違紀離不開財經管理,掌握財經大權,削弱會計的職責,這種最有效、最原始的辦法在村級普遍存在。一些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給會計一些無法核銷的票據,會計明知卻還要按照干部的意愿,找一個所謂合理辦法進行處置。否則,會計的職務也難保,因為會計是在村干部的領導下,這種用會計的職能來制約村干部的管理體制無法實現(xiàn)。以致于在農村出現(xiàn)了“書記批錢,村長借錢,會計成了保管員,可憐的出納員只見票子不見錢”的怪現(xiàn)象。
三、預防農村干部職務犯罪的措施
針對農村干部頻頻“觸網”的現(xiàn)象,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對村級干部職務犯罪的預防力度。
(一)要樹立正確思想,用好村級干部。作為上級領導不應因為短時利益而在使用干部上失去原則性,要破除陳舊思想,大膽使用那些政治立場堅定,品質作風優(yōu)良,工作創(chuàng)新務實的德才兼?zhèn)涞娜耍⑿纬梢环N正氣壓倒邪氣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們應在農村建立起能上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首先,把好選舉關。我國自推行“村官”“海選”制度以來,很多地方發(fā)生了賄選、逼選等嚴重破壞選舉的事件,為此有關部門一定要把好選舉關,保證選民真正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選舉權。其次,通過立法形式,在法律上對“村官”中主要負責人的任期作出一定的限制,以避免長時間在位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三,可以在政策上培養(yǎng)、選拔優(yōu)秀年輕干部充實農村干部隊伍,以改變目前農村干部年齡漸趨老齡化、學歷偏低、地域化及其他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現(xiàn)狀,以提升農村干部的整體素質。
(二)要嚴格財務管理,抓好財務監(jiān)督。對于收取的土地征用補償款等,要及時納入財務,統(tǒng)一管理,合理使用。對一切假公濟私的行為予以嚴懲。在決算中,村委會要集體審查、逐項審查,不合理的決算項目,一律不予支付。鄉(xiāng)鎮(zhèn)級的財務管理部門要對村級經濟進行審計,保護其順利地發(fā)展。另外,我國“現(xiàn)在實行的對鎮(zhèn)以上主要領導實行離任審計制度,較好地起到了防微杜漸的作用,受到群眾普遍好評。為了化解農村矛盾,提高農村財務工作質量,充分發(fā)揮農經站的監(jiān)督管理職能,建議對村主要干部也進行離任審計,可以只重點審計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盵3]
(三)要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干部素質。首先應對村干部采取持證上崗(文化素質的教育),對其進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遵紀守法拒腐蝕的法制教育,防止他們在工作中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減少腐敗現(xiàn)象的發(fā)生。其次,開展警示教育,通過對違法違紀村干部的及時查處、曝光,起到震懾作用;再次針對農村線長、面廣的特點,檢察機關應延伸預防網絡,深入到鄉(xiāng)(鎮(zhèn))村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進行職務犯罪預防工作,以法制手段推進基層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四)要完善制度建設,健全民主制度。 1.完善村民選舉程序,健全村級民主選舉制度。認真執(zhí)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通知》(中辦發(fā)[2002]14號)精神,凡是政策和法律賦予農民的民主權利都不許截留,凡是政策和法律規(guī)定的民主程序都不許疏漏。要堅持按期直接選舉,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原則,真正把那些堅持黨的領導、依法辦事、公道正派、勤勞實干、熱心為村民服務的人選進村委會班子,特別要注意指導選好村民委員會主任。同時,發(fā)現(xiàn)有侵犯村民民主權利的不正當行為和違法行為要依法從嚴查處。
2.完善民主議事程序,健全村級民主決策制度。凡涉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發(fā)展的重要事項,尤其是重大的政務和財務,都要依法召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要保證村黨組織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保證村民自治組織發(fā)揮自治作用;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切實體現(xiàn)村民當家作主。
3.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健全村級民主管理制度。要從農村實際情況出發(fā),及時制訂和完善村務管理制度,特別要著重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把村級各項事務納入制度化、規(guī)范化管理軌道;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使農村各項工作做到有章可依、依章行事,保證廣大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案骷夘I導、行政部門與司法機關,應積極指導基層組織出臺鄉(xiāng)規(guī)民約,破除陳舊觀念。鄉(xiāng)規(guī)民約的制定要既重視‘合理性’,更注重合法性;既要注重局部更注重全局;既要重視約束農民,更利于對農村干部的管理和約束,以達到培養(yǎng)村民對法律約束的認同感,加強社會治安,促進農村穩(wěn)定,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盵4]
4.完善公開辦事程序,健全村級民主監(jiān)督制度。民主監(jiān)督的重點是建立村務公開制度,要繼續(xù)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在農村普遍實行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中辦發(fā)[1998]9號)。要積極推行民主評議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離任審計制度和過失責任追究和賠償制度,使村干部切實受到教育和約束。要發(fā)揮好“民主理財日”、“民主議政日”、“民主聽證會”、“民主議事會”、“民主評議村兩委成員”等行之有效的民主監(jiān)督形式的作用。
(五)加大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的力度,增強對違紀違法分子的威懾力。一是要重點查處社區(qū)黨員干部以權謀私、嚴重侵害群眾集體利益的經濟違紀案件,保持對違紀違法分子的高壓態(tài)勢。二是要注重研究社區(qū)黨員干部違紀案件的特點和規(guī)律,注意劃清政策界限,做到嚴懲違紀者,保護改革者,幫助失誤者。三是要注意分析社區(qū)案件產生的原因和背景,從中深挖案件線索,為社區(qū)的穩(wěn)定和經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注釋:
[1]王金利,《村官犯罪現(xiàn)象有待關注》,《人民法院報》2002年5月30日。
[2]王金利,《村務公開要真公開》,《山東法制報》2002年7月11日第2898期。
[3]周國剛,《對村干部也須進行離任審計》,《鄉(xiāng)鎮(zhèn)論壇》2002年9月上半月刊。
[4]王金利、張秀玲,《當前農村犯罪現(xiàn)象探源及對策》,《政法論叢》2002年增刊(總第89期)。
(作者單位:中國工商銀行青島市龍口路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