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傳統(tǒng)體育與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和缺點的對比出發(fā),探討在推行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體育與健康》應注意事項。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在教學準備、課程教學安排、學生身心體驗、師生角色定位等方面加以論證,試圖通過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教學推動學生終身體育的發(fā)展。
[關鍵詞]快樂體育教學模式 課程教學安排 身心體驗 師生定位 終身體育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每節(jié)體育課通過教材的安排來達到發(fā)展學生體質的目的,輔助教材所起到的作用是上、下肢運動的搭配,身體素質練習所起的作用是強化主教材所必要的素質基礎,而技評與考核則又是效果檢驗的依據。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基本教學程序是講解——示范——練習——糾錯——鞏固,特點是學生學習運動技術基本采用老師講授為主,輔之以練習、復習的方法,體育老師按照既定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教學實施方法按部就班的授課,學生通過觀看老師的示范、聽老師講解動作要領、模仿技術動作練習,從而掌握動作規(guī)范。通過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優(yōu)點是整體教學,方便教學過程的實施。缺點是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不充分,體育教學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雖然學校的體育場地、器材、師資利用率有所提高,但是,從總體上看,學校體育教學的效果——學生的體質水平、體育能力等并未因此而得到較大的改觀。近年來推行的“快樂體育教學”非常流行,快樂體育是以運動和情感作為實施教學目標的手段,充分調動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在師生融洽合作的氣氛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滿足學習的愿望,體驗運動中的樂趣,理解運動的意義,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基本教學程序是:初步體驗運動的樂趣——理解運動的樂趣——再學習——得到贊許(理性)和運動成就感??鞓敷w育的優(yōu)點是首先改變了體育教學中單純對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fā)展體力的身體教育觀念,倡導從情感入手,在發(fā)展體力的同時進行知識、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其次改變了體育教學中教師強制灌輸,學生機械學習的教學方法,倡導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和啟發(fā)式的教法與發(fā)現式的學法。改變了在體育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的局面,倡導學生主動地、愉快地學習。缺點是不少的體育教師僅把快樂體育理解為“樂與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想干什么就讓干什么,結果造成了放羊式教學,與快樂體育教學目的相悖。其次是教學環(huán)境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條件和體育器材設施等的合理配置存在困難。是組織困難但究竟如何才能使學生愿學樂學,各專家學者說法不一,結合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探討快樂體育教學的實踐,本人認為在推行快樂體育課的教程中應把握如下幾點。
一、授課語言要生動
教師教學語言不能生硬呆板,要努力做到風趣有內涵、幽默不庸俗。從理論上講,人類從事體育運動的最本質動機是追求蘊藏在體育運動中的無窮樂趣,如同樂曲中的“旋律”和舞蹈中的“節(jié)奏”,而教師的語言能否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能否使學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緊緊抓住體育的“神韻”是尤為重要的。因此,這種快樂氣氛不僅浮現于表面,而且是發(fā)自學生內心成功的快樂。言之有樂、有物、有趣才能對學生產生極大的感染力,學生對有感染力的語言是樂于接受的,因為便于記憶,這就為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提供了方便。特別是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它可發(fā)展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力,使學生的思維很快進入一個快樂、美妙的遐想境界,而這種快樂的境界將對提高學生的興奮及動力定型的形成產生不可估量的效果。例如跳馬練習中騰空的“身輕如燕”、落地的“穩(wěn)如泰山”;足球過人及穿插跑動的“形如狡兔”等,都充分展示了語言藝術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美感與趣味,誘導學生積極投入,以一種蓬勃向上蔑視困難的勇氣完成技術動作。
二、教學環(huán)境要爽心
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除場地、器材等硬件設施安排有序,人文環(huán)境也要溫馨爽心,有吸引力??鞓肥怯淇烨榫w的體驗,而愉快情緒的建立是以學生產生需要和興趣為前提的。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條件有限的場地、器材,緊緊抓住學生心理特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產生參與練習的需要和興趣。場地、器材安排與否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建立快樂氛圍的主要條件,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能的序曲。上課鈴響了,學生對場地、器材布置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面對環(huán)境良好或者雜亂不堪的場地,學生們的心理感受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環(huán)境優(yōu)美,上課伊始,學生就可能忍不住內心的喜悅,開始想象課的內容,迫切想嘗試練習了。因此,備好場地、器材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是上好一節(jié)體育課的前提。
三、教材內容選用要靈活
在確保完成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在教材選用、教材安排等方面要靈活主動。教材的枯燥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主因。每節(jié)課周而復始的重復練習,學生產生了厭倦,喜愛上體育課的快樂一點一點地消失。體育教材的搭配必須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教材應多樣化,富有趣味性??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了快樂,如何談得上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他們不愿意每天的跑步練習,每節(jié)課的籃球運球,他們需要新穎、實用、有挑戰(zhàn)性的教材。將枯燥、單調的練習融入知識性、趣味性,這樣便顯得教材的新穎。在量化指標和教材的難易程度上應符合學生的生理承受能力,每節(jié)課的教材安排要注意全面鍛煉學生身體,盡量做到難易搭配,新舊搭配,上下肢搭配,運動負荷大小適宜,枯燥教材和趣味教材,游戲合理穿插。體育尖子生一般在教材學習初期顯得興趣濃、投入大,但他們很快掌握技術動作后,便厭倦了,區(qū)別教學顯得尤為重要,例如籃球基本技術練習安排“三人”籃球賽,使他們得到滿足,而達到人人快樂的要求。
四、教學方式方法要多樣化
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tài)下學習,觀察力敏銳,記憶力增強,想象力豐富,會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去學習,表現出個性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上體育課,最初往往是從興趣出發(fā),他們喜歡有興趣的游戲,喜歡比賽,特別關心自己的成績,希望得到教師對自己練習結果的鼓勵和表揚。教師應充分運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有意注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將教材內容、教學要求、思想教育與學生的身心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景活動中產生強烈的角色體驗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一個人完成某項任務或活動的內部驅動力。創(chuàng)編和選擇的游戲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游戲的動作、情節(jié)、規(guī)則和組織方法都要與學生的身體條件、認識能力和心理態(tài)度相適應。如果是太簡單的游戲,高年級學生就沒有興趣;太難的游戲,低年級學生不易理解或者難以完成,他們同樣也沒有興趣。只有學生感到有興趣的游戲,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設計游戲活動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堅持趣味性原則。設計的活動游戲應有生活化、有趣味,學生才會有興趣,才會積極參與,克服困難堅持下來。例如在游戲練習中,將“障礙接力”改變?yōu)椤靶≠e歷險記”這一情景游戲,將游戲內容故事化。將游戲過程的各個障礙改為為繞過“野獸”、跳過“小河”、爬過“山坡”、鉆過“山洞”、最后勝利回到“目的地”等,在游戲過程中播放音樂,進行情景教學。使學生在練習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臨其境的練習使他們興致高漲,樂趣無窮,既學會了動作,又培養(yǎng)了克服困難的精神。
五、運動的快樂和成功的體驗
體育課中要考慮不同能力學生的需要,改變過去那種“一刀切”的做法,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fā),對發(fā)展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既要考慮優(yōu)生吃不飽,又要考慮差生吃不了。對那些動作發(fā)展好的學生要適當提高難度,讓他們“玩得有勁”;對那些動作發(fā)展較差的學生則降低動作要求,讓他們也體驗“成功的快樂”。因此,我在教學中,結合分層次分組,嘗試了分層次教學的實踐。目的就是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實踐中,我先按學生水平的差異分好層次,再因人而異地制定學習目標,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學方法,有效地解決課堂上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象。充分發(fā)揮和挖掘學生的個性潛能,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最優(yōu)的發(fā)展,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
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將學生按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高低分為男女各三個小組,各分為A組(素質好)、B組(素質中)、C組(素質差)。練習中,“橫桿”的高度根據各小組學生層次的不同而調節(jié)。這樣,使到各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各自的要求,獲得成功的喜悅,最大限度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六、教師角色要轉換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無論教師還是學生的心理與行為變化都會給對方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其中以教師的變化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飾演具有兩面性。教師愉快的心境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除了飾演好自身角色外,還必須飾演學生,與學生一起參與練習,游戲,與學生一起開懷大笑,做優(yōu)美的動作,學生視教師為同學、朋友,與教師交流,將他們最喜愛的活動告訴教師,這樣對學生的積極參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同時學生會視教師為導師,遇到困難時,他們會衷心請教師幫助解決困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角色的兩面性是完成一節(jié)快樂體育課的重要條件。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角色,改“一言堂”為“群言堂”,變主講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充分發(fā)展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當然,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能否實現,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老師手里,教師只有真正認識了當今時代自己所處的地位和角色,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實現,教師也才能比傳統(tǒng)教學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導趣,引導學生樂學;通過導思,引導學生活學;通過導做,引導學生善學;通過導法,引導學生會學。如此,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教學活動關系,才能把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總之,影響快樂體育教學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師只有在實際教學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使學生愿學、樂學,覺得體育課不再是負擔。
(作者單位:江蘇聯合職業(yè)技術學院徐州經貿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