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體悟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確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教師可根據兒童的心理特點,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出好的課堂開頭,這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還可以渲染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成功的語文教學離不開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學生傾心于此,才會積極主動地接受教育,也才能有高效率的教學。
一、聯(lián)系舊知,生動激趣
我國有句古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道出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所謂知識型激趣法,就是教師充分利用自己廣博的知識,組織成生動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文時,有位教師引用老舍在《濟南的秋天》一文中的一段話開場:“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把秋天和冬天的全賜給了濟南?!焙笥志o接著說:“在老舍筆下,濟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詩如畫,別具情致。今天,我們先來欣賞濟南冬天的美景?!苯處熗ㄟ^旁征博引,把課講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學生聽得神思飛揚,如癡如醉,課堂上出現的是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活潑熱烈的教學場景。
二、運用媒體,形象直觀
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應運用幻燈、錄音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并借助歌曲、圖片等,努力把干巴巴的說教變得生動形象起來,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求知的積極性。如教《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課時,有的教師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并配上精彩的導語。通過畫面再現情境,語言描繪情境,學生產生了身臨其境的真切體驗,達到了景與情的統(tǒng)一、情與景的交融。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自然就會對課文趣味盎然。
三、情境渲染,激發(fā)情感
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將自己的情感與文章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來打動學生的心,激發(fā)學生的情,使教師與學生的“心”發(fā)生共鳴,形成一種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詩歌。課的開始我們可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然后教師用深情的語言導入:老師像一支粉筆,灑下的是汗水,畫出的是彩虹;老師像一艘航船,載著我們駛向知識的海洋……借助音樂渲染和教師富有情感的講解,學生定能很快進入文章的情境中,這就為學習本課奠定了情感基礎。
總之,導入新課是一種教學藝術,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藝術性于一體。巧妙地設計好導語,無論是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活躍課堂氣氛,還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都是大有益處的,往往能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