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要求要“建立發(fā)展性評價制度……注重過程的評價,綜合運用自評和互評等多種方式”。講評課是中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長期以來,沒有受到我們教師的重視,因而學習過程中的評價也就成了教學工作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其實,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是由各個專題和模塊的學習過程組成的,學生學習完各個專題和模塊后,需要對學習結果進行評估,所以,上好講評課就顯得很重要了。下面,我就如何上好講評課,以引領學習過程評價談三點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講評課對測量和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重要意義
講評課是教師在學生作業(yè)、練習或考試之后,從學生做題中獲取學生存在的知識缺陷、解題不規(guī)范或解題方法失當?shù)刃畔亩M行矯正的一種重要教學課型。其實,講評課不僅僅是一種重要課程,更是一種引領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及結果的評價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我們應努力提高講評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從而切實發(fā)揮講評課的效能。講評課對學生進行自我學習評價、鞏固學過的知識、促進后續(xù)學習,其重要性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查準學習存在的問題,找出學習和解題失誤的原因;2.學生分析學習的錯誤與不足,收獲所得,避免錯失;3.學習教師示范的審題方法、答題思路與過程等,提高學習能力;4.受到鼓勵和指導、增強自信心,迎接新的學習任務。這也是講評課的教學目的,講評課就是圍繞這幾個方面來設計教學過程的。
二、倡導師生共評互動的講評課,發(fā)揮講評課促進學生學習的效能
根據聽課、平時觀察和了解,我們老師課堂中的講評課,主要的方式大概有如下三種:一是公布答案式,教師自己或交給科代表將正確答案公布,或張貼在黑板邊,讓學生看閱。這種方式,結果是只有少數(shù)學習自覺的同學看閱。二是逐題流水解答式,教師將題目逐一進行解答,學生緊跟著記錄答案。這種方式,結果是面面俱到,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而效率很低。三是擇要講評與學生即時鞏固式,師生互動,共評答卷。
上述前兩種講評課,都是機械地采用逐題對答案,改正錯誤,就題評題、面面俱到,而學生無法發(fā)揮自主性、主動性和進行即時反思,是很低效的講評方法。后一種講評課對學生鞏固雙基、規(guī)范解題、熟練技巧、開闊思路、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有著重要意義,是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的講評方式。
三、精心組織和設計講評課,著力提高講評的質量
所謂講評,就是教師講,學生也講;教師評,學生也評,師生互相講評。
1. 合理安排講評的內容和進程
一般來說,評講的內容和過程主要包括:①介紹考試的基本結果,包括各部分分數(shù)段的人數(shù);答卷存在的問題,每題失分得分情況,這步是講評課的依據。②有針對性的講評。A、達50%學生做錯的要評講,達85%學生做對的就不用講評了;B、提示學生犯錯的一般原因,糾正學生的錯誤表現(xiàn);C、展現(xiàn)優(yōu)秀答卷,以學生教導學生;D、拓展發(fā)散,分析命題意圖,考點對接,變題練習,對重點、典型題要從所涉及的基本知識內容、技巧、技能、方法、思想等多角度、多方面評講。③讓學生自主整理、獨立思考、自行修正錯誤。
2. 講評課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講評要及時、準確。教師通過評價學生的答卷情況,科學、準確地分析教與學過程中學生的習得水平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從學生的答卷情況了解教學效果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查漏補缺。
其次,教學目的明確、具體。
再次,要抓住典型,總結、反思與發(fā)散,分析答題失誤的原因,分析解題思路、思想與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放手讓學生自我小結、提高,努力做到“師生各主20分鐘”的教與學的要求。教師“主導”課堂20分鐘,是指教師的講解要精練,主要是講基礎、結構,講重點、難點、知識的聯(lián)結點,講方法、思路等,一般控制在20分鐘以內;學生“主體”20分鐘,是指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與合作、變題練習與反饋要在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學生有至少20分鐘的時間做筆記、整理知識、自我小結、提問和回答問題等,學生的能動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師生各主20分鐘”,不能機械地分割為教師講20分鐘,之后就讓學生記20分鐘,而是師生各有約20分鐘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