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湖南雪峰山下有兩個秀才,一個姓張,一個姓李。有一天,張秀才邀請李秀才去外面游玩,言明一路吟聯(lián)助興。行至一座山前,只見山上郁郁蔥蔥,一群牛羊在吃草,張秀才指著那些搖頭晃腦的羊群曰:“羊晃兩角游千山?!鼻擅畹貙ⅰ把颉弊稚厦鎯牲c形象地說成羊的雙角。
李秀才立即對出:“馬(馬)奮四蹄涉萬水?!卑选榜R(馬)”字下面四點比喻成馬的四蹄,與上聯(lián)意境不謀而合。
這時,張秀才又指著那些青青的竹子,吟出:“毛入竹孔成毛筆,毛在竹下。”他運用的是分合法,以毛與竹合成筆字,且其中的“毛在竹下”,正是“筆”字的構(gòu)成。
李秀才略一沉思,對道:“水在目旁是淚水,水溢目旁。”對得工整,無懈可擊。
他們繼續(xù)游玩,張秀才的手無意碰到一株含羞草,那含羞草的葉子立刻蔫了。張秀才觸景生情,吟出:“含羞草含羞?!?/p>
這下可把李秀才給難住了,百思不得下句,只好悻悻而回。剛巧李秀才在田野上看到了向日葵,靈感一生,朗聲對出:“向日葵向日。”
“鸚鵡能言難似鳳。”
“蜘蛛雖巧不如蠶?!?/p>
張秀才一心想做個難對的對子難住李秀才。他挖空心思忽想起某一書生因?qū)δ潮緯行┥瑁闳フ埥趟南壬?,誰知先生卻比他還早忘卻。于是據(jù)此吟出一聯(lián)道:“書生書生問先生,先生先生?!?/p>
上聯(lián)連用五個生字,且每個生字的意義都不盡相同。李秀才一直尋思到回家,也沒能想出妙句來。李秀才此人心胸狹窄,為此,他大病一場,不久就去世了。張秀才聞之,捶胸頓足落淚道:“悔不該出此一句,難死吾友也!”
據(jù)說,此聯(lián)至今仍為一絕對,不知讀者朋友是否有興趣續(xù)出下聯(lián)來,以慰李秀才的亡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