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和前提,學生一旦展開想象的翅膀,就能寫出形象鮮活、內(nèi)容生動的文章,因此,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豐富有個性的情感和想象思維,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教學通過指導學生選材,說演畫寫相結(jié)合,即興小作等途徑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并借助閱讀教學這一平臺,通過補白、改編文章等多種途徑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打開習作的一片藍天。
關鍵詞:習作教學;發(fā)散性思維;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0X(2007)10-0031-02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如同一股和煦的春風,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清新和活力,然而就習作而言卻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學生對詩歌、課文倒背如流,但一提起作文就談虎色變,覺得無話可說,無事可寫,部分學生作文胡編亂造,或?qū)ふ抡?,或空洞無物……究其原因,一是不能學以致用,二是缺乏想象空間。而小學生正處于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學生一旦展開想象的翅膀,就能寫出形象鮮活、內(nèi)容生動的好文章。因此,我們的作文教學要順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著力激發(fā)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和想象思維,讓學生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文章。為此,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指導選材,訓練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
由于學生受到年齡和知識結(jié)構(gòu)的限制,認知水平和知識積累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有時會遇到無話可說或選材雷同的情況。為避免這一現(xiàn)象,在作文訓練中,我有意識的指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勢,提倡多角度思維。例如:在教學《他(她)真是我學習的榜樣》時,一開始選材,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說到了自己的同學,大部分想寫班長,想寫的事情也只限于他怎樣幫助同學或愛護公物,或幫助家人干家務,或拾金不昧,都沒有跑出同學做好事這個范圍。針對這一情況,我首先給予了肯定,接著點撥,這里的榜樣是你效仿、學習的人,不僅僅指同學,還可以是你身邊的人,家長、姐妹、老師、鄰居……同學們的思維豁然開朗:爺爺、奶奶的勤勞善良,哥哥、姐姐的刻苦精神,老師的辛勤奉獻,鄰里之間的互幫互助,爸爸、媽媽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同學們很快突破了思維的禁錮,選材多種多樣,構(gòu)思或表現(xiàn)形式也就不一樣,文章也就能達到新的境界。
對于學生生疏的文題,指導選材尤為重要。例如:《那晚,我失眠了……》由于小學生缺乏這種生活體驗,因此,選材成了作文的攔路虎。為了激活他們的思維,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那是一個怎樣的夜晚,我為什么睡不著覺?開始學生們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舉手,于是,我又提示,比方說:老師因為工作壓力太大,想做的事總是做不好,以至于失眠了,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學生開始發(fā)言了:考試前夜生怕自己考不好;做了錯事沒有及時承認;老師請家長自己又不敢說……“有沒有其他情況造成失眠呢?”比如:當你非常激動、特別高興、過于傷心時……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除夕之夜、申奧成功、神六飛天……這些有紀念意義的夜晚自己睡不著,接著,學生思維進一步開闊,有的學生說,親人突然去世,傷心的睡不著;有的同學說,父母吵架嚇得睡不著;又有同學說,家里的麻將聲音太大,干擾得無法入睡……面對這一生疏的問題,有了老師的指導,學生“無話可說”這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而且,選材不再拘泥一格,文章自然也變得有血有肉了。
二、說、演、畫、寫相結(jié)合,于興趣中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以說促寫,即學生在相互交流、評論中喚醒各自的深層記憶,誘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在教學三年級習作“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天地”時,我采用了一種新方法——向?qū)W生“請教”,先以與學生聊天的形式打開學生的“話匣子”:“你們都喜歡玩嗎?你們最喜歡到哪里玩?你們能給老師介紹一下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嗎?”學生一聽給老師介紹好玩的地方都來勁了,爭先恐后地說有少年宮的碰碰車、空降飛機、雁翎公園、市政府廣場等等。我看學生“話匣子”打開了,就故作一臉疑惑狀問學生:“你們說了這么多,可我卻沒玩過,不知道這些地方到底是什么樣子的,玩起來感覺怎么樣?你們能不能說得更清楚點?”學生們興致盎然,說的頭頭是道,再寫起來也是輕松自然,水到渠成。
以演促寫,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擴展他的想象力。如:在教學看圖作文《老師窗前》時,為給學生創(chuàng)設馳騁想象的廣闊空間,我采用演一演、說一說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我們歸納了以下幾點:(1)從靜態(tài)想象到動態(tài),如三個女生聽說老師生病,然后飛跑進醫(yī)院,隔窗探視。(2)從外表想象到心理,如三個學生的表情想象她們內(nèi)心的焦急之情。(3)從無聲處想象到有聲處,如雨聲、流水聲、腳步聲。(4)從畫面情節(jié)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如老師因為工作太累病倒了,三個女學生代表全班冒雨看望老師……然后各組同學展開想象,盡情表演,最后選出最佳表演人選。這樣,學生的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被激發(fā)出來。在此基礎上學生下筆成文,習作自然會生動具體,情真意切。
另外,我據(jù)根小學生美術(shù)的特點,讓學生“畫我所想,寫我所畫”,結(jié)合學校開展的活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親自動手去描繪想象中的天地,并為自己的想象畫配上文章,這樣的活動學生興趣高,寫出的文章自然也充滿著童真童趣。
三、自由表達,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
習作是什么?習作其實就是把自己生活中值得炫耀的小故事、小經(jīng)歷、小感受寫出來與人共享。所以借助“我的小筆頭”讓學生“即興小作”的形式放飛想象,記錄自己的多彩人生,寫出自己的獨特經(jīng)歷,表達真情實感。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有了生活的積累,學生就能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將現(xiàn)象和奇幻聯(lián)系起來,習作中學生就能心以物動,辭以情發(fā),饒有情趣地傾訴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和感受。即興小作抓住了“興”字這一前提,堅持培養(yǎng)學生怎么想就怎能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的習慣。當學生有傾訴的欲望時,就鼓勵他們寫放膽文,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王碩同學筆下的《雪》多么富有情趣呀:“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不一會兒就把世界變了模樣,房屋、樹木都蓋上了厚厚的白絨被子。我約來幾個小伙伴在院子里打起雪仗,雪球帶著我們的笑聲傳來傳去。‘啪’的一聲大雪球在窗戶上‘爆炸’了,媽媽的罵聲還沒響起,我們早就溜走了?!倍厙[天同學的《雪》更讓我們充滿遐想:“太陽躲進云里。梅花卻開了。刺猬交頭接耳的說著悄悄話:‘要下雪了,要下雪了,快睡覺,快睡覺!’不一會兒,雪花落下來了,梅花變得格外精神,大地變成了一個銀色的世界,又像一群調(diào)皮的小姑娘在給大地織一條銀色的毯子。”孩子們細致生動的描寫、童真而富有新意的想象,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
四、把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相結(jié)合,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閱讀教學是寫作教學的基礎,在閱讀教學中,適當?shù)倪\用補白、改編等形式,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1.補白文章,豐富想象。
在教材中,有些文章作者常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說透,刻意留下“空白”,讓讀者揣摩,或因表達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內(nèi)容,留下“空白”。在教學中,教師就應該用好這些“空白”處,巧妙地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用創(chuàng)造的才智為這些“空白”添補亮麗的色彩。例如在學習《差別》一課時,阿諾德在集市是如何工作的作者沒有寫,給學生留出想象的空間,我抓住這處空白,啟發(fā)學生想象,練習說話和表演,體會阿諾德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工作的周到縝密。
2.引導改編,展開想象。
冀教版教材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兒歌,它們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又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在學生理解詩歌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適當進行仿寫、改編,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使其漸漸進入詩歌的佳境。學了《大海睡了》后,學生以《大海醒了》、《大海笑了》為題進行創(chuàng)編,他們用詩歌的形式把大海醒后伴著太陽、攜著風兒、追著白云的情景再現(xiàn)在我的面前,孩子們的想象真令我又吃驚又欣慰。
教學中,我還就不同類型的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改寫,如:把常見的詩歌改寫成記敘文;把說明文寫成科學童話;根據(jù)課文故事的情節(jié)進行續(xù)寫等等,使學生變機械記憶為創(chuàng)造性表達,讓他們智慧的火花在想象這種助燃劑的作用下燦爛地迸發(fā)出來。
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想象可以創(chuàng)造出無限美麗的空間。相信只要我們?yōu)閷W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一定能打開習作教學法中的一片藍天。
【責任編輯:王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