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三語文課變成了單純追求分數(shù)的途徑,而且近年來愈演愈烈。針對這一現(xiàn)象,可以采取以下這些方法來加以應對:(一)淡化目標,拉近和縮小課堂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距離;(二)調(diào)控氣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三)充分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四)合理設置階段目標,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這些方法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有很強的操作功效。
【關鍵詞】高三;語文課堂;高考;愉快教學
高考考什么,高三老師就教什么;高考怎樣考,高三老師就怎樣教;一言以蔽之:備考,應試,抓分數(shù)。那么,我們的高三語文教學又是如何備考、應試、抓分數(shù)的呢?凡考綱規(guī)定的知識點就灌輸;凡考綱規(guī)定的能力點就分項機械訓練。無論多么經(jīng)典的文章,不管多么優(yōu)美的詩篇,均被肢解為考綱范圍內(nèi)的知識點、能力點、分數(shù)。學生或埋頭題海,或疲于應考,或拼命記答案。教學模式單調(diào),不是“一言堂”,就是“應考場”;學習氣氛沉悶,“不聞讀書聲,惟聞生嘆息”。高三語文老師的工作就是研究考試說明和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然后逐一對照,條分縷析,總結(jié)題型答題方法,以便把握各種題型的命題特點、規(guī)律和走向以及解題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和操作要領,我們語文老師在浩如煙海的各種復習訓練題中尋章摘句,精心挑選,然后讓學生做,做完以后批改,批改以后講解,講解以后再做,一次又一次,一輪又一輪,一天又一天……
高三語文教學這種以分數(shù)為唯一目的,靠灌輸知識、機械重復、大搞切割解剖訓練的極端應試做法,違背了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嚴重禁錮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直接把學生異化為學習的奴隸、掙分的機器,升學率金榜上的符號,獎金、榮譽天平上的砝碼;同時也把老師推進了無休止的批改講評試卷、習題的痛苦深淵中,既加重了老師的課業(yè)負擔,又扭曲了師生的關系,其負面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遺憾的是,這種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應試做法,不僅廣泛流行于高三課堂,也程度不同地存于高一、高二課堂,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使中學教育陷入了應試教育的困境中。
那么,高三語文到底應該怎樣教?有沒有一種既能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又能奪取考試高分的教學方法?難道頻繁的考查考試和試題講解真的是直達高考巔峰的成功之路嗎?針對當前實際情況,高三語文教師怎樣找回高三語文課堂的愉快教學呢?
一、淡化目標,拉近和縮小課堂語文教學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距離
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始終牢記教學目標,預定教學任務,勢必為目標所累,一旦目標沒有實現(xiàn),就會牢騷滿腹,甚至怨恨學生基礎太差,沒有很好配合自己,長此以往,就產(chǎn)生了師生對立情緒。
其實,高三語文老師也要牢記“生活即語文,語文亦生活”, 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也就是語文所要反映的對象,也就是說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幾乎完全相等,人類的社會性交際實踐活動是人類一切語文現(xiàn)象的產(chǎn)房和育袋,最終服務于人們的現(xiàn)實和未來的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唯一目的。為此,在語文教學中,對閱讀材料的深層含義、特殊情味,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體驗去揣摩、去體味、去解題?,F(xiàn)在全國各省市高考語言表達及語用題十分注重語文教學實用性的原則,立足現(xiàn)實,注重時效和實用。這就要求我們不能就題解題,按部就班去分解知識點,傳授答題技巧,而應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例如,當我們講解分析語病這一知識點時,遇到某一選項出現(xiàn)“奧運”一詞時,完全可以向外拓展“奧運”相關知識:火炬、口號、圖標、吉祥物……今年高考語用題正好有兩道題目涉及奧運相關內(nèi)容。
當然,如此講課也許有的老師不會贊同,感覺很散,無法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其實不然,多年的高三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這種延伸拓展教學起碼有三點好處:一是豐富課堂內(nèi)容,二是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三是展示教師才華。
二、調(diào)控氣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
一線的語文人,在品嘗著逼迫自己背離語文學科本質(zhì)的痛苦:把“人文”都演化成選項,把“熏陶”都兌換成分數(shù)。教得痛苦不已,教得羞愧難當!甚至為了幾分之爭,把課堂里的生命訓練得不成人形!語知講解與訓練,大家都覺得索然寡味,無非就是識記與查字典。如果我們換一種方式授課,效果就完全不同。例如,在講解拼音和錯別字這兩個知識點時,我們可以采用知識講座的形式,師生互動,讓每個同學找出一個日常生活中容易讀錯或?qū)戝e的字詞,然后老師再把它們編成故事或笑話,這樣教學,課題氣氛活躍,效果顯著。又如,在標準化習題講解中,不要A、B、C、D逐項分析,試著采用娛樂節(jié)目主持人的提問方式,當所點到的同學無法回答或答題錯誤時,老師可以給他去掉一個錯誤選項以鼓勵他,實在不行,還可以求助他人。
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滿腔熱忱來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tài)度端莊、語言親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勢來輔助說話,讓學生感到聽你的課是一種精神享受。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
三、充分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挖掘?qū)W生的潛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有助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比如復習文學常識與名言警句章節(jié),我們可以讓學生把名人名言名篇組合在一起,編寫對聯(lián),然后收集整理,在教室張貼評比,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快樂中牢記應該背誦的知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運用語言的寫作能力。但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狀態(tài),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主動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生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融會貫通,終身受益。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合理設置階段目標,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信心是人們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對于高三學生更為重要。高三學生考試頻繁,情緒波動大,一旦哪門學科有兩次考試“滑坡”,馬上就自暴自棄,這時,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改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課題教學中,不要總想一蹴而就。就整體高三語文教學而言,先從簡單問題開始,如注音、改錯別字、找反義成語、名句默寫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滿分,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極大的增強。再逐步過渡到現(xiàn)代文閱讀、詩歌鑒賞、作文等難點上。使大部分學生排除了畏懼心理,從而提高成績。局部教學也應如此。比如作文教學,老師可以分割若干板塊教學:擬標題、寫題記、開好頭、巧結(jié)尾等,每次訓練一個板塊,讓學生在階段學習中有收獲感、成就感,嘗到學習的甜頭。
總之,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當中最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激情的學科,語文教師理所當然要成為一名最有激情、最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在高三語文課堂上,老師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有鮮活生命的個體,是一個個有活力、有尊嚴的個性存在。理想的高三語文課堂應當是快樂的,愉快教學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shù),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必須要有勤學虛心的品格、強烈的敬業(yè)精神,在實踐中培養(yǎng)濃厚的教學興趣,精心備課,精心設計提問和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業(yè)務素質(zhì)。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愉快教學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