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情節(jié)、假感情,宿構、抄襲……作文特別是考場作文中的種種虛假現象讓人深惡痛絕?!白魑拇蚣佟背蔀槠綍r作文教學與考場作文評卷的重要任務之一。此種情形之下,當防矯枉過正,謹慎學生在高壓之下因辨別不清真假而無所適從,把虛構錯解為虛假(偽虛構),步入作文誤區(qū),阻滯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乃至影響將來的發(fā)展。
虛構不是虛假。虛構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基本技法,也是文學作品活力之所在,靈動之所在。
在記敘類作文中,虛構是一種普遍而又普通的技巧。諸如小小說、戲劇等等,虛構成分及傾向很明顯,這里不贅述。當然,有些文體是不能有虛構的,比如議論文,比如說明文,比如新聞稿件,等等。
下面著重談談散文寫作中的虛構問題。
散文是廣大中學生鐘情的文體之一。無論是平時作文還是考場作文,散文都占有半壁江山。指導學生寫好散文是中學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各種備考的必要條件。
在我們的印象中,散文的首要特征就是描述真人真事,似乎與虛構無關。其實這只是一種表征性認識??梢赃@么說,生活有多廣闊,散文寫作的空間就有多廣闊。宏觀微觀、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生活藝術、山川草木、花鳥蟲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均可作為散文的題材。真可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散文的這種特點決定了散文寫作具有很大的虛構空間。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一篇從古至今為人們所推崇的散文,那其中的人和事都是虛構的。還有《五柳先生》一文,雖然陶淵明寫的是自己或者說在隱喻自己,但五柳先生這個人卻明顯是假托的。
著名作家冰心在《漫談〈小桔燈〉的寫作經過》一文中說:“‘我的朋友’是個虛構的人物,因為我只取了這故事的中間一小段,所以我只‘在一個春節(jié)前一天的下午’去看了這個朋友,而在‘當夜,我就離開那山村’。我可以‘不聞不問’這個故事的前因后果,而只用最簡樸的,便于兒童接受的文字,來描述在這一個和當時重慶政治環(huán)境、氣候,同樣黑暗陰沉的下午到黑夜的一件偶然遇到的事,而一切黑暗陰沉只為了烘托那一盞小小的‘朦朧的桔紅的光……’”
散文家韓少華在《散文散論》中提出:“作為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中非虛構文學樣式的散文,在它與傳記文學、報告文學相對照的時候,是有兩點應予注意的:一是它在題材的紀實性質上同其它非虛構文學作品的原則上的一致性,或共性;二是在一致性或共同性之中,又保持著自己的一定限度內的靈活性,或差異性——即細節(jié)或細部上的虛構?!?/p>
兩位大家的論述告訴我們,散文寫作是容許一定程度與范圍的虛構的,并不是生活的純粹照抄與原樣翻版。
既然如此,我們必須從本質上區(qū)辨虛構與偽虛構的關系,方可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寫作。
其一,虛構有原則。容許虛構不等于可以隨便虛構或可以偽虛構。比如寫真人真事類散文,像紀念散文或回憶散文,不僅大的事件不能虛構,就連細枝末節(jié)也不能虛構。再如描寫名勝古跡的文章,也應該是真實的可信的,不能有虛構成分。當然,與名勝古跡相關的傳說除外,因為傳說本身就不一定是真實的,尤其是神話傳說,那本身就是虛構出來的。
虛構不是弄虛作假。也就是說散文容許虛構,但它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要寫真情實感。
其二,虛構有范圍。散文的虛構區(qū)域側重于情節(jié)方面。散文所蘊涵的感情是不能虛構的,散文必須追求情感的真實。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這是情節(jié)的虛構;醒來后不知是自己變成蝴蝶,還是蝴蝶變成莊周,這是一種真實而并非虛構的感覺。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莊周夢蝶是一篇具有現代意義的好散文。
打個比方:散文之“真”與新聞類作品之“真”的區(qū)別在于,前者追求的是本質的真實,即要本質地再現或表現生活,后者追求的是事實的真實。
其三,虛構有技巧。散文必須符合生活的真實,必須有真情實感,但真實不等于是真人真事,這是兩碼事情,就像小說也講真實性,但不是真人真事一樣。如果把所有的散文都理解為必須寫真人真事,那么題材就會很狹窄,就會覺得沒有什么好寫的,寫起來也放不開筆,干枯生澀,散文的美感也就沒有了。
虛構是一門藝術,其中大有奧妙,要想使其光彩四射,必須學習并掌握一定的技巧。我們平常所說的“移花接木”、“點石成金”等技法均是虛構藝術的經典概括。
綜上所述,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文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正確區(qū)分清楚虛構與偽虛構的關系。其實,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提倡“為情造文”,實際上就是主張適當虛構;我們反對“為文造情”,很明顯就是反對作文中情感的偽虛構。偽虛構是閉門造車,是胡編濫造,是對作文精神與生活規(guī)律的背叛。
虛構與偽虛構是作文的兩重天地,兩重境界。虛構是鮮花,偽虛構則是毒草。虛構是思想的漿果,偽虛構則是思維的毒瘤。
下面舉正反兩例,以佐證上述觀點并供教學時作實際參考:
【例一】
1998年全國高考作文考了一大一小兩篇作文,其中小作文題是:
補寫《媽媽只洗了一只鞋》。
要求:①根據所提供的開頭和結尾,補寫中間的內容。
②補寫內容要與所提供的開頭結尾銜接得上。
③補寫200字左右。
媽媽只洗了一只鞋
小樂回到家,看見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凈凈地晾在門口,但另一只鞋媽媽沒有洗。
……
小樂穿著一雙干干凈凈的鞋上學去了。
那年的高考作文試卷真是熱鬧。有許多考生寫媽媽之所以沒有洗另一只鞋,是因為家里有人發(fā)生車禍,或發(fā)生了其他意外事故,媽媽趕去醫(yī)院了。這種情節(jié)很明顯是虛假的,是偽造的,與虛構精神相背。所以有人戲稱那年是高等學校的貧困生年,因為許多考生家里發(fā)生了人生悲劇。
看來,制止作文中的偽虛構,不只是作文教學存在的本位問題,它還關涉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人格、價值觀、人生觀,關涉到教育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
【例二】
打往天堂的電話
我有一個小小的報刊亭,上午的生意總是比較清淡。那天,我正在百無聊賴地翻看雜志打發(fā)時間?!跋壬?,我想打電話。”突然聽到一個輕柔的聲音,我抬起頭。是個瘦小的女孩,不高,十六七歲光景。
我指指電話機:“你自己打吧,長途用左邊電話打……”
女孩先左顧右盼一陣,又焦急地望望我,似乎有些緊張,猶豫一下后終于用顫抖的手拿起話筒。我一看就明白了,這個女孩有可能是第一次打電話,擔心自己鬧笑話而遭他人嘲笑呢。我趕緊知趣地一轉頭,裝著認真看雜志的樣子,不再去留意她。
女孩把號碼按了一通,又手忙腳亂地放下話筒,可馬上又拿起話筒,又一陣驚慌失措地按號碼……我自始至終沒有去理會她,而是低頭閱讀雜志,我想我若一抬頭,一定會加重她的慌亂。
“媽媽,媽媽,我跟玲子姐姐到了深圳,我現在進了一家電子廠,工資好高,經常加班,加班費可多了,我這個月發(fā)了716元錢,我寄回去給弟弟做學費,還有給阿爹買化肥,還給姥姥買藥;我們工廠伙食可好了,每天都有大肉吃,有時還有雞哩;我給自己買了條裙子,紅色的,很好看……”女孩越說越快,但接下來她開始擦眼睛和鼻子,聲調也嘶啞起來?!皨寢?,我想弟弟,想阿爹,我想回家,我想你,媽媽,我想你,嗚……我想……”就像放連珠炮一樣,女孩把話說完,然后放下話筒。大約由于緊張,話筒放了3次才完全放回到電話機上。
她按住自己的胸脯,急急地喘氣。待了好一陣,才用紅紅的眼睛望我,低聲問我:“先生,請問多少錢?\"看著她那副緊張的模樣,我心中一酸。猶豫了一下,我說:“小妹,別緊張,緩緩氣,其實你再多說一會兒也無所謂……”
女孩重重地點頭:“謝謝。多少錢?”
我低頭往柜臺下望去——天哪,我發(fā)覺電子顯示器上沒有收費顯示,女孩的電話竟然根本沒有打通!我張口結舌地抬起頭來:“對不起,重新打吧,剛才的電話沒有打通……”
女孩不好意思地擦擦眼睛,說:“我曉得,我們家鄉(xiāng)沒通電話,我媽媽也去世了……但我真的好想好想像別人一樣跟媽媽打打電話說說話……”
這是一篇極為成功的散文,曾風靡全國,讀過它的人沒有不被感動的。
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它成功的主要原因。其一,情節(jié)安排出人意料。文章末尾,當我們得知女孩的電話是打往天堂,打給已經去世的媽媽時,我們的心靈受到巨大震撼。其二,這篇文章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是符合生活真實的,但情節(jié)包括部分細節(jié)描寫卻具有明顯的虛構成分。也就是說,如果作者只是按事情發(fā)生的原來的樣子去寫,不加一點虛構地去寫,沒有一番加工、整合、創(chuàng)造的功夫,必然收不到如此感人的效果。
適當的情節(jié)虛構與真摯感情的完美結合,是這篇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
莫把虛構當虛假。正確指導學生區(qū)分記敘類特別是散文寫作中的虛構與偽虛構的關系,與新課程標準相符,與文學寫作的實質相符,與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相符,是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由工具性邁向人文性重要的一環(huán),應該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
周景雨,中學語文教師,現居江蘇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