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教學歷來為語文老師所重視。新課程的單元組合以全新的面目出現(xiàn),這說明我們的單元教學面臨著新的任務(wù)的挑戰(zhàn),必須以新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去探索新課程單元教學。新課程淡化了文體,強化了人文性,在單元編排中就有所體現(xiàn),但是無論怎樣變化,事物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總是存在,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下面以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談?wù)劰P者在新課程單元教學實踐中尋求規(guī)律,構(gòu)建教學鏈的做法和體會。
本單元五篇文章,以“愛”為主題,而主題總是依附在具體人或事件上,人或事件又總是豐富復(fù)雜的。概括每篇主題并不難,重要的是從豐富復(fù)雜的不同文本信息中尋求規(guī)律,尋求方法,快捷地捕捉突破口,解讀不同文本,串成教學鏈,更全面地把握單元主題。下面分別例舉,以就教于方家。
阿長的語言
《阿長與<山海經(jīng)>》篇幅較長,文章前面部分都寫對阿長的不滿,采用了先抑后揚的寫法。文章到哪里開始對阿長的認識和感情發(fā)生了變化呢?正是那句看似平常但又念錯的“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在文章中起到了峰回路轉(zhuǎn)的作用,這個地方應(yīng)該視為教學的突破口。以這句話為軸心,可以探究前面寫的其他方面的阿長的語言。阿長對“我”的嘮叨,雖然我不喜歡可是滲透著她對我的樸素的愛。另外從這句話可以想象阿長為了給“我”買《山海經(jīng)》,走了很多路,跑了許多店,又問這句別人聽不懂的“三哼經(jīng)”有沒有的時候,是多么的辛苦,是多么的不容易!這里為我付出了多少的愛!從“有畫兒的”可以看出阿長對孩子的心思觀察的多么細致,對孩子的愿望多么關(guān)切,為了滿足孩子的愿望辦事多么認真,鄭重其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阿長雖沒文化但善良、熱情、體貼、勤勞的性格特征,從這句話可以探究“我”的思想感情“震悚”的原因和給“我”帶來的影響,以致后來愛上了文學。這句話似乎是感情的通道,走過這通道以后,看到了積蓄著濃濃感恩的情感海灣。結(jié)尾兩段作者帶著感激、同情、懷念、祈禱的思想感情結(jié)束全文。先抑后揚,卒章抒懷,有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
一句話牽動了全文的內(nèi)容,一句話使阿長栩栩如生,一句話使“我”感情前后貫通,一句話使“我”茅塞頓開,一句話使讀者豁然開朗。人物的關(guān)鍵語言具有很大的藝術(shù)沖擊力!
父親的背影
《背影》的人物特征顯然就是“背影”,為了使“背影”具有感情的厚度,我利用今年“青歌賽”金獎得主劉和剛的奪冠曲目《父親》作為教學的突破口,來渲染氣氛,強化意境?!侗秤啊贰陡赣H》意境相似,情調(diào)和諧,珠聯(lián)璧合,巧妙絕倫!
導(dǎo)入時我播放了《父親》歌曲,那如泣如訴的曲調(diào),委婉動聽的旋律,使人如癡如醉!課堂氣氛凝重,未讀課文先有情。
具體學習《背影》段落時,我又巧妙引用歌詞來演繹文本。課文開篇“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我就引用歌詞第一句“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了堅韌”。二者都是想念中的“背影”,扣在了一起,非常恰當?shù)皿w,強化了“背影”形象,豐富了“背影”內(nèi)涵。
當學到“父親說:‘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句子時,我又引用了歌詞“聽聽你的叮囑,我接受了自信!”這是對文本的最好注腳。
當講到父親“不放心,決定自己送我去”“終于講定價錢送我上車”“過鐵道買橘子”情節(jié)時,我便唱起了“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表達了兒子對父愛的感激和歉疚!
當學習描寫父親“兩手上攀,兩腳上縮,身子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的背影形象時,我又用歌曲“不知不覺你鬢角露了白發(fā),不聲不響你眼角添了皺紋”,補充了父親形象的細節(jié),使人物形象特征更加豐滿。
當學到“父親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撲撲衣上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情節(jié)時,我又唱起了“再苦再累你的臉上掛著溫馨!”又很巧妙地歌頌了父愛!
結(jié)尾是感情的高潮,父親在信中交代:膀子疼痛厲害,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作者讀到此處滿目淚花。我就用歌詞的高潮來唱出作者的心聲:“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央求你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感情升華,蕩氣回腸!
總結(jié)時,我又完整地播放了歌曲《父親》,讓學生全身心沉浸在父愛意境之中!講課前后照應(yīng)。
《背影》《父親》共同歌唱父親,表達父愛,都突出父親的形象特征“背影”,利用歌曲資源作為教學的突破口,符合新理念,而巧妙、恰當、自然、得體地利用歌曲資源,那將是爐火純青的境地!
父親的腳
《臺階》篇幅較長,內(nèi)容豐富,學生一下子摸不著頭腦。
《背影》剛學,“背影”歷歷在目,印象太深!學習《臺階》如果轉(zhuǎn)為講以物——“臺階”為線索,組織材料,會破壞教學鏈,沖淡父親“背影”形象的持久影響力。
我便要求學生用《背影》中學到的以人物形象特征為線索組織材料的方法來探究《臺階》中的父親形象突出的地方。這顯然是父親的那雙勤勞、辛苦的腳!《臺階》第五自然段具體刻畫了父親的腳——一雙干裂、嵌著沙子和泥土,洗不干凈,泥土顏色的腳!我便以“父親的腳”為教學突破口,重點學習這一段,老父親的一般形象就更加豐滿了!
探究:父親的那雙腳是怎樣形成的呢?這一問,涉及前文父親背石板磨破了一雙麻筋草鞋,引出了下文父親一年到頭上山下田穿草鞋干活,造臺階踏黃泥等情節(jié),帶動了大半篇文章的學習。父親對家的愛也表達得非常充分。
探究:寫腳和“臺階”有什么關(guān)系呢?——為了造“臺階”,腳干裂磨破了,腰閃壞了,頭發(fā)白了,人也老了!這時歸納文章以“臺階”命題立意,組織材料就很自然,一點也不突兀。對父親感激、熱愛的感情就很自然地領(lǐng)會了。
教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知識更重要,用已知的人物形象特征再去完善人物形象特征閱讀起來有方向,形象環(huán)環(huán)相連,把握的主題會更持久、更深刻。
老王的臉和腰
人教版《老王》課文中有一幅老王的插圖,學習《老王》一開始,我就以插圖為突破口,快速掌握文本。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插圖,說說那張臉和腰的特征及人物的身份。有學生說,那是一張面容蒼老的臉;有學生說,那是布滿皺紋的臉;有學生說,那是鼻子塌陷的臉;有學生說,那是兩眼發(fā)白的臉;有學生說,那是滿嘴胡茬的臉;有學生說,那是凄苦哀愁的臉;有學生說,那是善良厚道的臉。學生都說老王傴僂著腰,老王屈躬卑膝。根據(jù)插圖人物形象特征推測老王是一個貧困勞苦的下層弱者。未接觸文本學生已大致把握了人物形象。講課進一步結(jié)合文本具體內(nèi)容就方便多了,對弱者關(guān)愛的主題就會自然產(chǎn)生。
在接觸文本前,讓學生看圖說話有四點好處:
1、教學突破口巧妙,新穎別致;
2、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圖文并茂;
3、培養(yǎng)觀察能力,培養(yǎng)語言概括能力;
4、從人物形象入手,單元教學鏈清晰、明確。
信客的手
學習余秋雨的《信客》,我要學生讀課文,尋找最讓你感動的地方。好多學生找到了信客的那只手:“老信客
聲辯不清,滿臉凄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苯又乙浴皞劾劾鄣氖帧睘榻虒W突破口,設(shè)計了兩個問題進行探究:
1、老信客為什么要用剪刀扎自己的手?表現(xiàn)了老信客什么性格?
2、這只手給新信客帶來了什么影響?
第一題的設(shè)計要求學生明確老信客沉痛的教訓和良心的喚醒和誠信的威力。
第二題設(shè)計要求學生明確新信客默默奉獻的品格和精神。
以上兩題都可以從信客的語言、行動方面找到好多例句。如:新信客“一回家就忙著發(fā)散信、物,親手查點”,新信客為鄉(xiāng)人“經(jīng)常代讀、代寫書信”,以后不當信客了還親手辦起了學校,繼續(xù)為鄉(xiāng)人奉獻愛。解決了這兩題就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內(nèi)容和主題,一只手引出了全文的內(nèi)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阿長的語言”、“父親的背影”、“父親的腳”、“老王的臉和腰”、“信客的手”,一單元有一條人物形象知識的鏈,能夠串起這條鏈,就獲取了較完整的單元知識,掌握了閱讀方法,提高了閱讀能力。此單元以“愛”為主題,從人物形象中表現(xiàn)出來,不同文本表現(xiàn)出來人物的形象特征,不是全部的,教學者能根據(jù)不同文本引導(dǎo)學生探究,互為補充,互為組合,互為聯(lián)想,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將是較為豐滿的具有立體感的人物形象。我們得到的也將是全面的、深刻的單元主題。
葉乃芳,男,中學語文教師,現(xiàn)居浙江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