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線教師中隨便做一個調查:“請問語文素質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我估計答案多半是:“現行語文考試方式和評價體系?!薄铈?zhèn)西
一、現行語文考試命題的特點及其弊端
語文本是一門充滿無窮魅力的學科,但在當今中小學語文教壇上,卻正面臨著尷尬的處境:雖然新的教材編寫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相應的教法也極力推陳出新,但總體上那種老師厭教、學生厭學并因此導致語文水平下降和語文能力持續(xù)走低的現狀并無根本改觀。
其實,正是以科學、客觀、信度、效度相標榜而長期堅持的現行“語文命題原則”及其“語文試題結構”造成了目前語文教學的僵化,而實屬強加于語文考試的某些貌似合理、實則面目可憎的“功能”更是窒息了語文教學原本鮮活的生命并使之嚴重異化。
正是這種考試君臨一切和考試成績決定一切的氛圍以及具體試題的弊端,帶給語文教學以嚴重的負面影響。
首先,造成現行教材難以充分發(fā)揮作用。
由于執(zhí)教者個人命題自主權的旁落,相伴而來的是執(zhí)教者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權及教學個性的喪失。為了使自己的執(zhí)教成績能處在一個被學校、學生、家長特別是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水平,執(zhí)教者就不得不屈從于命題者。為此,語文教師要經常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甚至不惜削足適履,從整個教學到教改的價值取向都向考試內容靠攏乃至并軌,從而使教材實際上淪為試題的附庸。
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
其次,導致課堂內容和課堂結構異化。
年年歲歲考相似,歲歲年年題不同。
要通過“一碗水容量”的考題,就必須有“一桶水的訓練量”。
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保證學生能在各個知識點(考點)上盡量過關,就只好在所能利用的有限時空范圍內,拼命壓縮與“試題”無直接關系的課本教學內容,而根本無法顧及這些被壓縮的內容對于學生全面而長遠的發(fā)展是多么重要。而另一方面又補充大量的應試習題進課堂,使語文課近乎成為應試訓練大拼盤。
最后,導致語文教法探索與語文教學改革進退失據。
一輪又一輪的語文教改實驗迄今跳不出“熱鬧——沉寂——再熱鬧——再沉寂”的怪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無法解決教學內容與現行高考命題的矛盾。
綜上所述,可知目前語文教學仍舊舉步維艱的癥結在于目前的考試。如果說,目前這種面面俱到的語文高考其初衷是要推動教改,提高教學質量,那么隨著時間的演進,日益證明的卻是其越來越偏頗的消極導向,從而越來越成為教學教改的桎梏。因此,惟有先行打破現行考試模式的枷鎖,改革語文考試,語文教學才會做出相應調整,使真正的語文素質教育踏上新路。
二、命題新原則
一份值得認真借鑒的試題(部分)
親愛的同學,祝賀你順利地度過了中學的半個學期。我們希望通過以下題目的測試了解一下你的學習成績和教師的教學成果。請你認真做好以下題目。
作文:新生報到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開學至今,我們經歷了許多好奇、興奮、快樂和滿足,或許也感受過一些困惑、憂慮。對生活與學習的思考讓我們覺得自己好像突然長大了許多。成長的收獲來自自己的努力,還來自父母家庭、老師同學的關愛、理解和鼓勵,來自書籍的啟迪,來自環(huán)境的熏陶。請你記下開學至今讓你最感動的一個生活、學習片段。作文題目可以定為《讓我說聲‘謝謝你’》,也可以自己另定。
后語:親愛的同學,考試就要結束了,不知你感覺如何。你喜歡不喜歡這次語文測試?喜歡哪些題目?不喜歡哪些題目?希望以后考些什么?請通過你喜歡的方式告知我們。
這套試題努力遵循《課標》精神,盡量體現評價系統(tǒng)的“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的新理念。其設計思路是:
一、內容緊扣《課標》五個階段目標要求,突出重點,綜合評價。
二、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發(fā)揚民主,讓學生參與評價。
三、營造較濃厚的文學氛圍,強調學生的個人感情體驗。
四、鼓勵質疑,提倡創(chuàng)新,留給學生創(chuàng)造的空間。
新試題帶給我們的思考:
1、什么是“語文精神”?什么樣的試卷才算是真正的語文試卷?
語文精神說到底就是豐富的情感、深厚的人文,就是心靈的感動、思想的震撼。她是天邊飄逸的彩云,她是水中靈動的白鶴。
當然是充滿人文關懷、富有人性魅力、關注考生情感的試卷。
2、更新理念,堅持新的命題原則。
3、我們是否能做并做得更好?
劉紅,中學語文教師,現居廣東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