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已經(jīng)成為廣大教師的共識。如何引導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語文?以下兩點是我的嘗試與反思。
一、從預習到自學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常常會見到這樣的課例:導入新課后,老師往往這樣表白:“下面我檢查一下同學們預習的情況。”然后或板書,或小黑板出示,或多媒體顯示一些詞語,讓學生或讀或解釋。完了以后,便說,“好,預習就檢查到這里,下面學習課文內(nèi)容……”。
如此預習要求,或許我們并不陌生。從新課改的理念看,這種把預習課文簡單地等同于掌握字詞是有違課標的。從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上看,我將傳統(tǒng)的預習上升了一個層次——從預習走向自學。
引導學生對課文的自學,我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①積累新結(jié)識的語言(主要是詞語),做到會認、會寫、能理解、能運用;②大致了解作品內(nèi)容(或復述或?qū)憙?nèi)容提要);③理清結(jié)構(gòu)(列提綱);④自己讀出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⑤認識作品最明顯的特色;⑥我的困惑或不理解的問題(這是教師批閱的重點)。
在教學新課前,我先讓學生以自己真正的閱讀水平理解課文,不給任何指導,讓他們完成自學筆記。我在備課前閱讀學生筆記,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批閱,把一些有建設(shè)性、可取性的問題充實到備課教案中,并在教學中著重解決。
從預習到自學,我由傳統(tǒng)的封閉式備課方式轉(zhuǎn)變?yōu)殚_放式備課,再把這些學生的障礙性問題作為課堂解惑的主要對象,并在此基礎(chǔ)上加以擴展,反過來給學生一個新的層次上的指導,由此可引發(fā)學生新的疑問,從而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從預習到自學,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的授課再也不是自己的“一廂情愿”,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無可奈何”;教師的教學離不開學生,學生的學習也離不開教師,真正體現(xiàn)了“教學相長”。
當然,我從學生的自學本上也發(fā)現(xiàn)了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有學生直接抄寫參考書中的內(nèi)容,二是部分學生所提問題質(zhì)量欠佳。這種純粹是為應(yīng)付老師檢查的行為,說明這些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還不夠強,這就需要教師進一步探索新的路子來解決問題。另外,對于一些學困生,由于本身知識底子薄,自主探究的方式反而成了他們學習的障礙,這也需要教師的格外關(guān)注與重視。
二、從自學到講課
上課鈴響了,八(3)班的教室里,一位女同學落落大方地走向講臺,宣布“上課”。
從七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就嘗試著讓有興趣做小老師的學生走上講臺引導同學們一起學習,頗受學生歡迎。黃婉婷同學還在??习l(fā)表了一篇《我當小老師》的文章,表達了她對這種學習方式的喜愛之情。本學期開學不久,我又嘗試把古詩分給全班學生。全班組成了八個自主合作探究小組。各組先每個人分別鉆研,寫出教案,再小組研究探討,取長補短,合成一份教案,最后按進度要求各小組推薦1人上講臺講課。今天輪到齊婉瑩上課了。她講的是《游山西村》。
在優(yōu)美舒緩的音樂中,小齊老師配樂朗誦了全詩,然后讓同學們試讀,注意字音、節(jié)奏,并出示小黑板,感知下列問題:①全詩圍繞哪個字展開?寫了哪些景物?②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③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一聲令下,只見同學們拿著書本,邊讀邊熱烈討論黑板上的問題。不一會,一只只手高高舉起,全班開始交流。掌聲此起彼伏。然后開始背課文,頓時教室書聲瑯瑯,齊背一遍后開始賞析名句。緊接著學生提問,小齊老師和同學們解答。“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反映鄉(xiāng)間生活的古代詩歌?大家對陸游的作品知道多少?”小齊老師的問題又讓大家陷入緊張的思考之中,最后小齊老師高聲背誦《釵頭鳳》,教室里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這堂課上完后,我一直在思考:在自主性學習中,學生是否可以上臺講課?學生講課時,教師在課堂上充當什么角色?
從學生在這堂課上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學生經(jīng)過充分的課前準備完全可以做小老師。由于他們是同齡人,學生到小老師的角色轉(zhuǎn)換令人倍感新鮮,其他同學也感受到平等,同學們在一種輕松融洽的氛圍中都樂于展示自己。當同學們的學習自主性、興趣、心智被激發(fā)時,教師在此時扮演的是一個評判者及臨場輔導的角色,當學生理解有困難時,教師應(yīng)加以引導,發(fā)揮平等中的首席作用。
從自學到講課,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得到了培養(yǎng)。各小組都不甘落后,他們有共同的合作動機和學習責任,一起備課講課,小組內(nèi)相互團結(jié)、相互信任,在共同的期望目標激勵下,各小組成員都最大限度地完成小組分給自己的任務(wù),個人的自我主觀能動性得到最大發(fā)揮,從而實現(xiàn)了自己的價值。
總之,從預習到自學,從自學到講課,改變了學生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郭厚榮,中學語文教師,現(xiàn)居湖北江漢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