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初步學會用比喻描繪人物肖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相關資料和多媒體
教學過程
師:今天是作文課,我們學習的目標是初步學會用比喻描繪人物肖像。誰來說說,什么是比喻?
生:比喻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打比方。
師:回答得很好。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用一個比較熟悉的事物去比作一個不太熟悉的事物,從而使人們對這個新鮮事物比較熟悉,有感覺。比方說,我要說一個人臉蛋長得如何如何好看,就不好描寫,那么我就可以說這個人的臉蛋長得像花朵一樣好看。這樣說,就將這個人好看的臉蛋描繪出來了。比喻這種形式,如果用來描繪人物肖像,就會達到生動形象、惟妙惟肖的地步。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這種手法。誰來說一個比喻句?
生:我來說。有一次,我坐飛機,從上往下一看,嘿,那汽車就像一個個小螞蟻。
師:說得真不錯,很有想象力。想象力是寫好作文的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把汽車比作螞蟻,說明飛機飛得很高,往下看,很多事物就縮小了,以致于汽車小得像小螞蟻一樣。
生:我也說一個。我爸爸的眉毛很粗,我看粗得就像一把洗鞋用的刷子。
師:說得真好!觀察得很仔細,對生活很用心。要想寫好作文,就需要認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剛才我們討論了比喻,下面我們來說一說肖像描寫。什么是肖像描寫呢?
生:肖像描寫就是描寫人的外貌。
生:肖像描寫就是描寫人的表情、神態(tài)。
生:也描寫人的穿著打扮。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對。肖像描寫就是描寫人的外貌、表情、神態(tài)和穿著打扮。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肖像描寫:
(出示多媒體,請一個同學朗讀)
來者是一位十二三歲的小姑娘,叫宋玉芳,是五(2)班的。她直握一塊木板球拍,睜著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站在他的對面。那根硬撅撅的小辮,盡管用橡皮筋一節(jié)一節(jié)的緊緊箍住,可還是挑戰(zhàn)性的翹在后腦勺上。
師:剛才范浩同學讀了一遍,讀得很流利,不錯。請同學們把作文書(指華夏出版社《作文》教材第二冊)翻開,看看書上的這一段話與多媒體上的這一段話有什么區(qū)別?
生:我發(fā)現(xiàn)了,書上的一段話多了一個比喻?!跋癜唁撍⒆印?。
師: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那根硬撅撅的小辮子比作鋼刷子。
師:對。那么,多一個比喻和少一個比喻有什么不同?
生:把那根硬撅撅的小辮子比作鋼刷子,是說這小辮子很硬,很強(qiǎng)。(師補充:很強,“強”在這兒應讀jiàng)這樣就寫出了這個小姑娘的個性。
師:什么個性?
生:爭強好勝,倔強、不服輸?shù)膫€性。
師:說得好極了。下面我們再來看一段描寫,大家都很喜歡看楊紅櫻的小說,這段話即選自她的小說。
(出示多媒體,請一個同學朗讀)
艾薇來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來了。身上穿一件吊帶衫,下面配著一條打著寬褶的超短裙,腳上穿著一雙透明細帶的坡跟涼鞋。艾薇的頭發(fā)很長,上學的時候,她從來都是把頭發(fā)高高的束起來,扎成馬尾。今天不知是洗了頭,還是故意披著,長發(fā)瀑布般一直流到腰間。
師:看出來了嗎?這段話一共有幾個比喻句?
(學生略停一停,然后齊聲說:一個)
師:是哪一個?
生:是“今天不知是洗了頭,還是故意披著,長發(fā)瀑布般一直流到腰間”,把長發(fā)比作瀑布。
師:說得不錯。不過這段話里還有一個比喻句,比較隱晦,不容易發(fā)現(xiàn)。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學生仔細地看多媒體,尋找比喻句,老師巡視)
生:我發(fā)現(xiàn)了!是“馬尾”,對!是“馬尾”!
師:怎么是“馬尾”呢?
生:就是“馬尾”!楊紅櫻把高高束起來的辮子比作“馬尾”。(這個時候,其他同學也議論紛紛,課堂上頓時熱鬧起來)
師:對了!你真有眼力!“馬尾”就是一個比喻句。(頓了一頓)同學們,今天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段描寫肖像的文字,你看出來了嗎?這兩段文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什么特點?
生:(齊聲回答)都用了比喻。
師:那么用了比喻來描寫肖像,有什么好處呢?大家不妨互相議論一下。
(同學們交頭接耳議論起來,老師巡視;然后學生回答)
生:可以使描寫的東西更加生動,突出人物的個性。比如把辮子比作刷子。
生:可以更形象,生活化。比如把高高束起來的辮子比作馬尾巴。
生:可以更有味道,更美。比如把長頭發(fā)比作瀑布,像瀑布一樣的長發(fā),多好看??!
師:同學們總結(jié)得很好!那么在你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用比喻描寫人物肖像的?請仔細回憶一下,等一下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學生認真回憶,老師用目光巡視)
師: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交流一下,既可以同桌之間,也可以前后排之間。(老師一邊說,一邊調(diào)整多媒體,準備放映;學生自由交流)
師: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安靜。請同學們認真地看我給同學們提供的描寫人物肖像的文字,有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到我這兒來拷下去。
(老師一邊放映多媒體,一邊朗讀)
描寫眼睛: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里養(yǎng)著兩丸黑水銀。(劉鶚《老殘游記》)
李先生臉上少了那幅黑墨鏡,兩只大白眼睛像剝掉殼的熟雞蛋。(錢鐘書《圍城》)
描寫目光:
她不回答,沒有任何表示,一條狹長秀氣的臉緊繃著,眼光冷冷的,像一扇關閉得嚴實的玻璃窗。(陸星兒《精神科醫(yī)生》)
劉思佳有點發(fā)火了,眼睛瞇起來,目光像釘子一樣扎在何順的臉上。(蔣子龍《喬廠長上任記》)
描寫皺紋:
老漁翁大笑,滿臉皺紋又多又深,像一塊石磨似的。(唐浩明《曾國藩》)
他那棕色的臉上布滿濃密的灰白色硬胡子,深深的皺紋密得像蜘蛛網(wǎng)一樣。(高爾基《伙伴》)
描寫鼻子:
弄渡船的大約也很得意自己那條鼻子,聽人提到它便很嫵媚地笑了。那鼻子,簡直透紅得像條剛從飯鍋里撈出來的香腸。(沈從文《虎雛再遇記》)
三爺還在地上坐著,紅鼻子被黃土蓋著,像一截剛挖出來的胡蘿卜。(老舍《四世同堂》)
描寫腦袋:
一開門,她看見了一個像剛由蒸鍋里拿出來的大饅頭,那是丁約翰的頭。(老舍《四世同堂》)
她好像沒長脖子,扁扁的頭似乎是直接安在肩膀上,像個茶壺蓋。(陸星兒《精神科醫(yī)生》)
描寫臉龐:
全臉如小架冬瓜,上窄下寬,腮上墜著兩塊肉。(老舍《牛天賜傳》)
今年開學了,小濤的班級里來了一個新同學,叫袁小杰。他的臉蛋圓鼓鼓的,像一只打足了氣的皮球,因此大伙兒都叫他小皮球。(竹林《老船長說些什么》)
描寫手:
小陶十個手指那樣靈活,像在水里翻騰的小魚兒,看不清是怎么兩繞三繞,一個蛇口結(jié)就打好了。(徐懷中《西線軼事》)
他注視著一雙烤火的手掌,手背表皮已和燒焦了一樣的貼在干枯的骨骼上,如同曬干的魚皮。(端木蕻良《大地的?!罚?/p>
描寫腿腳:
那只腳肥得很,活像一個倒放著的歪脖子酒瓶。(高爾基《人間》)
他擺開他那兩條短而強健的腿站在那里,看上去好像草原里一株榆樹一樣的粗短有力。(肖洛霍夫《被開墾的處女地》)
描寫胖瘦:
一個矮腿的姑娘……她全身是由各種大小不同的半圓球拼湊起來的,很像一個裝滿了西瓜的布袋子。(高爾基《我的大學》)
女人的身軀已經(jīng)像一塊已經(jīng)洗過無數(shù)次的抹布,又軟又薄,輕輕一吹,就會破一個大洞。(畢淑敏《生生不已》)
描寫穿著打扮:
袁大夫走了,白大褂下擺像紙鶴似的飛舞起來。(畢淑敏《生生不已》)
天黑以后,他來到校門口。高亞敏站在路燈下等他,寒冷的夜風撩起她脖子上的白紗巾,遠遠看去,像一片小小的帆。(李憲《超越貢嘎嶺》)
(學生還在輕聲讀著,沉浸在這些比喻之中)
師:今天通過學習這些比喻,我們明白了,只要是用了比喻來描寫人物的肖像,立刻這人物的外貌、神情、穿著打扮就生動活潑了起來,這就是用比喻描繪肖像的好處?,F(xiàn)在我們來做點具體練習,看一看今天學得怎么樣。
(老師出示多媒體,要求學生仔細觀看)(多媒體內(nèi)容羅中立的油畫《父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看這幅油畫,然后為這位西北地區(qū)的父親寫一段文字,仔細描繪一下他的外貌、神情和裝束。比一比,看誰寫得最好。寫的時候別忘了用上今天我們剛學過的“巧用比喻繪肖像”。如果有同學能自由地寫好這位父親的肖像,也可以不受比喻的約束。
(學生聚精會神地一邊觀看油畫,一邊寫作,老師巡視輔導;大約15分鐘之后)
師:注意了,沒有寫完的同學等會兒再寫,有一個同學已經(jīng)寫好了,她就是劉媛。劉媛是我們班的寫作天才,她總是寫得又快又好??纯此裉鞂懙迷趺礃印,F(xiàn)在請劉媛同學朗讀她的作文。(學生朗讀作文)
(同學們還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下課鈴響了,老師宣布本節(jié)課結(jié)束)
王曉惠,女,中學語文教師,現(xiàn)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