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我有幸對芬蘭基礎教育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與學習。在赫爾辛基的羅素高中,我不僅感受到了芬蘭人的熱情好客,也深深地被芬蘭這個地處北歐的小國的銳意改革、不斷進取的精神所感動。
二戰(zhàn)后的芬蘭曾是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而就在這五十多年里,它的經(jīng)濟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一躍排在世界的前列。記得在與芬蘭朋友的聊天中,我無意間提到了芬蘭人引以為豪的飛躍式發(fā)展,他們都無一例外地把這一切都歸功于芬蘭的教育改革的成功。甚至有一位芬蘭朋友曾這樣對我說:“芬蘭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教育?!?/p>
經(jīng)過在羅素高中的聽課和交流,我體會到芬蘭教育的先進性就體現(xiàn)在一切以學生為本,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習成為他們的樂事。與中國現(xiàn)行的高中統(tǒng)一三年學制不同的是芬蘭高中的學制是彈性的,一般為兩至四年,學生只要修滿畢業(yè)所要求的學分就可畢業(yè),因此他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能力和學習情況靈活進行選擇。與中國現(xiàn)行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同的是,芬蘭的高中實行“不分年級制”,學校沒有固定的行政班。學校的教學完全以課程為主,開設必修課和帶有學校自身特色的校本選修課,對于同一門課也同時開設了內(nèi)容和難度不同的課程模塊。這樣學生可以根據(jù)學習掌握情況自由選擇。這種彈性的學制和“不分年級制”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學生的自我需要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滿足。在選擇了自身感興趣的并適合自己的課程后,學生在學習中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即使是在課間僅有的十分鐘里,在教室外面的休息處抓緊分分秒秒來看書學習的學生比比皆是。而老師們,面臨著學生的選擇和同事間的競爭,也在不斷地充實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課堂充滿趣味性,讓學生們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nèi)獲取更多的知識。
最值得一提的是和“不分年級制”相匹配的“顧問體系”。這也是我們此次考察的重點。芬蘭的教育中對于學生輔導非常重視,從小學開始學校就有輔導了。這種輔導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單純的講解學習中的問題,而是要關(guān)注并提供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心理、人際交往以及職業(yè)選擇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并且每個學校都有專職的學生顧問(student counselors),這些專職的顧問,只有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的教師才能擔當。除專職顧問之外學校還有小組指導教師(group teachers)和學生輔導員(tutors)來協(xié)助顧問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輔導。另外校長、副校長、普通任課教師、校醫(yī)也有輔導學生的義務。在羅素高中有兩名專職的顧問,負責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心理、人際交往以及職業(yè)選擇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大約有20個任課教師要同時擔當小組輔導教師。一般每位小組輔導教師要負責輔導約20個學生,他們每周要定期給所負責的學生開會,也要單獨約見學生談話,以便了解學生并對其給予有針對性的輔導。另外學校也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中的資源,讓部分高年級的學生也擔任輔導工作,即學生輔導員(tutors)。他們在輔導低年級同學的同時,自己也可因此獲得相應的學分。這種“全民輔導”的制度使得每個學生都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關(guān)注,在遇到困惑和問題時有很多人可以去尋求幫助,也得到多方面的幫助。
作為一個工作在中國基礎教育第一線的教師,我真切地希望中國的基礎教育也能借鑒芬蘭成功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出越來越多的有非凡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責任編輯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