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游子吟》教學片斷:
激情導入,初讀古詩,整體感知,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guān)詩人及此詩的資料,誦讀古詩,初知大意……課按照我的預設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我用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展開想像:“想像這位母親在兒女外出前,借著油燈的微光為子女縫制衣服的情景。注意透過畫面想像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并揣摩內(nèi)心?!?/p>
思考幾分鐘后,有學生起來說了自己的想像,我及時給予了肯定。尤其是張秋說的更是動情:“寒冷的冬天,夜深人靜,四周一片漆黑。可此時一戶人家的窗戶還透出朦朧的光。盡管屋外寒氣逼人,可屋子里卻如春天般溫暖!孟郊,這位即將出遠門的詩人,正在昏暗的油燈下專心致志地看書。而她頭發(fā)花白的母親還在為他這個游子縫補衣服。母親眼睛不好了,但她仍不肯休息,還在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光線雖然很暗,但母親卻還是那樣細心又耐心地縫著,縫得是那樣密。她是擔心兒子久久不歸,在外衣服破了挨凍啊。多么偉大的母親!她哪是在縫衣服,她是在用針針線線縫制母愛的網(wǎng)啊!”我夸獎說一個小學生能從課文插圖中的人物衣著看出了是冬夜,以及對人物的刻畫生動逼真,富有感情,實在不簡單。但如果再寫寫人物的語言就完美了。比如母親絮絮叨叨千叮嚀萬囑咐……話還沒說完,吳世界就接嘴說從圖上可以看出是“夜深人靜”,兒子正在燈下“專心致志”地讀書,母親怎會忍心去打擾兒子呢?還有,圖中母親的動作是穿針,而不是縫衣。所以應該添上一段描寫穿針的話才算完美。
他這一搶白,使我尷尬萬分。但他說得不是沒有道理,我也不好發(fā)作。我的頭腦中電光火石般一轉(zhuǎn)念,說:“有人跟吳世界同感嗎?”有幾個同學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我鼓勵說:“你們不用顧忌,只要大膽發(fā)言就是好樣的?!庇谑蔷陀幸徊糠秩吮硎旧钣型小?/p>
“就是,就是。我晚上做作業(yè),媽媽給我端牛奶或削蘋果進來,都是輕腳輕手地放在我旁邊就悄悄出去了?!?/p>
“我學習時也是這樣,媽媽總在一旁陪著我,她要么看書,要么織毛衣,卻一言不發(fā),除非我有問題請教她?!?/p>
我覺得孩子們說得非常有道理,并意識到這是一個教育良機,便追問:“這是為什么呢?”
孩子們沉思了一會兒,一個學生說:“因為媽媽們都非常疼愛自己的孩子,文中的母親就是一個偉大的母親。給兒子縫制衣服,為了不影響兒子看書,甚至不敢弄出一點聲響?!?/p>
“甚至,老眼昏花線穿不進針孔里也不忍心打擾兒子讀書?!边@個吳世界,別看他小小年紀,卻常常有驚人之語,我鼓勵他幫助張秋添上一段穿針的話。于是就有下面這樣一段話:
頭發(fā)花白的母親從兒子的神態(tài)上看出,他正在思考書中的一個難題。她想兒子明日就要離開我了,我得趕緊為兒子縫制衣服。可她在針線簍里找針線時,卻不敢弄出一點聲響,唯恐打擾了兒子。還好,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線管,針就插在線管上。她小心翼翼地把它們?nèi)〕鰜???伤龅铰闊┝耍髅骺匆娽樋自谀莾?,就是穿不進去。她一次次把線頭伸進嘴里濡濕,一次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細,一次次抬起手臂,讓眼睛與針的距離最近,卻一次次失敗。但她絲毫不泄氣,最后終于成功了。
感悟:
課前備課時,我設計這個看課文插圖說話寫話的環(huán)節(jié),并且想好了如何引導學生通過燈下對話,來表現(xiàn)母子情深。我還在想假如學生描寫的人物語言不到位,我便拋出這樣兩個問題:“兒子要走了,母親多么擔心,多么不舍啊,她有多少話要對兒子說呀。同學們假如你就是這位母親,你將用怎樣的語言對兒子千叮嚀萬囑咐呢?”“同樣的,假如你是兒子,你明天就要離開與你朝夕相處的母親,離開疼你愛你的母親,你放心得下頭已花白的老母親,一言不發(fā)地走嗎?”我頗為我的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得意,讓學生換位思考,學生雖說不一定會聲淚俱下,也定會說出許多感人肺腑的話來。然而學生吳世界一個插嘴“母親怎會忍心去打擾兒子呢?”和“應該添上一段描寫穿針的話才算完美”,卻使我的這個環(huán)節(jié)露出破綻——我忽略了“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一“愛在無言中”的至真至純至樸之情。所幸的是,我沒因此惱羞成怒,也沒固執(zhí)己見。不然,還真就破壞了那間小屋內(nèi)在油燈迷蒙中流溢著的溫馨而靜謐的美。更不會讓我和班上其他同學體會到母愛的深沉,對母愛也就不會有了另一種更深刻的認識。
我進而想到,世上沒有十全十美之事物,也沒有十全十美之教學。無論教學前做過多么詳盡細致周密的準備,誰也不能保證他的“預設”就完美了,他的課就一定能毫無破綻。只是有的破綻教師和學生都沒有覺察罷了。這并不表示它不存在。一旦學生覺察,做教師的該如何處置呢?是以老師的架子呵斥壓制,是自圓其說,是詭辯搪塞,還是順勢而導,促進學生有效生成呢?答案無疑是后者——直面破綻,順勢而導,從而獲得新質(zhì)的生成:開拓視野,生成新的行動;開放思維,生成新的思想;啟發(fā)智慧,生成新的價值。
(作者單位:四川省大竹縣幸福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