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位姓何的先生在南方某著名周報發(fā)表《“新聞炒作”里有些什么“學”》,嚴肅批評了傳媒領域的炒作歪風。對此,我是贊成的。但遺憾的是,這位何先生在批評新聞炒作時卻把其和新聞策劃畫了等號,說炒作就是策劃,并且形象地比喻“后者是前者的學名”,還說實際上“王主任就是王五娃”,這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炒作和策劃是“貌相似而質有別”,如果把兩者混為一談,就像公安人員既逮犯罪嫌疑人同時也逮長相類似犯罪嫌疑人的人,這當然是不對的。
先說炒作。這是一個近些年才出現(xiàn)的新詞。雖然各種辭書尚未來得及收錄它,但其真實的含義,一般人都心知肚明:就是人為地為某人某事加熱增溫,以達到嘩眾取寵的目的。也就是何先生所批評的“無事生事”、“有事生非”,我給后邊再加兩句:“把小說大”、“將桃說李”。此種經過炒作使之變形的所謂報道,從根本上破壞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大大地誤導了廣大讀者和受眾。比如近年來某些本屬三流的文藝作品,一經炒作,搖身一變成了“精品”;一些極為一般的演員、歌手,忽而成了“紅星”。這種既害觀眾,又毒化社會風氣的事,實際上就是新聞上的腐敗行為。
后說策劃。這是個舊詞,我們的老先人手里就用。干寶《晉紀》有“魏武帝(曹操)為丞相,命高祖(司馬懿)為文學掾,每與謀策畫(劃)”的記載。實際上,策劃就是每做一件事時,進行籌劃、謀劃、計劃,以求達到好效果的目的。世界上任何國家、集團和個人,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策劃的。軍隊里的參謀部,就是專門搞策劃和執(zhí)行的班子;政府里的計劃和咨詢部門,也是專責搞策劃的。中國人所熟知的當年北平和平解放,就是黨中央精心策劃的最佳樣板。
經過這么分析、對比,我們就會明白。炒作和策劃不是一股道上跑的車,策劃追求的是恰當、最佳,以求事半功倍,而炒作則是欺騙性的“無限度地加熱”。但是,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兒都有。在當前,確實有那么一些心術不正的人,打著策劃的旗號而實際上進行炒作。這是“掛著羊頭賣狗肉”,企圖欺騙人。因此,對它給予揭露和批判,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必須嚴格地對兩者予以區(qū)分,絕不能魯莽從事,絕不能一看有人給炒作披上策劃的外衣,就把策劃當成炒作去批評。倒臟水時把孩子也一起潑出去?;诖耍艺J為,南方某著名周報刊發(fā)何先生關于“王主任就是王五娃”《“新聞炒作”里有些什么“學”》就有些不對了。須知,王主任就是王主任,王五娃就是王五娃,雖然都姓王,長得也有些像,但絕對不是同一個人,把兩個人因為長得像而當成同一人去批評,實際上是給王主任造成了冤案。
不知新聞傳媒界的朋友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