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高等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勢頭迅猛,但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健康持續(xù)發(fā)展,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管理創(chuàng)新的問題。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要實現管理創(chuàng)新,首先要解決管理理念、管理組織創(chuàng)新等問題。
一、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管理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有所突破,管理者必須與時俱進,樹立順應時代要求的管理理念。
1.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高職院校改革與發(fā)展的核心思想。高職院校在實施以人為本的管理過程中,管理者要切實關心教師的價值需求、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為教師的成長提供必要支持。高職院?,F有的大多數教師是由中專學校過渡而來的,對自身能力與水平的提高有著迫切的要求,對論文的發(fā)表、科研成果的獲獎、“雙師型”教師資格的獲得、技術職務的晉升期望值較高。學校根據教師的合理要求,積極主動地為其提供服務,使其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以激發(fā)其更大的工作熱情,是以人為本管理宗旨的體現。
2.樹立“經營學?!钡睦砟?/p>
“經營學?!崩砟钜蟾呗氃盒R蒙碛谏鐣蟊尘爸?,依照全社會共同的運作規(guī)律來管理學校。“經營學?!钡闹饕獌热莅▽W校產品、資產和資本的經營。第一,“學校產品”的經營。高職院校面臨著兩個市場:一是生源市場,二是就業(yè)市場。要使兩個市場都興旺,關鍵在于接受高職教育后的學生是否實現了人力資本的增值,因此,高職院校應開展獨具特色的經營活動。一方面要重視教育質量的提高與教育產品的開發(fā),根據教育市場需求及其變化對學校發(fā)展作出科學規(guī)劃;另一方面要采取“疏通出口、帶動進口”的經營策略,建立學校與用人單位的溝通渠道和合作機制,為每位畢業(yè)生找到合適的崗位提供支持,實現“出口暢、進口旺”。第二,“學校資產”的經營。學校的資產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對有形資產經營的目的是實現自身資產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并促進經營規(guī)模的擴大與經營范圍的擴展。對無形資產的經營,最根本的是創(chuàng)建學校的特色品牌。高職院校的特色品牌是學校教育質量、教育信譽的集中體現,也是學校經營能力、經營水平、經營狀況的綜合反映。制定與實施特色品牌戰(zhàn)略,采取綜合配套措施打造特色品牌,促進品牌的增值是學校資產經營的關鍵內容。雖然無形資產不具備實物形態(tài)和特征,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使用價值。第三,“學校資本”的經營。學校資本包括學校產權和人力資本。學校產權經營要通過學校產權的流動、重組與交易來實現。學校對人力資本的經營,主要是管理者采用各種有效手段,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人才的作用,營造培養(yǎng)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環(huán)境,將學校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
3.樹立“開放辦學”的理念
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的特定內涵包括:第一,面向社會,校企合作,與地方經濟接軌,這是高職院校的強校之路。開放辦學實際上就是把社會上一切有利因素轉化成學校辦學的優(yōu)勢。就國內而言,開放辦學就是要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服務,與校企合作單位建立并保持穩(wěn)定的、長期的、互利的合作關系;就國際而言,開放辦學就是要加強與國際的聯系,把國外的一些先進的辦學思想、管理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引進來,經過努力,建立適合高職院校發(fā)展的合作體系與網絡,這是學校生存的重要社會基礎。第二,面向未來,校企合作,與現代教育技術接軌,這是高職院校快速成長的基本途徑?,F有的高職院校大都是??茖哟蔚慕逃S多畢業(yè)生希望有機會接受本科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因此,高職院校要面向未來,就需要與國內外名牌大學合作,開通遠程教育,與現代教育技術接軌。第三,面向求學者,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技術人員提供優(yōu)質的繼續(xù)教育,這是高職院校做大、做強的有效途徑。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制度上,要改革傳統的、剛性的學年管理制度,實行學分制或彈性學制,以利于與其他教育類型銜接,建立與終身教育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利于各種教育形式、教育層次之間的課程學分互認、學制溝通和銜接,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開放辦學還要求高職院校為學生提供自學考試、遠程教育和職業(yè)資格考證培訓等服務,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各種社會資源,拓寬高職教育功能,突破地域和時空的限制,滿足在校生、畢業(yè)生和社會各類人員的學習要求。
二、創(chuàng)新管理組織
當前,高職院校管理組織的創(chuàng)新應著力構建扁平式管理組織結構,加強決策層、執(zhí)行層的管理組織建設。
1.構建扁平式組織結構
我國傳統的教育管理組織結構是金字塔式,這種組織結構的特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層次多,權力過于集中,缺乏橫向聯系,對形勢變化反應慢。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組織結構形式將會朝著扁平化方向發(fā)展。扁平式組織結構的主要特點是管理層次少、人員少,可以節(jié)約管理費用。在扁平式組織結構中,領導者是設計師、是公仆、是教師。作為設計師,領導者不僅要設計組織的結構和策略,更重要的是設計發(fā)展的基本理念,其工作是對組織內各要素進行整合的過程;作為公仆,領導者表現為對實現工作目標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自覺接受工作任務;作為教師,其任務是界定真實情況,協助組織成員對真實情況進行正確、深刻的把握,提高組織成員實現工作目標的能力。在高職院校管理中,扁平式組織結構的首要任務是:加強職能部門的專業(yè)化建設和系部的學科專業(yè)化建設,以及加強體現高職院校特征的各種合作組織的職能化建設;精簡弱化非專業(yè)的行政組織機構,減少中間層次,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強決策層建設
決策層建設的關鍵是選拔一名好校長。決策層的管理職能主要有:第一,學校戰(zhàn)略目標的定位。目標定位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具有前瞻性、激勵性,直接關系到人心的聚散、資源的增減和學校的前途。第二,學校精神的培育。這種精神是獨一無二,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是一種無形資產,是真善美的協調統一。第三,資源、能力的配置與整合。學校擁有的資源和能力是相對穩(wěn)定的,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大的改變,唯獨資源和能力的配置、整合方式,則完全取決于學校決策層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不受外界制約及時作出決策。
3.強化執(zhí)行層建設
在高職院校的組織結構中,二級學院或系部屬執(zhí)行層,它上聯校領導和各職能部門,下聯師生員工,橫向聯結兄弟學院或系部,外部聯結校企合作單位、實習實訓基地、傳統生源基地、畢業(yè)生就業(yè)對口行業(yè)與部門等。其主要職能包括:一是組織力量實施學校的決策;二是對下屬的工作進行檢查、控制;三是與校企合作單位、基地保持緊密聯系,開展活動;四是對執(zhí)行過程中的各類信息處理反饋。
在高職學院管理執(zhí)行層的建設中,要特別重視強化職業(yè)性取向。首先,管理崗位設置要滿足高職教育職業(yè)性的需要。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要校企合作和建立“實訓基地”;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比較低,管理上有其特殊性;高職院校專業(yè)建設需要有一定比例的“雙師型”教師,等等。根據這些特點,高職院校應加強這些方面管理崗位的建設。有些在普通高校重要而在高職院校則處在次要地位的管理崗位,應采取合并、精簡等方式來弱化,否則“組織”與“任務”不配套,目標就難以實現。其次,對管理人員的選聘要注意個體素質。在戰(zhàn)略目標和方案確定的情況下,細節(jié)決定成效,人員素質不高,執(zhí)行不力,再好的決策也難以取得成效。
發(fā)展是永恒的,創(chuàng)新是無止境的。高職院校的管理創(chuàng)新只有在長期的管理實踐中大膽探索,逐漸積累,才能不斷形成具有超前意識的現代管理理念,構建符合高職發(fā)展戰(zhàn)略需要的組織結構,使高職院校的管理創(chuàng)新不斷向前推進。
(作者單位:湘西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張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