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健,字篤文,以字行,是前清京師大學(xué)堂總監(jiān)勞乃宣之子。周叔駛先生在給王晉卿的信中稱之“勞十爺”見《弢庵藏書年譜》。但時下的《近現(xiàn)代人物辭典》、《民國人物詞典》、《天津人物近代人物錄》等都找不到這名字的蹤影。
勞氏善書法金石,在《弢庵藏書年譜》民國九年條下稱:
七月,弢翁素喜勞健字,健因?qū)懹缼煛肚ё治摹废噘?,并撰跋文,道其原委?/p>
條下注云:勞健,浙江桐鄉(xiāng)人。字篤文。勞乃宣之子。精書法,其小楷之妙為近百年來所僅有。善治印,著有《篆刻學(xué)類要》及《老子古本考》。勞家與周家為兩代世交。健與搜翁早年在青島,中晚年在唐山、天津,交誼始終不渝,堪稱莫逆。因勞健書法精妙,鎪翁屢倩其鈔補(bǔ)善本,書寫題跋及題簽等。弢翁購得楊氏海源閣舊藏《蘭亭續(xù)考》半部,另半部由勞健精楷寫成配齊。
另外:民國十九年條下:
六月,為祝弢翁生日,勞健用仿唐人寫經(jīng)體書成《阿彌陀經(jīng)》一卷相贈。
條下注云:此卷長幅,用黃綾裝裱,仿唐人寫經(jīng)字繕寫,極為精美。全經(jīng)凡30行,行63字(最末一行23字)。落款署“庚午(1930)六月弢翁四十生日,廓庵(按勞健之別署)寫此《阿彌陀經(jīng)》一卷奉壽?!迸f藏周玨良家,1995年玨良夫人方緗女士將此幅捐獻(xiàn)天津圖書館。
讀上引的兩段文字,當(dāng)可約略想見勞氏的為人。前段引文中提及勞氏所作之《老子古本考》,此書我三十年前在天津見過,是黃封皮分上下冊,驚鴻一瞥,從此不曾再見,料想印數(shù)極少。勞氏在《老子古本考》成書之后,仍勉力從事研究,“四色分?!都谱掷献油蹂鲎ⅰ贰备灞炯词敲髯C。
勞氏以四色分?!都谱掷献油蹂鲎ⅰ罚汉诠P據(jù)武英殿聚珍本校,朱筆據(jù)道藏本校殿本,藍(lán)筆錄范應(yīng)元本所引王本。這該是庚辰(1940年)七月的事。同年十一月,勞氏再用綠筆據(jù)道藏宋張?zhí)貐R刻四家注補(bǔ)校注文。
在該書稿后有周叔弢題跋:
老子道德經(jīng)王弼注舊刻傳世極稀今世通行者以武殿聚珍本為最善,此古逸叢書本似從聚珍板出。篤文道兄復(fù)以聚珍版校之,已有異同,若宋范無隱老子古本集注所引王注之正文更與此大異,而皆彼善于此。宋本之可貴或在是乎。篤文別有老子古本考,參校唐以來寫本石本凡數(shù)十家,擇取眾長寫為定本,是又不斤斤于王氏一家言矣。庚辰七月周暹讀一過并識。
周暹(叔弢)的題跋庚辰即1940年,其時勞氏的際遇不得而知,但十多年后,此“稿本”為朱謙之所得,朱謙之又據(jù)稿本為勞氏再校一次,并書批注在書眉。所以“稿本”版面有勞篤文、朱謙之兩人的手跡眉批。朱氏更在“稿本”前后加兩長跋,時間分別是1954年的1月1日和9月15日。
其初跋云:
勞健所作《老子古本考》用力頗勤,今更得其所校定《老子王弼注稿本》,蓋據(jù)道藏本原文及張氏《匯刻四家注》參范無隱《集注典釋文》而成,以未刊行甚可貴也。惟關(guān)于王注版本搜羅尚未完備,如日本《明和考訂本》即在遺漏之列??甲C如陶鴻慶之《讀老子札記》波多野太郎之《老子王注校正》可資參證者尚多,洪頤瑄《諸書叢錄》引《辨正論》卷七王弼注:“人法地,地法天”四句云:“言天地之道并不相違,故稱法也。自然無稱窮極之辭,道是智慧靈巧之號”,與今本王弼注不同,舉此一例,知今本王注不無后人掇拾之處,??笨加?,勞氏既開其端,他日有暇,當(dāng)續(xù)成之耳。
朱謙之稱為“甚可貴也”的《校定老子王弼注稿本》不為世知。而離朱謙之的題跋,距今又剛好五十年,不單稿本不為世知,甚至勞健其人,在所有工具書都找不到記載。姓氏秋磷,幾付渺冥。而勞氏的四色校本及朱謙之重校手校稿跋,在寒齋也已靜靜地躺了三十年,筆者??钟兴E越,令勞、朱兩老的努力付諸虛牝。
在劉希亮《泛鳧亭印擷序》其中有謂:
“……時余侍先大夫隱居青島,至德周叔弢、桐鄉(xiāng)勞篤文朝夕過從,把酒論文,間及秦漢印壘,叔文旁聽自喜,益劬于學(xué)。課余則習(xí)為篆刻?!?,而其術(shù)乃大進(jìn),又得叔弢、篤文相與切劘商榷,故所詣益精,抗手前賢,無所于愧??萄栏篇?dú)到,刀法深峭峻整,頗得古銅印神髓,人見拓本莫能辨其為牙為石也。乃天不假年,戊寅(1938)八月攖疾遽殞,僅三十有三歲。嗚呼,傷哉!”
劉希亮、周叔弢、勞健(篤文)三人原是密友,些些影事,就靠上引的文字,才留下了少許。也未免太零星了。
又:楊鍾羲的《圣遺詩》丁集有“題勞織文女史遺著”,其自注云:“女史為陶勤肅子婦,勞讱叟之女”。以此知勞健(篤文)有姐或妹名勞織文。掌故家鄭逸梅在《藝林散葉》第2095則也曾說:陶葆廉,號拙存,娶勞玉初女織文為妻。織文亦能詩,極唱隨之樂。另:近人屠寄(敬山)的《結(jié)一宦詩集》有“陶君拙存出示其前室勞織文夫人遺作,會余亦抱黃門之憂,感題三絕句”云云。所謂詡叟就是勞乃宣,陶抱存就是陶葆廉的別字,是兩廣總督陶模之子,是當(dāng)時人稱督撫四公子之一。著有《求古錄》和《辛卯紀(jì)行》。那勞織文嫁與陶葆廉,論年當(dāng)長于勞健(篤文)。周叔讱稱勞篤文為“勞十爺”,亦可見勞篤文的兄姐亦該不少。勞詡叟(勞乃宣)有自訂年譜,一時未見,未能參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