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君匋(1907-1998)與滬上畫商錢鏡塘(1907-1983)為遠房堂兄弟,祖上為浙江海寧人,君匋父輩遷桐鄉(xiāng),遂占籍焉。今海寧、桐鄉(xiāng)爭以錢氏為榮。君匋、鏡塘生同年,君匋大數(shù)月而已,而更巧者,二人幼時俱名錦棠,后各以諧音改為今名。君匋多才藝,鏡塘精鑒藏,亦能畫,堪稱“棣萼聯(lián)芳”。
云間朱孔陽(1892-1986)號庸丈,以《詩經(jīng)》有“我朱孔陽、為公子裳”之句,故又號曰“云裳”。朱氏擅岐黃之術,復精鑒藏。今西湖岳王墳前之精忠柏化石即其于抗戰(zhàn)期間為逃避日偽掠奪而設法保存下來的,建國后捐與國家??钻枏湍墚嫞矊懨?,雖稚拙,然無作家氣。三十年代曾與陶冷月合作舉辦扇畫展覽,報章戲稱為“陶朱公賣扇”。其夫人金啟靜,亦擅六法,齋號曰“聯(lián)銖閣”,蓋取其金與朱二姓而成者,亦巧思矣。
羅叔重(1898-1969)笑謔無間,喜吟事,尤擅以粵俚入聯(lián),曾撰一聯(lián)寫拇戰(zhàn)者,頗可發(fā)一噱:“四圈未完,不許移燈換凳屙假尿;一底輸曬,可以加骰過筒鬧嚇人”。晚歲窘于生計,曾于澳門舉辦書展,擬作換米之資,不料開幕當天,風雨大作,參加者寥寥。心緒大惡,成一聯(lián)云:“料無堅野逼人至,唯有回家伴虎眠”,“堅野”粵語意為“好東西”。然味其意當作“好運”解。
羅叔重初居香港,掌教于九龍深水埗之“文言學?!?,(后搬遷易名為明倫書院)。羅氏嗜酒,且為人豁達,廣結交,雖屠夫販卒也不恥為伍。某歲狗肉登場,于學校大擺狗肉宴,忽而聚者多達近百人,只好把黑板拆下權作餐桌,一時嘻笑之聲,達旦方休。當其酒酣之際,揮毫落筆尤為跳蕩雄豪,澳門鄧蒼梧藏其醉后所書者尤多。
當代書法家張旭光曾于去歲九月間發(fā)表《志愿宣言》,謂:“當今城市,電腦牌匾千篇一律,大紅大綠,幾近城市污染,原因之一乃書家潤筆有價。旭光不才,卻有責任,志愿為提升城市文化盡綿薄之力,題寫牌匾,每月限十家,分文不取”(附圖)。此舉本屬善舉,幸張書家字尚不難看,若以丑為美之書者(姑稱為“丑書家”,今充斥書壇)忽發(fā)此豪舉,則與污染何異?
中國書協(xié)崔志強擅篆刻,某歲西泠印社雅集忽口發(fā)狂言:“王福廠、陳巨來算什么?我三天就可搞掂他們!”沒想座中有王、陳的崇拜者,聞言大怒,登時跳起,準備飽之以拳,幸得周圍勸架,方免致雅集演成武行。又崔君某次謂其小女兒曰:“老爸現(xiàn)在多少有點名氣,亦算是名人了?!逼渑灰詾槿辉唬骸罢Σ灰娔闵辖謺r戴上黑眼鏡?”
嘉興古稱秀州,其地山水殊佳,人文猶盛。有范君名笑我者,今之異人也。范君于嘉興圖書館側賃一弓地,辟“秀州書局”,冰心為書額。店雖小而名頗大,凡游嘉興而能讀書者,莫不聞名而至。書局每月油印簡訊一期,郵寄四方書友。除圖書信息外,凡客人于書局觀書時所感所言,事無巨細,范君有聞必記,不避忌諱,其中不乏觸及當今文壇惡行,及今已百余期矣。前曾結集成《笑我販書》,聞甫出版即告罄。近聞有二集之續(xù)。數(shù)年前予與宋浩君同訪嘉興,嘗往秀州書局觀書,與范君有一面之雅,范君盛邀游南湖。南湖舊稱鴛湖,其名甚巨,騷人之詠備矣。其最著者為吳梅村之“鴛湖曲”。近今為舉世矚目者即中國共產(chǎn)黨于湖中畫舫誕生,故南湖又多一層革命色彩。歸途于“來許亭”,合攝一影,亭匾為俞平伯所書,俞夫人許姓,亦算與吾家不無關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