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應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可行性及療效。方法選擇2004年1月—2006年10月符合我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標準的來院就診病人30例,在治療前及治療后12周分別兩次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心排血量(CO)、E/A比值、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6 min步行耐量試驗(6MWT)及24 h動態(tài)血壓檢測。結果
30例病人經(jīng)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后臨床表現(xiàn)、心功能及運動耐量實驗均有明顯改善,治療前后參數(shù)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依那普利在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中能顯著改善左室功能,提高了病人生活質量,而且口服藥量較小,不良反應輕微,尤其適合老年病人應用。
關鍵詞:丹參滴丸;依那普利;冠心??;心力衰竭
中圖分類號:R541.4 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4—0290—0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4年1月—2006年10月30例符合我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1]的來院就診病人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63歲~78歲(66.2歲±3.8歲);病程(3.4±0.7)年;伴高血壓病病史10例。
1.2 心功能判斷標準按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Ⅱ級病人18例,即日常活動出現(xiàn)心力衰竭癥狀(心悸、呼吸困難、乏力等),Ⅲ級病人12例,其低于日?;顒蛹闯霈F(xiàn)力心力衰竭癥狀。
1.3方法所有病例均經(jīng)硝酸酯類、利尿劑、地高辛治療兩周,但仍在休息或最小運動時出現(xiàn)陣發(fā)性心悸、呼吸困難、乏力等。經(jīng)心臟彩超測定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40%,心排血量(CO)≤4 L/min。在繼續(xù)應用硝酸酯類、利尿劑、地高辛的基礎上,每日三餐前1 h含服10粒復方丹參滴丸,每日早餐和晚餐后各口服1次依那普利片劑5 mg,若2周后治療效果欠佳,且血壓偏低者,硝酸酯類減量,依那普利加至10 mg,每日2次,平均療程13周。以臨床癥狀緩解作為維持量的標準,丹參滴丸可減至每日2次,每次10粒。
1.4 檢測指標在治療前和療程最后一周,采用自身對照法,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5 MHz于左心室長軸切面二維圖測量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DS)。用SIMPSON法測定心排血量(CO)、LVEF。在心尖四腔圖上取二尖瓣血流頻譜,測E峰速度(PEV)、A峰速度(PAV)和E/A比值,其E/A比值正常為>1。
1.5 24 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 日間隔30 min測1次,夜間隔每60min測1次,全天有效監(jiān)測不少于40次,并計算24 h總心跳次數(shù)、最快/最慢心率。
1.6 6 min步行耐量試驗(6MWT)[2]在院內特定測定出一段長達30.5 m的直線距離,兩端備置標志,病人在其間往返走動,步履緩急由病人根據(jù)自己的體能決定,監(jiān)護人員每2 min報時1次,并記錄病人可能發(fā)生的心悸、呼吸困難、疲乏、胸痛等不適,如病人體力難支可暫休息或中止試驗,6 min后試驗結束,監(jiān)護人員統(tǒng)計病人步行距離進行結果評估:1級少于300.0 m,2級(300.0~374.9)m,3級(375.0~449.5)m,4級超過450.0m。級別越低心功能愈差。
1.7 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
表示,采用配對資料的t檢驗。
2 結 果
2.1 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見表1)
3 討 論
心力衰竭時可發(fā)生一系列神經(jīng)內分泌反應,包括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SNS)興奮及心臟局部的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系(RAAS)的激活并由此引起一系列內分泌激素的釋放。特別是老年病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心肌細胞的膠原纖維不斷增加,心肌僵硬度增加,加之與年齡有關的心肌細胞內淀粉樣物質的蓄積限制了心肌張力,使左室舒張早期充盈速度減慢,影響其舒張功能甚至收縮功能。在心力衰竭發(fā)生時,由于腎素-血管緊張素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性升高,兒茶酚胺對心肌的直接損傷,氧自由基的大量釋放加速了心力衰竭的進程,使心臟功能進一步惡化導致頑固和/或難治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丹參酮ⅡA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正是通過抑制RAAS的活性延緩了心力衰竭發(fā)生過程。丹參滴丸中的脂溶性丹參酮ⅡA能抑制體內RAAS代謝,調整和改善心臟局部兒茶酚胺和氧自由基代謝[3]。依那普利具有高度選擇性地作用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靶受體,二種藥均可使心臟組織內和血漿中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的含量逐漸恢復到原有水平,使末梢血管擴張,減輕心臟前、后負荷,降低心肌能量消耗,顯著延長心室運動的時間。病人用藥后超聲心功能的復查左室舒張末期和收縮末期容積縮小,心排血量、射血務數(shù)等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較高,說明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和依那普利能有效的改變心力衰竭后左心室重構,心室功能得到改善。隨之臨床癥狀得以改善,病人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臨床上應用復方丹參滴丸聯(lián)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其療效較好,尤其是口服藥量小,劑量易掌握,副反應相對較少,能有效改善老年病人的生活質量。但臨床應用時要注意,多數(shù)老年病人均不同程度的服用硝酸酯類等擴血管劑,而依那普利即有擴血管作用,故初期應用要從小劑量開始,并適當減量用其他擴血管藥物,同時要注意觀察血壓變化及其他臨床表現(xiàn),酌情調整用藥量,即可根據(jù)病情和個性化原則每(2~3)周遞增1個較小劑量,最終達到最大耐受量或靶劑量。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59.
[2] Solway S,Brooks D,Lacassc Y,et al.A qualitative systematicoverview of the 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functional walk tests usedin the cardiorespiratory domain[J]. Chest,2001,119:256—270.
[3] 柳鋒,鄭智.丹參防治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左室肥厚效應與對兒茶酚胺、氧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yī)學,2003,23(11):765—766.
作者簡介:黃運康(1955—),男,畢業(yè)于山西醫(yī)學院,業(yè)務副院長,副主任醫(yī)師,現(xiàn)工作于山西省運城市人民醫(yī)院(郵編:044000)。
(本文編輯 郭懷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