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任務驅(qū)動式”教學模式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教學的成就。
“任務驅(qū)動式”教學模式中的任務具有結(jié)構(gòu)性,它由教學目標、輸入、活動形式、學習者的作用、教師的作用和場景六要素組成。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輸入是指使任務開始的資料,包括報刊、學生作品、電視作品、課本、歌曲等。活動是指學習者所做的事情?;顒邮侵溉蝿眨皇侵妇毩?。學習者的作用是指學習者在任務中所起的作用,包括參與者、討論者。學生是交際者,其主要任務是溝通信息,具有學習的自主性。教師的作用是指教師在任務中所起的作用,包括設計者、建設者和促進者。場景是指教室的布局和安排,指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包括完成任務的方式和任務時間的分配,也包括課堂教學或課外活動等。
“任務驅(qū)動式”教學模式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任務的驅(qū)動下。自然地學習英語,而且學得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但在設計任務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既是任務的設計者,又是任務的組織者、參與者、監(jiān)督者和評價者。教師不僅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而且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有效地組織學生完成任務。學生是任務的完成者,在任務設計時要盡量讓學生自己結(jié)合已有知識,通過對話、交流等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并能將所學語言知識融會貫通,進而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
二、注重任務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是我們所崇尚的。因而任務活動的設計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語文水平,盡量貼近學生生活和經(jīng)驗,讓學生置身于貼近自己生活的語境中,產(chǎn)生親切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再者,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決定了學生完成任務的直接興趣就是任務“有意思、有趣”。因而,任務活動的設計要圍繞趣味原則。
三、注重任務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
任務應難度適中、有層次、便于操作。在實施任務的過程中必須融入目的語的活動。教師一定要用最短的時間說明完成任務的要求,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好地完成任務。
實踐證明,“任務驅(qū)動式”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學到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掌握知識的途徑和方法,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責編 劉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