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學習是新課改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在地理教學實踐中,我巧妙運用教材中的活動題,與學生一起開展探究式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利用教材中的活動題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獲取知識
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出現(xiàn)了許多藍色字體的活動題,有許多是針對地理分布圖、統(tǒng)計圖等提出的問題。例如七年級地理(上冊)講到“大洲和大洋”的分界線時,教材中給出了三幅顯示亞洲與歐洲、亞洲與非洲、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的地圖,活動題要求學生找出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并填表比較蘇伊士運河與巴拿馬運河。我讓學生分組讀圖、討論,對各自所填內(nèi)容進行交流,再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及時講解、補充,讓學生充分參與,主動學習。
二、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切實完成課后活動題
探究式學習不局限于課堂上,在課外活動實踐中,更能發(fā)揮其作用。以往的教學中,部分教師一味地趕教學進度,總是忽視地理課外活動,沒有把課外活動系統(tǒng)化。受材料、場地、時間的限制,有些教師甚至連一次課外活動都沒有開展過。而諸如地理小制作、調(diào)查、參觀之類的活動,對學生掌握學習過程、方法,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在新學期開始,我就制定了周密計劃,讓學生自愿報名,成立了天氣預報小組、天文觀測小組、地理制作小組等,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上將學生的作品和勞動成果展示給大家,并給予鼓勵,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又如,我指導學生用硬紙片剪出各省、自治區(qū)的輪廓,在另一些紙片上寫上其簡稱,做成一副紙牌,在課堂上分發(fā)到各小組,比一比誰找到的正確搭配多。這樣,學生就能在游戲中輕松地學到知識。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1、扮演好指導角色
新教材提供給學生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但是并不意味著全都放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由于初中生自控能力較差,加上現(xiàn)在大多是大班額教學,要在課堂上搞小制作等活動,既沒有充足的材料,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因此,教師在安排各種活動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并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素質(zhì),認真做好指導工作,對重點、難點一定要講清、講透。
2、充分利用教材,但不迷信教材
盡管各種版本的教材都經(jīng)過專家的精心編寫,但教師在使用教材時,必須結(jié)合本地教學實際,有選擇地靈活運用。例如,教材中有一些活動要求學生上網(wǎng)查找資料,對初中生來說,很多家庭電腦還未普及,到網(wǎng)吧去查,又容易受不良影響,因此,我?guī)ьI(lǐng)學生去校園網(wǎng)吧上網(wǎng),監(jiān)督、指導他們走進知識的海洋。
(責編 涵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