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諱言,教師的魅力來自于他的思想深度、學識修養(yǎng)、語言魅力以及人格的吸引力。如果每位教師都能像表演藝術大師那樣,注重自己內在功力的修煉,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具有較強審美意識的教育教學風格,學生一定會被教師的教學魅力所吸引,最終提高學習興趣。
一、教師應具有深刻的思想、廣博的學識
實踐表明,教師的思想魅力來自于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也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關。當一名教師擺脫了“匠氣”,愿意向學生說心里話,愿意與學生切磋思想和藝術;當學生體會到教師身上煥發(fā)出的知識活力,特別是當教師的點撥彌補了學生自身思想和知識的缺陷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由迷戀教師并喜歡這一門課。“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這是當今教育界的一大共識,也是對教師素質的普遍要求。一個教師如果知識儲備不足,教學方法匱乏,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
在中學各門學科中。都有互相滲透的現象。為此,一名教師只有博聞強記,成為一個“雜家”,并做到“雜而有章”,在教學中才能從容自如。
二、教師應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語言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和教育學生時使用的口頭語言,而不是把教材教參搬到課堂上照本宣科的書面語言。因此,教師的表達不僅要規(guī)范化,也要藝術化;不僅表意上要嚴謹清楚,而且聲音要悅耳動聽;不僅準確流暢,而且要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還要妙語連珠,簡要深刻??梢哉f,教學語言是教師智慧與個性的綜合體現。
三、教師應注重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所謂人格是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等特征的總和,也是人的道德品質的體現。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進步、正義、文明的化身。教師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如果教師在邪惡面前不怯懦,在困難面前挺身而出,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關心上進者,嫉惡如仇,愛憎分明,那么,學生就會從教師身上看到活著的屈原、文天祥、雷鋒等。教師崇高的師德是偉大人格的表現,會促使他引領學生相信科學,并追求科學所蘊含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無數事實證明,教師完美的人格,必將對學生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約束力和滲透力。
(責編 木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