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 兒
說起郭蘭英,上至百歲老人,下至三歲幼童,幾乎都聽過她的歌。郭蘭英的歌從解放前唱到解放后,從戰(zhàn)爭年代唱到和平時期。她是中國民族新歌劇的杰出代表人物。
郭蘭英,1946年參加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工作團,成為一名革命文藝工作者;1948年首演《白毛女》中女主角“喜兒”獲得成功;1956年為電影《上甘嶺》配唱插曲《我的祖國》;1976年在慶祝粉碎“四人幫”文藝晚會中演唱《繡金匾》……
郭蘭英在60年的從藝生涯中,不懈地努力探索,為我國民族歌劇表演體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藝術的發(fā)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她塑造的喜兒、小芹、劉胡蘭等光彩奪目的舞臺藝術形象,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她深入生活,在全國各地巡回演出;她遍訪五大洲,傳播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多次獲得國內外各種藝術嘉獎。
1982年,郭蘭英告別舞臺,在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6年,為弘揚民族文化,郭蘭英毅然拋開了北京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賣掉全部家產,舉家南迂至廣東番隅,在離市區(qū)14公里的飛峨嶺山崗上辦起了中國民族民間藝術??茖W校。
郭蘭英是山西人,做得一手蠻好的山西菜。她對物質生活沒有太多的要求。郭蘭英與老伴萬兆元從辦學到現在,一直過著簡樸的生活,吃的菜大多是老倆口自己種的。郭蘭英和萬兆元都喜歡安靜,下班后,他們或者看書,或者畫畫,或者聽音樂。他們都很喜歡聽樂曲《梁?!?,不過郭蘭英聽到這支樂曲,容易感情激動,她會眼淚汪汪地對萬兆元說:“真不敢想像,如果今后沒有了你,我該怎么活?”而這時,萬兆元就會握緊拳頭,暗下決心:一定要把身體保養(yǎng)好,與愛妻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郭蘭英從不擺名人的架子。剛離開舞臺時,她住在離北京紫竹院公園不遠的政協宿舍。每天清晨,她起得很早,以一個普通老太太的身份,走進樓下那支由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老大媽組成的秧歌隊。扭秧歌是郭蘭英的拿手好戲?!奥犞車鞘煜さ蔫尮钠鳂返男?,我會身不由己地動起來。在這里沒有名人與百姓的區(qū)分,沒有社會地位的差別,沒有金錢的赤裸拼爭;有的只是為著健康的目的而走到一起來的街坊鄰里。我喜歡到她們當中去,我本來就是群眾中的普通一員?!?/p>
到了廣東以后,沒有了扭秧歌的氛圍,郭蘭英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因地制宜地做了調整:開了一小塊菜地,喜歡吃什么蔬菜就種什么。在勞動中,她得到了新的樂趣。
郭蘭英在閑暇之際,還喜歡畫畫,畫她喜歡的蘭花,她說:“我喜歡蘭花的高潔清雅、姿態(tài)端秀、幽香清遠、亭亭玉立、素而不艷的優(yōu)美形象?!?/p>
談到老年服飾,郭蘭英說:“‘老來俏,講究美,是時代文明的需要,老年人健康的需要。老年人要珍惜有生年華,讓夕陽更紅。當然,老年人畢竟不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在講究‘俏時,服飾和裝束要力求莊重、高雅,既使自我感覺良好,又令人賞心悅目。
郭老堅信運動是生命的源泉。早年她身體并不好,為了適應工作,她曾在太原三中拜師學習太極拳,在以后五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從來沒有間斷過早晨起床后的活動。她每天早上都要從頭到腳活動一遍,讓每個關節(jié)和部位都得到鍛煉,進行自我按摩,自稱“郭蘭英家庭自我按摩功”,讓身體的疲勞通過活動得以解除。郭老同時將一些家務勞動,如拖地板等編成“家庭鍛煉功”。郭老尤其鐘情“扭秧歌”,她說,扭秧歌是一種最好的健康活動,男女老少都適宜都受益。
在談到養(yǎng)生時,郭老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人要想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必須豁達、樂觀地對待人生,遇到生氣的事,要有意識地找個地方躲一躲就好多了,或找個朋友聊聊天,要“躲”氣,不要“多”氣。郭老對中醫(yī)和針灸也十分熟悉,她曾看過大量的中醫(yī)書籍。她根據自己掌握的中醫(yī)知識,按照中醫(yī)的陰陽、經絡和穴位等理論,結合自己的實際,總結出有關保護眼睛、頸椎、脊椎和四肢等部位的穴位按摩或局部活動的方法。她反復強調:每天早晨用雙手交叉按摩腳心的涌泉穴可以達到疏通全身經絡的目的,這對健康大有好處。只要堅持,必有成效?!?/p>
郭老的健身養(yǎng)生之道看起來樸實簡單,但卻反映了一個很深刻的哲學道理:順其自然,尋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