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終“文明班級”評比,根據(jù)評比條例。按照量化積分的辦法進行。結果出來之后,卻引發(fā)了爭議。六年級四個班六(1)班綜合得分最高。該班常規(guī)管理工作扎實,學科教學成績也很優(yōu)秀,班級各項活動開展成績突出。另外,該班還有幾位學生在市級比賽中獲獎。但問題是,前不久,該班曾經(jīng)有一位學生離家出走,逃學一星期。這件事,在全校師生中造成了很壞的影響。是把文明班級榮譽頒發(fā)給該班,還是取消該班此項榮譽?
針對這件事,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既然量化積分,該班得分最高。就理所當然是“文明班級”。另一種觀點認為,學校的文明班級評比條例內容應該不斷修改、完善,增加靈活性,像班級中有重大事故發(fā)生,影響學校班級榮譽的,應該堅決取消有關班級“文明班級”評比資格。一名學生逃學曠課一星期,負面影響還不算大嗎?學生為什么曠課逃學?班主任老師有無責任?一時間,眾說紛紜。
我們從德育處與學生會談記錄中了解到,那位逃學一星期后回到學校的學生,性格內向,家庭經(jīng)濟負擔重,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加之平時班主任對學生管理嚴格,學生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大。一天早晨,該生到校之后說回家取學習用品,結果外出。好像班主任老師對這件事沒有責任。試想,如果我們老師平時多研究學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也許就可以避免這次事件的發(fā)生。
綜合各方面意見,最終,我們取消了六(1)班文明班級資格,并在全體班主任會上就這件事作了說明。這次文明班級評比,也引發(fā)了我們一些思考:
其一,學校的一切決策都應該以學生利益為中心。當教師個人利益或學校利益與學生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要毫不猶豫地維護學生的利益。在這次文明班級評比中,我們取消了該班文明班級稱號,放棄了教師自身利益,就是要求我們每位教師要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須明白,教師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二,學校的各項評比,應充分尊重全體教師甚至學生的意見、建議,真正發(fā)揚民主。在評比考核中,多問一問,學校是什么?評比是為了誰?我們是站在什么樣的角度進行評比的?評比的最終目的是什么?只有真正做到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評比的育人功能。
其三,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應該不斷地修改完善,使制度更具有導向性,用制度文化規(guī)范教育教學行為。高質量的學校管理制度,是推進學校德育工作開展,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的保證。要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用文化制度建設塑造學生的集體理念,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發(fā)展學生的文化品格。
(作者單位:新沂市時集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王 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