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錢理群教授一次對高考后的學生說:請你們暫時走出高考的陰影,到我這里來做一次書海漫游和精神散步。我的任務(wù)是當一個導游,告訴你們哪個地方有風景,好玩在哪里,某個景點的精妙之處在哪里,然后自己去看。如果你看到了一處之后,你又看到了另一個地方,有個新發(fā)現(xiàn)就最好。錢教授將書之精妙喻為“風景”,那么引領(lǐng)學生讀書的老師自然就是“導游”了?!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這恰恰說明老師在新課標下角色必須改變。老師就是在履行一個導游的職責。組織和引導學生先走近文本,再走進文本深處,從細處賞析,使學生感到愉快,并受到感動,如同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語文,最后再反觀評價文本,走出文本。
領(lǐng)入“景區(qū)”,創(chuàng)設(sh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愉快地走近文本?!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應(yīng)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學習情境,就得先創(chuàng)設(sh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蓮囊韵聝牲c進行。第一、在講述故事中走近文本。有次聽一老師上《散步》,該老師一上課就提了一個小問題:“同學們,大家都有過與家人一起散步的經(jīng)歷吧?與家人一起散步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生:(暢談感受)幸福,愉快,溫馨等等。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當代散文家莫懷戚的《散步》??纯次闹羞@家人在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學生暢談與家人一起散步的感受,是同學都經(jīng)歷過的,很容易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學生這時的思維相當活躍,還沒打開課本,學生就已進入了那種愉快、幸福、溫馨的親情氛圍中了,整個課堂氣氛相當輕松和諧。第二、在幽默風趣的平等對話中走近文本。這是一節(jié)觀摩課。該老師往講臺上一站笑著說: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其實呢,這節(jié)課我就是帶著同學們在課堂上好好玩玩。(同學笑)同學們說:語文課玩什么,有什么好玩的?稍后學生一起說出“玩語文”。對。同學們真聰明。語文課就是玩語文,玩課文中用得好的字、詞、寫得好的美句、美段等小景(板書:小景。同學笑),一堂和諧融洽的語文課就這樣開始了。
細賞“美景”,創(chuàng)設(shè)恰到好處的問題情境,帶學生走進文本。一節(jié)課上的好差,與老師能否恰到好處的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一個好的問題一下就把學生帶進了文本。如上《小石潭記》第二課時,我是這樣創(chuàng)設(shè)問題的:本節(jié)課老師想請同學們做一回導游,帶著同學去欣賞柳宗元筆下的小石潭。(當時同學群情踴躍,約2分鐘)師:但是要想當一個好導游,必須對景點的美及精妙處了如指掌,下面請同學朗讀課文,看看作者筆下的小石潭美不美,美在何處。用書上原話回答。學生朗讀后踴躍發(fā)言,我在黑板上板書,要求按這樣的順序來說,并做具體解釋:
小石潭美在水。①美在清冽。②美在聲音,如鳴佩環(huán)。③美在流勢,斗折蛇行。
小石潭美在造型。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其岸勢犬牙差互。
小石潭美在環(huán)境。青樹翠蔓,蒙落搖綴,參差披拂,四面竹樹環(huán)合。
小石潭美在幽靜。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小石潭美在若隱若現(xiàn)。明滅可見,不可知其源。
師:小石潭美不美?生異口同聲地說:“美?!睅煟杭偃缒闶菍в?,直接用課文中的語言給游客介紹行嗎?生:不行。師:怎么辦?生:用現(xiàn)代語言給游客介紹。師:下面請同學寫出你要給游客介紹的小景,一點或幾點都行,時間3分鐘,寫在讀寫筆記上。3分鐘后請同學讀,有的同學寫得非常好。
評價“景”觀,站在高處反觀評價文本,帶學生走出文本。站在高處反觀評價文本,也就是在深層品析理解文本的基礎(chǔ)上,從文本中跳出來,再一次對文本作深層的整體感知。即對課文內(nèi)容、形式、風格等方面再度進行欣賞評價,肯定和吸收正確的美好的東西,批判和摒棄錯誤的,丑的,壞的東西。也就是讓學生再次評價文本的思想內(nèi)容,分析寫作上的特點及規(guī)律,評價作者寫作目的以及所蘊涵在語言文字中的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的欣賞水平得以提高,思想感情得以升華,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wù)。如:學過《孔乙己》,學生總結(jié)說:(甲)通過學習,孔乙己給我的印象是好喝懶做,還偷東西;明明沒錢,還要去喝酒;沒地位卻裝斯文,死要面子,自欺欺人,非常迂腐。(乙)他的靈魂及思想都和封建科舉制度有關(guān),備受科舉制度的毒害。他的肉體已經(jīng)離開了這個世界,可他的靈魂卻仍留在人間,被人嘲笑。(丙)遭人嘲笑但自命清高,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又有善良的一面。(?。┩ㄟ^對比寫出孔乙己一生的悲慘命運,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批判了麻木冷漠的國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滓壹菏钱敃r社會的一個多余人。(學生回答都從文本中找到理由)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就是要求老師把學生帶進一個景區(qū),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及要求)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自主去游覽——自主探究學習,并給足時間,等他們游覽好后,再組織他們回味游覽的體會——交流學習的收獲,作出總結(jié),走出文本。這種教學方式,體現(xiàn)了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wù),使學生獲得知識,使其智力與素養(yǎng)都得到發(fā)展,也實現(xiàn)了新課標要求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