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社東
對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要準備好一塊“橡皮擦”。
這不,班級日志上寫著,晨晨上課被教數(shù)學的周老師批評。
下午放學,我找晨晨了解情況,他不服氣地說:“周老師故意找茬兒,我上課根本沒睡覺,她冤枉我了……”我耐心等他把話說完,然后問他:“你是不是還生周老師的氣呢?”他拗著頭說:“有一點兒。”
何止有一點兒,我看得出,他的抵觸情緒還很強烈。如果不及時將他的情緒加以疏導或排遣,肯定會影響他的學習。
怎樣讓他正確認識和處理這件事呢?我想了想,對他說:“其實你也很在乎周老師對你的感覺,不想和老師抵觸,是嗎?”他點了點頭,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接著說:“那你就要試著和老師去溝通,說出你的想法。這樣吧,你寫一張字條,我去交給周老師,好嗎?”
他同意了,拿起筆在我辦公桌前坐下,寫了這樣一張字條:周老師:
上數(shù)學課時,我只是閉了一下眼,您卻誤認為我上課睡覺,還批評了我。我希望您以后能先仔細觀察,再做結(jié)論。
學生:晨晨
嗬,他的氣還沒消呢。還是等他冷靜下來再說,我把字條還給他,說:“把字條拿回去,請你爸爸修改一下,明天交給我。”
第二天一早,晨晨來找我,笑著遞給我修改過的字條,上面寫道:周老師:
昨天是我錯了。我前天晚上睡得有點遲,上課精神不好,勉強撐著,才沒有趴下睡著,您的批評是對我的提醒。以后在您的課上,我一定集中精力,注意聽講!
昨天課堂上還有些問題沒弄懂,希望您能多幫助我,謝謝!
學生:晨晨
我很滿意顯然在冷靜下來以后,通過家長的幫助,他已經(jīng)能夠客觀地認識這件事了。我把這張字條拿給周老師,說了晨晨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她把晨晨叫來,坦誠地向他道歉,說不該草率地批評他。晨晨感動地哭了,他原以為老師為了面子肯定會固執(zhí)己見的。
而我自始至終都沒有批評晨晨一句,我認為讓他自己去反思,找出不足,自覺地調(diào)整和改善,這比教師多少批評和說教都有效。
給學生一塊“橡皮擦”,就是給他們一個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