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標和要求。作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干部考核制度改革,既是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也是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和監(jiān)督管理機制的關鍵所在?!饵h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暫行規(guī)定》等文件對干部考核的內容、方法及要求等都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但如何具體運作,進而建立行之有效的領導干部考核制度,由制度安排解決選賢任能、擇優(yōu)劣汰,監(jiān)督管理、預先防范等干部工作問題,實現(xiàn)識人善任與識人善管。那么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進程中,怎樣識別人才、由誰來鑒別、如何科學地加以評判等問題,真正實現(xiàn)從用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到用好的制度選作風好的人的轉變,推進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規(guī)范化,都需要積極探索,不斷總結新鮮經驗,并逐步形成制度加以推廣。由張鐵網同志撰寫、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領導干部考核制度改革與創(chuàng)新》一書,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中央有關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和選拔任用的文件精神為目標,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經過深入分析研究,闡述了干部考核的意義和原則;重點論述了領導干部考核的內容及做法,即以建立健全干部選拔任用和監(jiān)督管理機制為目的,以擴大民主為切入點,以突出工作實際兼顧德才素質為基本考核內容,采取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具體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考核評價主體體系——由誰來考核;二是考核評價的內容體系——考核什么;三是考核評價的方法體系——怎么考核;四是考核結果運用體系——考核結果的有效運用。
作為一部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專門研究、論述干部考核制度的著作,具有鮮明的特色:第一,理論性與科學性。全書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理論,諸如社會調查學、心理學、領導科學、素質測評理論、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學,以及電子計算機軟件評價與運用系統(tǒng)等,從而形成了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對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和總結并進一步提升的理論成果。如本書將考核工作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社會學科、考核與管理相區(qū)別等。第二,開拓與創(chuàng)新。本書突破了以往以目標責任制和崗位職責為基礎的領導干部考核的觀念及做法,而是強調考核干部工作實績而非目標化、把擴大民主作為干部考核制度改革的主線而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定性考核等,努力探求干部考核制度或工作的特點、機制和規(guī)律。第三,全面系統(tǒng)。本書對干部考核所涵蓋的考核評價主體、內容、方法、結果運用體系及其理論支撐等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闡述,各部分之間既相對獨立,又密切相關,從而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統(tǒng)。第四,實踐性、可操作性。本書的作者是一位長期從事黨務工作的領導干部,包頭市作為中共中央組織部確定的領導干部考核制度試點單位,本書對其做法、經驗等進行了總結、歸納、介紹,在提升到理論、實現(xiàn)制度創(chuàng)新的同時,注重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實現(xiàn)了“于事簡便,于法周延,考準評實”的目標。因此,對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讀者來講,本書又是實用性較強的工具書。
干部考核制度既是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個全新的課題。從此項課題的研究到形成結果出版,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和領導的關注、支持和肯定,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同志為本書題寫了書名,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虞云耀同志在為本書撰寫的序中說:“該書立意新穎,邏輯嚴密,論證詳實,操作性比較強,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