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經(jīng)驗尚缺的班主任,我與我所帶的70多個孩子一起成長,總是在各種抉擇中選擇進與退,總是在各種挑戰(zhàn)中選擇征服還是逃避,但無論是何種選擇,我始終本著一條原則,那就是我要和孩子們在一起,我的心要和孩子們連在一起。
在學生面前,我說不清自己是什么角色,是老師,是朋友,亦或是母親。兩年多心與心的交流,更是讓自己無法分清與他們的感情,尤其是當孩子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是凡事都要按原則去處理,還是給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改正機會。直到最后,我選擇了做他們的朋友,與他們一起解決問題并改正他們身上的毛病。孩子們在我面前永遠都是一張白紙,這是我面對他們二年多來一直堅守的準則。直到現(xiàn)在,他們所犯的大錯與小錯都沒有在這張白紙上留下絲毫的痕跡,我更多地是加倍小心保護它的完整與潔白。我沒有像記賬似的一筆一筆記著他們的錯,只記著他們的好,對于他們的錯誤,我承認自己有太差的記性,但我卻沒有因此而難過,我覺得有點兒“難得糊涂”的感覺。
我總是感到自己身上有太多的責任,甚至感覺自己能夠改變他們的命運,自己的言行能影響他們的一生。我總是害怕一個否定的評價毀了他們的一生,所以,在我眼里絕無所謂的好學生與壞學生,不管他們做的如何,在我心里,他們都是純真的孩子。我十分清楚,有的學生在學習上即使教師付出再多都不會有太大的進展,我還是在堅持不懈地鼓勵這著他們,因為我深知,我付出的不僅是眼前的這些努力,更多的是要教給他們做人的自信與永不放棄的做人準則。
上個月,同學張某不想上學了,但家長不同意,于是他就想通過違反紀律,讓老師攆自己回家。我和張某的媽媽都感到?jīng)]有辦法,家長的意思是不念就不念吧,我想,既然家長都如此,我能有什么辦法,再說,他走了班級里會好許多。就這樣,他一連有兩天都沒來,班級雖然靜了許多,可每當我望著校外來來往往的人和車輛時,心里便有種說不出的遺憾與惆悵,更多地是對他的擔心。我在問自己,這樣是不是毀了他的一生,難道我就是這樣教書育人的嗎?我為我自己不能留住他而心痛。就在我決定去找他回來上學的時候,張某來了,怕我知道就躲在最后一排的桌子下面。全班同學跟我演了一場戲,班長王某說:“老師,今天檢查人數(shù),張某沒來怎么辦?”我說:“那就先報病假。”班長說:“那,找他回來唄!”“那恐怕不行吧,來不及了。”“老師,來得及,來得及?!比嗤瑢W眼里閃著亮光異口同聲地說:“來得及!”我說:“怎么,你們也與我有同樣的想法啊!我這幾天還在琢磨,把張某找回來呢!”同學們都如釋重負地笑了,“老師,那他來了。”“噢!在哪兒?”張某眼含淚水從桌子下面鉆了出來。我心疼地望著幾日不見的他,而從他的眼神中我看到的不再是敵意,而是充滿了渴望與期盼。這不就是我所要的東西嗎?我要的不是少數(shù)學生拿了多么好的成績,而是所有孩子都是否擁有完整健康的人生,不求創(chuàng)造多少輝煌,但求不留遺憾。
(作者單位:泰來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