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風云變幻,知識的種子隨教師汗水在這里播下,理想的風帆伴時代勁風在這里啟航。教師,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授業(yè)者,也不能把自己簡單地作為一個教書匠,更不能把目標僅僅地鎖定在考上幾個北大或清華的學生。教師的目光,上達宇宙,下入塵埃,觀天地,看人心,瞄準當代,遠望未來,這才是具有遠見的教育者。于德祥老師就是這樣一位站在教育戰(zhàn)線最前沿的優(yōu)秀教師。
一、云開雁路長
于德祥同志1985年參加工作,在拜泉一中這片沃土上已默默耕耘了近20個春秋,20年來,他勤于學習,精于業(yè)務,甘于奉獻。
在這個知識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一個人獲得的知識要靠終身學習。“傳統(tǒng)的一桶水的學問”、“短板效果”、“短路結果”,常常就發(fā)生在教與學的矛盾交織中。于老師深諳其中“三昧”,因此,他一直在補“短板”,避“短路”。別人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備一桶水,而他卻說:“現(xiàn)代知識是呈現(xiàn)放射狀的,一個知識點要牽動很多東西,一桶水不夠,得一擔水?!睘榱诉@一擔水,他多次參加省、市、縣的繼續(xù)教育培訓和骨干教師培訓;自學大學教材,光筆記就記了17本,在省內、國內的教學刊物上發(fā)表的論文就達五篇。在東北師大參加本科函授學習,作業(yè)門門滿分,畢業(yè)成績優(yōu)秀,這還不算,還被教物理教學法的張教授請去給學員們上了一節(jié)《中學物理教學法》的實踐課。
“風度蟬聲遠,云開雁路長”,他所教的12屆高三畢業(yè)班,物理科成績均名列前茅。清華的張XX、北大的席X,均出自于老師的門下。1995年他被評為省優(yōu)秀教師,1997年、2000年,2003年連續(xù)三屆被認定為市骨干教師,2001年獲市中學物理教學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3年被認定為省級骨干教師。
二、潤物細無聲
他所帶的1997屆畢業(yè)班中,有一名自費生,學習成績很差,初中時就養(yǎng)成了些壞毛病,遲到、曠課、喝酒、打鬧之事時有發(fā)生,于老師針對這個學生的情況,對癥下藥。他采取“三步進攻”的方法,先給學生補課,補到學生信心十足;然后是與學生交朋友,找學生談心;聯(lián)系家長,共同制定教育方案,關心孩子、幫助孩子。經(jīng)過三年的努力,該生最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齊齊哈爾醫(yī)學院,當了班干部,并入了黨。
1997屆畢業(yè)生中還有安氏兩姐妹,她們家在農(nóng)村,父親殘疾,母親有病,生活十分困難。當于老師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及時向學校反映,盡量為她們減免費用。于德祥還發(fā)動全班同學為她們捐錢捐物,他本人也常把家中的衣服、糧食、菜油等送給她們,每月還堅持從工資中擠出80元錢給她們做生活費。她們生病,于老師就領她們上醫(yī)院、找大夫。就這樣,于德祥幫助她們度過了一個個難關。1997年高考中,姐妹二人金榜題名,分別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綏化師專錄取。為了資助姐妹倆上大學,于老師又通過學校向社會呼吁,取得了社會各界的幫助,為姐妹倆捐資8000元,幫助她們完成了學業(yè),現(xiàn)姐妹倆均在廣州市工作,每年都回母??赐蠋?。她們給于老師的來信中寫道:“如果說教室是一艘航船,那您就是船長,帶領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乘風破浪;如果說班級是一個溫暖的家,那么您就是我們這個家庭中威嚴不失慈祥的父親,用您那寬廣而偉大的胸膛,撫育我們成長,來生如有選擇的機會,我愿重新乘這艘船遠航?!?/p>
三、居高聲自遠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可用來說于老師自己,也可以用來說于老師管理和教學的累累碩果。
1997年秋,學校統(tǒng)一布置到縣城西南低洼處修堤防,于老師所帶班級分到的任務處于低洼地段、積水多,運土要越過這片洼地到堤南70米處,難度非常大,學生開始抱怨,顯出為難情緒。于老師告訴大家:“這段任務不分給我們,也得分給別人,咱團支部不是縣先進支部嗎?咱班不是縣先進集體嗎?哪有先進集體見困難就抱怨的道理?干,才是大道理?!闭f完,脫掉鞋,挽起褲腿,背起一袋土,第一個趟過冰冷的水,為全校向堤防送去第一袋土。在他的帶領下,學生們個個爭先,人人向前,該班第一個完成50土方的任務。
1998年,于老師開始兼任教務處副主任的工作。他連續(xù)六年主抓高考工作。工作位置變了,工作作風沒變。管理教學工作,一如管理自己的班級。他認為一中的生命線在于每年為國家多輸送優(yōu)秀人才,而人才的培養(yǎng),依賴于教學管理和教師隊伍的建設。
他集中骨干教師對拔尖學生進行重點培養(yǎng),對學生采取了分層次教學。這樣既挖掘了優(yōu)秀學生的潛能,又使一般學生受到了適合他們能力的教育。他還采取多種形式,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業(yè)務能力。于老師主動帶幾名青年教師,平時多聽課,指導教學。并為他們創(chuàng)造外出學習機會,鼓勵他們參加函授學習,教學過程中給他們樹立較高的目標,提出嚴格要求,定期檢查他們的工作成績。并引導教師向研究型教師發(fā)展,近些年來帶出了十幾名縣、校級骨干教師。
2000年,于德祥在自己的教學班開始了新課程的課改實驗。他開了“多功能物理教學試驗”,“研究性學習——高中物理研究課試驗”。在研究性學習試驗中,他花了一周時間,解決了學生就一冊書提出來的113個難度較大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天文學、地球物理和理論物理等較高深的知識。事后,他總結說:“研究性學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能力,也鍛煉了我自己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于德祥積極深入研究、實施新課改。2001年,他就把課改的全部計劃設計完畢,而且把各學科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到各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內容,各位教師的研究性課題,全部落實下來。僅研究性學習,2001年下學期就進行了六次,每科進行一次。同時,美術欣賞課、信息教育課、音樂欣賞課等也加入了研究性學習的行列。三年來,研究性學習已在拜泉一中扎根,擴大了學生視野,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沃土立根深
近些年來,一些教師的思想開始動搖,“跳槽”、“改行”成了時髦的詞。尤其近幾年,在改革大潮的沖擊下,有的教師棄教經(jīng)商,有的教師“北雁南飛”另謀其職。但于老師卻認為: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無私奉獻的精神和高尚的職業(yè)道德。他也有幾次改行、上調、經(jīng)商的機會,可他都一一回絕了。他說過:“我從小就喜愛教師這一職業(yè),我能有今天是黨和國家培養(yǎng)的結果。師范院校畢業(yè)了,我就應該把我所學的知識傳給一屆又一屆學生,把我的教學經(jīng)驗傳授給青年教師,使我們這個人才短缺的國家早日強大起來,我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是任何力量也無法改變的?!?/p>
由于他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有六年擔任三個畢業(yè)班的物理課。1998年擔任三個畢業(yè)班的物理課,還兼教務處副主任,主管高考工作。11月的一天,帶病堅持工作的于老師昏倒在課堂上,學生們哭喊著把他抬到醫(yī)務室急救,醒來后過度疲勞的他卻說:“沒什么大事。”仍要回班上課,學生們強行把他送回家休息。第二天他又拖著虛弱的身體來上班。他說:“孩子們面臨高考,不能耽誤……”于老師就是這樣把全部的愛都獻給了學生,獻給了教育事業(yè)。他的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三年,三十六個月,一千零九十五天,這是一筆難以匯聚的財富,這是一段生命與生命交融的時光,這是我們和他用汗水和淚水,用不倦的腳步和不屈的意志踏出的一條無法用尺來度量的路。而他,作為我們班的領路人,把一顆心無私無悔地點燃。三年來如果汗水可以積攢,我們的黃河將會更長,如果信念可以堆積,我們將樹起另一座泰山?!?/p>
責任編輯/倪軍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