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以下簡稱記):裕興的這次舉牌有人認為是一種惡意收購,你怎么看?
鐘朋榮(以下簡稱鐘):裕興的舉牌也談不上收購,它是一種進入,它的進入還是為了發(fā)展新產品。VCD這塊市場前景不太好,而裕興公司手中有很多資金,為了尋求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作出了舉牌的決定。它的資金實力完全可以自己建一個廠,搞一個生產PC的公司。但祝維沙認為這樣會使PC行業(yè)成為另一個彩電行業(yè)。比如長虹搞彩電,如果再搞冰箱就要大干,上規(guī)?!,F在已經有人預測彩電行業(yè)會出現“崩盤”局面,PC機市場也存在這種可能性。裕興公司把自己的資源和上市公司結合起來,這個想法對企業(yè)本身,對上市公司,對行業(yè)的發(fā)展都是有好處的。
記:祝劍秋認為裕興想進入方正科技,目的很多,并且與自己的產業(yè)理想不符。
鐘:裕興是家民營企業(yè),是自己摸爬滾打起來的,它在市場經驗與經營管理經驗方面也很豐富,可以與上市公司相互利用資源。
記:正因為裕興是民營企業(yè),所以在制度、環(huán)境方面受一些限制?
鐘:還談不上。但是在公司法規(guī)方面確實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一家上市公司,我成為你的大股東,但仍必須由原來的董事會將董事名單提交給股東大會,一些提案還要先由原來的董事會審議。其實原來的股東已經不是大股東,大老板了,可是還要決定大股東的事情。這好比你買下一幢房子,可最后還要原來的房主決定你是否能入住,這種不合理之處實際是體制問題。
記:裕興這次舉牌失敗,是不是處在了一種比較尷尬的境地?
鐘:裕興進入方正,顯然不是只想當股東,還想進入經營層。從這次股東大會的結果來看,裕興是失敗的;但從企業(yè)本身來講,這件事它沒有虧。方正科技業(yè)績不錯,這支股票會漲,裕興坐享其成,不用操心。即使裕興進入經營層,方正的品牌也不一定給它用。裕興以前只搞生產、銷售,缺乏在二級市場運作的經驗,這次舉牌對裕興在資本運營方面上了很好的一課。并且這次舉牌事件使裕興在國內甚至海外資本市場名聲大了,這是花幾千萬廣告費也達不到的。
記:所以就有人說裕興是低成本炒作。
鐘:這只是客觀效果。裕興想進入方正科技,更多的是要進行產業(yè)轉型,實現自己的理想。
記:沒有馮沛然,是不是裕興不會貿然舉牌?
鐘:裕興進入方正科技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方正科技是支“三無概念股”。而馮總在,可以看做是裕興進行舉牌的人才儲備,裕興的膽子會更大一些。
記:對于舉牌這件事,你怎么評價方正的態(tài)度?
鐘:方正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北大花了很大心血培植方正,方正科技在方正集團當中分量很重,是北大一個很重要的產業(yè)。對于有北大背景的方正科技,由民營企業(yè)來接管經營,會造成經營權、控制權上的損失。
記:方正集團現在重新任命了一批人,對方正科技的控制又抓緊了,你怎么看?有人說方正科技這樣的“三無概念股”永無寧日,你怎么看待方正集團對方正科技的控制力?
鐘:大股東與上市公司的關系在中國是一個大問題,在觀念中時常把上市公司當作下屬單位。我把集團公司與上市公司的關系分為四種:轉移型,炒作型,欺騙型,創(chuàng)造型。前三種我稱之為“高級扒手”,這樣的例子多得很。而北大方正屬于創(chuàng)造型,為方正科技作出較大貢獻,比較負責任。方正集團的控制力值得懷疑,還是因為股權太分散,其實裕興這次還是股權不夠。這次事件沸沸揚揚,主要因為國內股市“三無概念股”太少,收購與反收購仍將是資本市場永恒的話題。
(鐘朋榮,“京城四少”之一,中央財經大學、中南財經大學、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北京視野咨詢中心主任,北京裕興公司獨立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