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妮·布魯克
這是史蒂夫·羅斯的故事。
他在26歲時,娶了殯儀館老板18歲的女兒。有人說,經營葬儀社,是他霸業(yè)的開端,其實,看過這本書,你會明白,經營人性,才是他偉業(yè)的基礎。
羅斯總說:“我從葬儀業(yè)中了解人性,因為它必須在人們最傷感的時刻提供服務,你必須先了解他們的需要與感受。你必須注意用詞遣句,如果對一位傷心欲絕的人說:‘我能幫你的忙嗎?他鐵定回你一句:‘沒有人幫得了我。所以我總是問:‘有什么我可以效勞嗎?”
羅斯將葬儀社和停車場,以及花店、清潔服務等公司合并。1962年,將這家多元化服務的公司上市。不僅開創(chuàng)先河,而且成為熊市中的大熱門。
1969年,羅斯收購華納。
1990年,華納并購時代。
“羅斯教導我購買藝術品的竅門,”他的一位朋友說,“他的至理名言是‘要買就買最好的——不管是家具、藝術品、房地產或是人才。因為這些都會增值。一幅畢加索的作品必然會增值,既然是你想要的,何不就買最好的?!?/p>
外行領導內行
阿什利出任華納兄弟執(zhí)行總裁時,他最初與羅斯達成了一項協(xié)議?!耙话阌啥聲芾淼墓径际翘潛p累累,”阿什利對羅斯說,“至于判斷劇本的好壞,或如何節(jié)省費用,遴選角色這些事情,你們都是門外漢。這些事最好由我全權負責,讓我可以聘請或開除任何人,以及有權決定資金運用的方式,而你則保有一個撒手锏,那就是可以隨時請我滾蛋?!绷_斯將這項協(xié)定奉為無上的行事圭臬。因為羅斯向來就賦予部門主管絕大的自主權,他告訴他們犯錯無妨,但就是不要太離譜。因此,他鼓勵主管要有自己就是老板的意識。曾有位唱片公司的主管告訴羅斯準備開拓全新的音樂領域,但因為顧忌可能虧損1000萬元而猶豫不決。羅斯很有個性地回答:“如果你自認無法承擔損失1000萬的后果,你就該收手。因為那是你的公司!”羅斯言行如一,從不干涉主管的決策,無論是否景氣,他永遠是他們忠實的支持者。這種親切、溫厚、如慈父般的作風完全符合他的個性,并且深獲人心。當其他同行的管理階層因流動率太高而元氣大傷之際,華納的高級主管一律長期留任。
羅斯之所以如此做,其實別具用心:他賦予主管絕對的自主權,非但他在公司的地位沒有削弱,反而更加鞏固。就某種程度而言,這些主管已經成為自己的俘虜,自主權已是他們選擇職業(yè)的先決條件,而只有羅斯能夠提供這種條件。幾年之后,當羅斯的控制權受到挑戰(zhàn)時,他手下的主管群起反抗他的對手,大家異口同聲地表示公司不能一天沒有羅斯,羅斯就是公司的化身。
在電影和唱片專業(yè)領域上表現(xiàn)杰出的經理人都有豐厚的回饋。羅斯創(chuàng)立華納之初,即領悟到尋找創(chuàng)意人才的重要性,并千方百計留住人才。他所規(guī)劃的報酬制度也是公司的一大特色之一:主要經理人的薪資標準一致,但紅利則由羅斯自行判斷,有時候金額大到同行望塵莫及。70年代初期就是這種狀況,至少有幾位唱片和電影公司經理人——包含阿什利等人的收入遠超過同行相同職位的人,甚至比羅斯還多。
羅斯收購華納時即殷殷告誡經理人要存有“夢想”。他總喜歡引述他父親曾告訴他的一則故事。“當我才十幾歲時,我的父親生命垂危之際給了我一句忠告。他說世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每天起床后到公司開始一天工作16小時;第二種人,每天起床后,就到辦公室開始做夢;第三種人,每天到公司先做夢一小時,然后開始實現(xiàn)他的夢想?!?/p>
“他說努力去當第三種人,原因只有一個:在哪里沒有競爭?”
玩弄權勢
羅斯一向醉心于權力的運作。這就是為什么他老喜歡引用洛克菲勒那句耐人尋味的話:“明天還確定嗎?”或許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他也已經有資格玩弄權勢于股掌之中,不僅用之于事業(yè),同時也能替人排憂解難。當然,他這么做不僅個人獲得極大的快慰,同時也博得眾人對他有如泉涌般的感激和忠心,這些人死心塌地認為羅斯是他們永遠的靠山。后來成為華納兄弟公司影劇廣告與宣傳部門主管的弗萊曼道出了同事們的心聲,他說:“羅斯的處事風格已經深入人心。其他公司的職員,工作時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在這里你永遠不必提心吊膽,因為從來不會有人被懲罰出局。似乎討好你比任何事都來得重要。過去這幾年來,曾有不少公司向我挖墻角。但我總閃過一個念頭:‘我怎么向羅斯交待?”
羅斯善解人意、待人誠懇,又能仗義疏財,頗具理想父親的個性,至于這是否是他為收買人而自己缺乏信心才導致他以夸張的慷慨,來博得他人的好感與認同我們不得而知。盡管真相如何不得而知,但過去這幾年慷慨大方已成了他的代名詞——似乎成了他的天性——而且成效卓著,他強烈的虛榮心與個人的經營策略配合得天衣無縫,令人嘆為觀止。由于WCI內部有股堅若磐石的向心力,所以當時娛樂界普遍流行且具殺傷力的改組風氣,并未波及羅斯的公司。但事實上,他別具用心。羅斯相信與他人分享公司的財富,就永遠不必與他人分享權力。事實上,他所規(guī)劃的制度,在某些方面倒像是對建立制度而不是公司組織,而過去幾年,羅斯即是利用他在各個“封地”所精心培養(yǎng)的忠誠度,當作抵御其他挑戰(zhàn)者的武器。
羅斯甚至也不愿意和忠心耿耿的副手分享權力,這點是科恩最初所不能了解的??贫鳟敃r是執(zhí)行副總裁,也是公司里僅次于羅斯的第二把交椅,威廉·弗蘭克爾于1972年過世后,他便積極游說,希望取得總裁的頭銜。羅斯一口回絕,但提議設立“聯(lián)合總裁辦公室”讓科恩和阿什利分享權利。但科恩力陳阿什利在制片廠有自己的職務,他有權獨自享有這個頭銜。
科恩回憶說,經過數月的討論,羅斯在一個星期五的傍晚告訴他:“我想你是對的,就讓你當總裁。但到了星期一他又說已改變初衷?!笨贫鹘K于恍然大悟,羅斯絕對無法容忍第二號人物的存在,于是他開始考慮去留問題。
科恩走后,公司內部再也沒有人覬覦第二把交椅的職位了。羅斯喜歡選派果斷的人才擔任事業(yè)部門的主管,并賦予他們絕對的自主權,但在總公司他又有另一套擇人的標準。他的周遭都是能干的干部,但沒有人可以視為他的接班人,他維持一種仁慈的獨裁政權。
籠絡
羅斯精通人情世故,手腕圓滑,即使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也不免對他甘拜下風,當然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本人就是羅斯極欲籠絡的對象。當初羅斯千方百計地討好他,而雅達利以2200萬元完成“E.T.”的交易只不過是羅斯眾多手腕之一。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事后表示他對羅斯的觀感:“他是我生平見過最慷慨大方的人。慷慨大方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為了沽名釣譽;另一種則是無私無我,為善不欲人知。”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更描述80年代初期他與羅斯剛認識的情景(當時羅斯得知凱瑟琳被MCA從華納兄弟公司挖角而懊悔不已):“我的女友凱瑟琳和一位個性孤僻的9歲男孩有‘特殊情誼,她經常從圣林(Holly Grove)孤兒院接他出來逛逛。他曾向羅斯和考特尼提起這位男孩。有一天她接到孤兒院的來電詢問:‘你為什么送來7臺彩色電視機、7部錄影機和重達800磅的圣誕禮物?凱瑟琳滿頭霧水地詢問是否我送的,因為他們希望這可別只是一場誤會。當時我立即想到這個圣誕老人會是羅斯?!?/p>
“我打電話問羅斯,他連聲道:‘不是,不是。然后咯咯地笑說:‘可別對這些禮物吹毛求疵?!?/p>
“他像極了弗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電影中的喜劇人物?!?/p>
當羅斯希望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成為他在東漢普頓的鄰居時,他以近乎神奇的手法安排一切。
“我回答說可以做他的鄰居,但這些房子都有人住著。”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回憶說。
“于是我們走到隔壁一戶人家門前按鈴,一位年約八旬的老婦人走了出來。羅斯說:‘嗨!您好!這是我的朋友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如果你想賣房子的話,他是一位很合適的買主。一星期后羅斯的電話鈴響了,來電話的正是那位婦人的經紀人。他說:‘我不曉得你耍了什么手段,但她已決定把房子賣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羅斯當天下午就完成這筆交易。根據華納公司一位前經理說,事實上羅斯等不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做決定,就立刻命令公司買下這幢房子,然后再轉手賣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但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等了三四年才搬進去住。羅斯向他推薦一名工程師葛斯·梅負責在原址設計一幢新的建筑。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說:“在營造期間羅斯每周都會到工地監(jiān)督一兩次。他會打電話告訴我:‘聽著,我不想讓人知道這是我的主意,但我認為窗子確實小了點……”而房子的內部設計裝潢全由羅斯的女友考特尼一手包辦,結果令史蒂文· 斯皮爾伯格滿意極了。他推崇她是“我所知道的最棒設計師”。
羅斯對影星有種影迷般的癡狂。他們對他索求無度,但羅斯卻極力討好他們。羅斯可以振振有詞地說,這是生意上的需要,但是他的天性——奉承、巴結、追求勝利,始終如一。
1970年,華納兄弟公司的總裁加利一度和芭芭拉·史翠珊(Barbar Streisand)交往。雖然羅斯羞于啟齒,但加利和阿什利都知道羅斯想見史翠珊一面,所以趁著羅斯一次到洛杉磯的行程中,阿什利安排一次小型的晚宴邀請史翠珊、加利和羅斯參加。據一位在場人士表示,當晚史翠珊喋喋不休地抱怨她剛在紐約買了一幢房子,后來才發(fā)現(xiàn)還得裝修屋頂和增添一套暖氣設備。她覺得很煩,打算把它賣了,不想讓這個房子成為自己的負擔,打亂了自己的生活。
“你想賣多少錢?”據說羅斯這樣問道。
“45萬元?!笔反渖捍鸬?。
“我買了。”聽說這句話羅斯重復了兩次。
這回他也是以公款購買。一個月左右,他即轉手賣出并小賺一筆。然而,如果虧錢的話,董事會追問下來,他也一定會理直氣壯地辯稱,此舉是為了培養(yǎng)有天分的影星。幾年后,根據史翠珊回顧他與羅斯這段深厚的友誼時,曾對一位也是羅斯的朋友說,羅斯的禮貌十分周到,而且從不間斷。她和朋友都一致認為,每年圣誕節(jié)所收到的最貴重的禮物,一定不是來自情人,而是羅斯。
實在很難對羅斯下一番公正客觀的評價。例如,當批評他刻意塑造某種形象時,并不意味他的慷慨大方全是偽裝的。他晚年出手闊綽的手筆成為他的注冊商標,但事實上他早年的作風即已如此。他在某些場合的所作所為也并非全屬沽名釣譽之舉。他的女兒托妮回憶小時候,羅斯似乎就對圣誕節(jié)“念念不忘”。“面對滿山滿谷的禮物,你得不停地拆開禮盒?!?/p>
盡管羅斯的行事作風讓人捉摸不定,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在他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神話中絕大部分都是虛構不實的。這部神話描述他寬宏大量,他的忠心至死不渝,他對朋友福利的重視勝于自己——為了別人他可以自我犧牲。但真實的情形卻是他浪擲千金的花費絕大部分出自公司的財源。在某些例子中,只有別人對他有利用價值時,他才會表現(xiàn)出一副忠肝義膽的樣子。而且——在求勝心切的心理下——不論什么事情,他自己的利益永遠高過其他人。
“收買”對羅斯來說已成一門藝術,這種平淡無奇的事情已經提升到藝術的境界。它不像一般明目張膽的交易,雖然雙方對于彼此的意圖心照不宣,但受賄者卻又有人格受辱的感覺。在接受羅斯厚禮的人心目中,羅斯是個平易近人又以送禮為樂的人,送禮不過是他表達善意和感情的方式,他們對羅斯的舉動非但不以為辱,反而充滿感激之情?;蛟S不久之后,受贈者有人察覺當中暗藏不欲人知的交換條件,但他們的心中仍然只有一股暖洋洋的感覺。
(本文選自《購并霸業(yè)》,華夏出版社出版。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