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江霖
2000年的中國媒體上,“減負”、“素質教育”、“高考作文題”堪稱熱門字眼。談到這個話題,有一個人不能不提,他就是紅遍大江南北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的作者——中國旅美博士黃全愈。
黃全愈生于廣西柳州,乃壯家子弟。1982年他在國內獲得文學碩士學位,1988年赴美講學,1989年獲美國Villanova大學“人的組織與管理科學”理學碩士學位,1993年獲美國邁阿密大學“教育管理學”哲學博士學位。黃博士已出版了《中國教育的哲理困惑》、《素質教育在美國》等多部論著。去年,他的《素質教育在美國》出版時,正值中國舉國上下熱切關注學生的“減負”和素質教育問題,立即引起轟動,而他在許多場報告中舉的一個例子,竟與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不謀而合,更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不久前,黃全愈博士作為特邀點評嘉賓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全國大專學生辯論賽”,重返故鄉(xiāng)廣西時,在南寧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以下是專訪內容(經(jīng)整理):
記者:黃博士,《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出版后,反響很大,你預料到這本書會有如此的轟動效應嗎?請你談一談這本書的寫作背景和出版過程。
黃:這本書是1998年12月13日簽定合同的,后用了3個月時間寫作。而關于書中一些問題,我已思考了很長時間。那時我和太太從美國到廣州,太太的一位朋友的丈夫是出版社的,他看了我的一些寫作大綱后,決定要出這本書。
后來,我回到家鄉(xiāng)柳州,一位學生家長翻了一下我的稿子,非常興奮。干脆自己先復印了一份,并向當?shù)氐慕逃块T推薦,得到了支持。后來在柳州組織了一場報告會,領導、教師、學生及家長1000多人擠滿了會堂。這是書出版之前的事,也是我在國內就“素質教育”問題所作首場報告。
記者:現(xiàn)在有許多書,所謂的轟動和暢銷,都是“炒作”的結果,你的這本書是否也進行了“炒作”?
黃:沒有。當初出版社只同意?。担埃埃皟?,我不理解。我說,這是我重要的研究,只?。担埃埃皟噪y以在應有的范圍內傳遞這些思考。
后來,有人無意中看到了我的書稿復印件,連夜跟我聯(lián)系上,說要把這本書好好炒作一下。接著,一些企業(yè)家也提出與我一起搞教育產業(yè)。一位資深出版專家給出版社打電話聊了很久。結果出版社很重視,社長(對下面的人)說,第一次起碼應該?。等f冊。
之后,《中國青年報》的“冰點”欄目連續(xù)報道了書中的一些主要內容,在全國反響很大。
記者:“素質教育”水平的高低,會直接導致怎樣的結果?
黃:比如,最近美國舉辦了一個“因特爾獎”的比賽,是有關學生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全球大概有1200名中學生參加了這個比賽,共有900多獎項。我們中國派出了據(jù)說是最好的中學的最強選手,結果卻只拿了6項獎,這與中國的地位太不相稱。其實,“因特爾”競賽,就是素質教育的比賽。
記者:(插一句)你剛出席了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大專學生辯論賽”,作為本次辯論賽的嘉賓評委,你對這次比賽有何評論?
黃:比賽是激烈的。從觀念上是有進步的。過去的比賽是整體對抗,個人能力表現(xiàn)不足?,F(xiàn)在的比賽規(guī)則是可以任選對方的某個辯手進行一對一的辯論,這就不僅有集體的競爭,也有個人的競爭;除了集體的互相協(xié)作,還有個人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這是一個進步。但我覺得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評委、點評嘉賓和比賽規(guī)則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協(xié)調。
記者:辯論賽這種形式,現(xiàn)在與多年前相比,對大眾的吸引力似乎已大為下降,這次比賽的電視轉播收視率也不高。你認為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黃:我想有兩個原因。一是辯題還不夠吸引人,條條框框太多,缺乏個性;二是選手的肢體語言太過僵硬,語速過快,緊張有余,精彩不足,語言也缺乏個性和幽默。這是在平時操練時約束太多。
記者:(回到素質教育這個話題)“素質教育”在美國、德國等國家已普及多年,為什么這些國家的青年和學生存在吸毒、暴力犯罪、種族歧視等普遍現(xiàn)象?你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黃: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著重強調的是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并不包括道德的因素。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的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
記者:你在幾本書中,都偏向贊揚國外的素質教育,如果中國也引用國外的素質教育模式,如何處理傳統(tǒng)文化與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
黃:有人說中國5000年的文明是包袱,也有人說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認為這個世界的文化是豐富多彩的。國外的教育有它的優(yōu)點,中國5000年文明也有它的精髓。是包袱就應該扔掉。
記者:美國的華人人數(shù)在不斷增長,有些是新移民,有些則是ABC(在美國出生的華人),在這個人群中,你認為認識和保持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必要的嗎?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會得到進一步加強還是會逐漸淡?。?/p>
黃:我個人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些精華,已經(jīng)成為全人類的財富,比如強調人的正直、善良、勇敢,以及互助,繼承和發(fā)揚這些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是要小孩子讀中國名著,學中文,講漢語,則大可順其自然。我每天都給礦礦讀上一段金庸的武俠小說,但他的興趣也僅限于此,小子的中國話說出來跟“洋鬼子”一個味。
記者:據(jù)說,你的《素質教育在美國》是以你兒子礦礦(大名黃礦巖)為觀察對象的,現(xiàn)在他也快上高中了,如果他談戀愛,你支持嗎?
黃:他沒有談戀愛,倒有不少女孩子約他。我跟他談過這個問題,他不讓我擔心,說自己知道怎么做。這方面我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
記者:在美國,許多孩子長大后就離開家走向獨立。如果過幾年礦礦也這樣做,你會怎么處理?
黃:我會和他講道理,如果他選擇離開家獨立,我尊重他的選擇。
記者:我們都知道比爾·蓋茨是中途從哈佛大學輟學,然后創(chuàng)辦了微軟,如果有一天,礦礦也想從類似哈佛、耶魯這樣的名牌大學輟學,而去搞實業(yè),你會支持還是反對?
黃(笑笑):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從傳統(tǒng)上講,我還是希望他先讀完大學。
記者:現(xiàn)在所說的素質教育似乎是面向學生的。可像我們這一代30多歲了,錯過了素質教育的年代,怎么辦?
黃:素質教育面向的不只是學生,各行各業(yè)、各種年齡層的人都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記者:在中國,要推廣素質教育是件長期工程,因為農村師資力量的缺乏和教師素質都有待提高。師資培訓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以你目前所擁有的無形資產,你對這方面有沒有打算?
黃:我目前正在計劃之中。我正在寫一本書,我兒子礦礦也在寫一本書,不久就可以與讀者見面了。
記者:我們有個建議,由你發(fā)起,和媒體共同提出設立一個“素質教育日”,讓社會、家長、老師都更關注素質教育。
黃:比較有意思。但“素質教育日”這個名稱聽上去,似乎只關心那一天,可以改個更好的?!逗M庑窃啤罚?000年26期)
海外星云 2000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