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鵬
在我國文學史上,賈鳧西是一位具有特殊地位和影響的作家,題名“鼓詞”的說唱文學作品,當以他的《木皮詞》傳世最早。校注、出版這部有時代特色和重要成就的古籍,既為明清文學史、曲藝史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版本,又為現代的鼓曲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份可資借鑒的資料。同時,作為鄉(xiāng)邦文獻來看,它的整理、印行也有不容忽視的史料價值。
《木皮詞》的草創(chuàng),約當明末清初鼎革之際,經常在演唱過程中進行豐富和加工,難得定本;又加以傳抄在先,刊印較晚,無意的訛誤和有意的篡改在所難免,致使現存多種渠道來源的《木皮詞》,異文叢出,版本情況極為復雜。校注者在恢復原作的本來面目和詮釋詞文的原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在版本的鑒別和選擇上,他們把眾多的抄、印本分為三類,以印本為主歸納出兩個來源系統,從中選出盧氏精刻本為底本,是極有見地的。盧氏本源于之罘山人輯注本,前有孔尚任的《木皮散客傳》,從孔尚任與賈鳧西的交往以及《桃花扇》中使用過《太師摯適齊全章》等情況來看,它的祖本應該是直接來源于稿本或早期抄本。葉氏等第二類版本,前有乾隆元年統九騷人序。它的祖本應該是丁耀亢為賈鳧西“削正”《澹圃恒言》時刪去的“江湖鼓詞”本。經丁氏的“削正”,第二類版本與第一類版本無論思想內容上還是藝術風格上,都大有歧異。比較起來,以盧氏本更接近賈鳧西的原作。
其次,校注本在校勘方面頗見工力。不僅抉擇得當,工作精細,而且通過勘比說明了《木皮詞》是一本鼓詞集,它包括《歷代史略鼓詞》和《太師摯適齊全章》兩篇完整作品。有人曾據第二類本子“引言”移后的情況誤認為《歷代史略鼓詞》僅存“開場”而“正傳”散失了。校注本據第一類本子,從中提出了與《歷代史略鼓詞》沒有內在聯系的《太師摯適齊全章》獨立成篇。使其成為有開場、正傳、尾聲的一篇結構完整的作品。再證以楊慎的《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梁辰魚的《江東二十一史彈詞》、陳忱的《續(xù)二十一史彈詞》等,可見明清間這種題材內容相當流行,“史略”自可成篇,用不著另外再有什么“正傳”。至于取材儒家經典作嬉笑怒罵文章的鼓詞,在賈鳧西生活的時代也不是罕見的,取材于《孟子》的《東郭外傳鼓詞》即是其中之一。校注本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對《木皮詞》的一些錯誤認識。
最后要提到的是校注本最后附錄了賈鳧西的《澹圃詩草》。這部難得的詩作對幫助讀者了解賈鳧西的文學素養(yǎng)、生平思想大有裨益,作為附錄印出,給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方便。
(《賈鳧西木皮詞校注》,〔清〕賈鳧西,關德棟周中明校注,齊魯書社一九八二年十月第一版,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