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
- 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涉案財物追繳的訴訟化規(guī)制
封、扣押、凍結等對物強制性措施以及沒收、返還、退賠等終局性處置措施。在我國,受“重人身權利、輕財產權利”觀念的影響,一些辦案機關在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涉案財物的追繳中缺乏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合法財產權的意識,任意查封、扣押、凍結、處置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有學者認為,加強涉案財物追繳中加強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合法財產權的保障需要求助于能夠限制公權的恣意、保障理性決斷的程序,“最為理想的方案當是按訴訟化的框架健全對涉案財物的處
行政與法 2022年7期2022-10-19
- 新聲女
安迪·沃霍爾無論對物對人,克制才是保存熱愛的方法。——松浦彌太郎抓住幸福其實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氣?!断缕尬镎Z》一旦勉強為之,過后必然會反彈到自己身上,所以我把盡量不勉強自己當成了人生信條?!〈槟切┰谏钪袨槟阕尣降娜?,才是最值得你珍惜的人,沒有那么多理所當然的情誼?!獥畈缬袝r候未經思考就開始的事情,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幸福?!度崦赖募毎ⅰ肺覠o法判斷別人的人生,但我自己的人生由我來判斷,我必須選擇和拒絕。——赫爾曼·黑塞后悔大概會帶來兩種結
莫愁·智慧女性 2022年8期2022-05-30
- 嵌入式“對物之訴”:刑事涉案財物處理的進路探析
問題,被稱之為“對物之訴”[1]。但是這種特別程序的適用率極低,司法實踐中更普遍的是被告人在案的刑事案件,本文擬探尋這些一般刑事案件涉案財物處理問題的解決之道,以求教于大方之家。一、管窺:刑事涉案財物處理的現(xiàn)狀及問題按照我國《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刑事涉案財物應為一切有待裁判的,與刑事犯罪及訴訟活動有關的財物,具體包括違法所得、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財物及違禁品。目前我國立法中已有一些對刑事涉案財物處理的程序性規(guī)定,比如法院應當調查涉案財物的權屬情況,并審查案外人提
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05-18
- 淺談《紅燭》中物與人的融合
”,如果只停留在對物的敘述上,內容就會有很大局限性,要使“人”和“物”融合得更為真切,就必須加入互動,而第一節(jié)對“詩人”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這種互動的開始。然而,詩人在認同物特點的同時,又不得不受到物自身條件的約束,因而詩人的情感到達高潮時,只能借助紅燭“急得流淚”來表現(xiàn)?!傲鳒I”這一行為本身含有極大的情感色彩,在該行為結束后也能帶來的情感節(jié)制,于是詩人“流吧!你怎能不流呢?”后,再次借助紅燭“物”的狀態(tài),將“人”感性的熱烈引入理性的冷靜中,最終得出“
語文教學與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1期2021-03-11
- 刑事對物之訴的程序構造
有學者提出其屬于對物之訴。(2)參見萬毅:《獨立沒收程序的證據法難題及其破解》,載《法學》2012年第4期;黃風:《我國特別刑事沒收程序若干問題探討》,載《人民檢察》2013年第13期。普通刑事案件中的涉案財物沒收程序與定罪量刑程序并行,我們稱之為“定罪沒收程序”。2018年《刑事訴訟法》最新確立的缺席審判制度雖與普通刑事程序不同,但該類案件的涉案財物沒收問題與被告人到案的案件并無實質區(qū)別。(3)參見陳瑞華:《刑事對物之訴的初步研究》,載《中國法學》201
法學論壇 2020年5期2020-12-14
- 論刑事之訴的類型和效力
民事訴訟”“刑事對物之訴”,也有同樣存在于民事訴訟之中的“程序異議之訴”。對于這些刑事之訴的性質、構成要素及其對裁判權的制約問題,完全可以運用民事訴訟標的理論,作出重新的理論解釋。不僅如此,即便對于檢察機關所提出的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訴訟請求,我們也可以將其視為一種“對人之訴”,對其性質、構成要素及其對裁判權的影響,作出重新分析。畢竟,檢察機關盡管代表國家行使“法律監(jiān)督權”,但在提起公訴方面,它仍然是通過行使訴權來推動法院作出司法裁判的。只不過,檢察機關與
法學論壇 2020年4期2020-12-13
- 生命是一場大遇合
識獸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嘆和對物的深情。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琪羅在混沌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維,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種種遇合。某本書里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老,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fā),冷泉與舌,流云與眼,松濤與耳,他們等著,在神秘的時間的兩端等著,等著相遇的一剎——一旦相遇,就不一樣了,永
今日文摘 2020年17期2020-06-27
- 溝通的目的是什么
愿,對人的愛愿,對物的愛愿,對項目的愛愿。不要忘記交流的目的是傳達愛愿?!边@句話乍聽是雞湯,天天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不說一句實在話,這人還能要嗎?其實不是。這是在提醒我們,所有溝通的終極目的,不是傳達信息,而是傳達態(tài)度。你就想,我們和父母、愛人,和所有合作對象的交流,不管內容是什么,真正能夠讓對方感受到的,也真正能夠幫到對方的,不就是我們對一件事情的積極態(tài)度嗎?如果這個都傳達不出去,對方其實什么都聽不到啊。(王傳生摘自微信公眾號“羅輯思維”)
意林 2020年3期2020-03-17
- 遇
識羊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嘆和對物的深情。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琪羅在混沌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衛(wèi),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就不一樣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種種遇合。某本書里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fā),冷泉與舌,流云與眼,松濤與耳,它們等著,在神秘的時間的兩端等著,等著相遇的一剎——一旦相遇,就
視野 2019年22期2019-12-02
- 遇
識羊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嘆和對物的深情。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基羅在混沌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衛(wèi),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種種遇合,某本書里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fā),冷泉與舌,流云與眼,松濤與耳,它們等著,在神秘的時間的兩端等著,等著相遇的一剎——一旦相遇,就不一樣了,永
文萃報·周五版 2019年39期2019-09-10
- 詠物抒情
”?!霸仭本褪且?span id="nffrtxj" class="hl">對物有足夠的描摹,只有這樣,后面的“情”才能自然觸發(fā)??梢哉f“詠”是“情”的基礎,“情”則是“詠”的結果。除此之外,要想寫好這類作文,還要注意兩點:一是選準寄托情感的“物”,這個物必須能承載你的情感,并且要存在觸發(fā)你情感的關聯(lián)點,與你所抒發(fā)的情感協(xié)調一致;二是抒發(fā)情感時要巧妙自然,做到情物相融,兩者之間不能明顯割裂,生拼硬接。整體來說,詠物抒情類作文的思路可以從以下三點入筆:1.選物。選出美好、熟悉或常見的事物,展開聯(lián)想,從中挖掘出情感的觸
作文周刊·中考讀寫版 2019年10期2019-09-10
- 風 度
而產生的一種對人對物的愛與寬恕,那時,你自然就會有一種從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風度。光是讀書,有時也難免為書本所囿。有些人迂闊拘謹,是太信書本所致。所以不但要讀書,而且要消化選擇。盡信書不如無書。除了書本上的知識之外,我們更要明白“常識”的重要。只有學問而無常識,與人談話時,會缺少輕松平易的話題。有你在座,空氣立即會緊張嚴肅。所謂常識包羅萬象,一切都該去留神知道,才可使你活潑風趣,談起話來左右逢源。要想使自己有風度,第一要有“你自己”。有人太注意迎合別人,忽略
老年博覽·上半月 2019年1期2019-09-10
- 先占制度的演進
——以自然法為視角
觀,占有被定義為對物的事實控制,是對物的全面支配,即等同于對物的控制、享有和利用,并且在這種控制、享有和利用的行為中存在著對有關物的權利的行使?!兜聡穹ǖ洹窢q現(xiàn)之處彰顯的先占價值理念影響《日本民法典》,其法學學者亦視先占為取得所有權之方式,其第239條:“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動產者,因占有取得其所有權?!薄杜_灣民法典》秉持德、日兩國民法典,于802條規(guī)定“以所有之意思占有無主之動產者,取得其所有權?!笨芍^將其兩國立法閃光之處與本國立法環(huán)境恰如其分結合,也
福建質量管理 2019年12期2019-03-29
- 基于《法哲學原理》初探黑格爾所有權的實現(xiàn)
式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對物的直接占有、使用占有以及轉讓,即意志對外在的事物的肯定判斷、否定判斷以及無限判斷??隙ㄅ袛嗍侵笇⒁庵局糜谖镏?,人與物之間相互肯定,意志通過物獲其定在,表明該物為我的意志之所有,人作用于物,擁有對物進行收藏或使用的可能,是具有對象性的人,人對物是肯定關系。否定判斷是指從物出發(fā),物是滿足人意志需要的一種手段,但物本身不具有意識,通過人對物的使用、消耗,直至物完全喪失它的質,滿足人的需要徹底淪為人的東西,從而達到與人與物的同一。無限判斷則是
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4期2019-02-21
- 別時容易
最后也就成了一種對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隨著物質的繁盛多余,有時候不經意地舍棄一件東西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物質的富裕已經變成了對物的薄情了。在許多以富裕繁華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各種尚稱完好的家具、電視機、冰箱、質料細致的服裝等,都被棄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間,留戀于那月光下凄然被棄置的物件,感覺著一種大城市的荒涼。是因為富裕,使我們對物薄情,是因為對物的不斷厭棄、丟擲,變成了這城市中人與人的薄情嗎?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涼啊!
風流一代·經典文摘 2018年1期2018-02-22
- 新節(jié)儉時代
應該繼承的:堅持對物的珍惜。物盡其用,要啥有啥,也要能用就用,但是,不能用就不再用。這樣一來,豐富的物質發(fā)揮了最大的功用,真正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豈不美哉!所以,新節(jié)儉與舊日的節(jié)儉內核相同,而在時代背景下的表現(xiàn)不同,新節(jié)儉把握了舊日節(jié)儉精神的精髓,舊酒換了新瓶。也正因如此,新節(jié)儉要告別“摳門”。不應一味地吝嗇于財物,因物質上的節(jié)約而禁錮了自身的發(fā)展。這實際上是被物質所困,認為物質比精神更重要。于是有了嚴監(jiān)生的兩根手指,有了《閱微草堂筆記》中的孫天球,有了吹胡
中學生天地·高中學習版 2017年12期2017-12-26
- 作為抗拒者的“物”
——論“物”之于海德格爾藝術思想的意義
題之一,海德格爾對物的分析對于其藝術思想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對物的分析為海德格爾反對尼采美學而提出自己的藝術考察提供了入手點。其次,對物的分析指向了藝術作品中的大地因素,從而使海德格爾在《藝術作品的本源》中的核心思想得以提出。再次,對物的分析提供給海德格爾克服美學與形而上學的可能。海德格爾;物;藝術;美學;尼采“物”(das Ding)是海德格爾后期思想的主題之一,無論是他對技術的分析,還是對藝術的理解,都離不開對物的闡釋。有學者甚至認為,對物的探究
美育學刊 2017年4期2017-03-24
- 論刑事訴訟中的“對物之訴”
——一種以涉案財物處置為中心的裁判理論
論刑事訴訟中的“對物之訴” ——一種以涉案財物處置為中心的裁判理論方柏興*圍繞著刑事訴訟中涉案財物的處置問題,我國正逐漸形成一種新的裁判形態(tài)。這種裁判形態(tài)有別于以處理被告人刑事責任為核心的“對人之訴”,可以歸納為刑事訴訟中的“對物之訴”。對物之訴將為利害關系人提供行使民事訴權的途徑,遏制涉案財物處分權的恣意行使。并且,通過建立符合程序正義要求的涉案財物審判程序,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維護法院裁判的獨立性和準確性。在與定罪量刑程序的外部關系上,由于對物之訴在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2017年5期2017-02-28
- 新節(jié)儉時代
”真正的內核,是對物的珍惜,而這正是新節(jié)儉時代所應該繼承的:堅持對物的珍惜。物盡其用,要啥有啥,也要能用就用,但是,不能用就不再用。這樣一來,豐富的物質發(fā)揮了最大的功用,真正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豈不美哉!所以,新節(jié)儉與舊日的節(jié)儉內核相同,而在時代背景下的表現(xiàn)不同,新節(jié)儉把握了舊日節(jié)儉精神的精髓,舊酒換了新瓶。也正因如此,新節(jié)儉要告別“摳門”。不應一味地吝嗇于財物,因物質上的節(jié)約而禁錮了自身的發(fā)展。這實際上是被物質所困,認為物質比精神更重要。于是有了嚴監(jiān)生的兩
中學生天地(C版) 2017年12期2017-02-25
- 讓生活回歸簡約
人們不僅僅要滿足對物的掌控,為了與別人交流時占有一絲“話語權”,舍棄了“大部頭”的閱讀,選擇接收碎片化的信息。走路時,我們在刷朋友圈,別人閱讀經典時,我們在刷朋友圈,甚至上課的時候我們還在刷朋友圈!我的腦海里涌現(xiàn)出這樣一個畫面:一百多年前,一個人躺在床上抽鴉片。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個人躺在床上玩手機。無形中,小小的手機成為羈絆,慢慢地瓦解著我們的精神世界。也許我們每一天都在努力地忙碌著,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些什么。從身體到精神,我們完全被物品所束縛,被瑣事
思維與智慧·下半月 2017年2期2017-02-22
- 淺談我國法律中的財產占有制度
的字樣出現(xiàn),只要對物以支配的意思行使事實上的支配就構成刑法上的占有。從事實支配來說,是根據物的性質、時間、地點和社會習慣等要素表明占有的存在與否。我國刑法稱為“占有”,但是我國大陸刑法理論對刑法占有概念的界定多依據個案中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占有。不過有學者認為,現(xiàn)實握有不是事實支配的必要條件,他人占有物是依據主體對物的支配力、物的形狀和性質來認定事實上的占有。在德國,有學者提出了占有的三要素,即事實支配財物的現(xiàn)實要素、根據社會生活原則進行事實支配判斷的社會要素
職工法律天地 2017年2期2017-01-28
- 東西少一點 幸福多一點
收集控,由于有種對物的執(zhí)著心,很難舍棄東西。當難以丟棄的物品越來越多,屋子里堆得到處都是,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空氣不流通,衛(wèi)生不好搞,亂糟糟的一片也不好意思請朋友來家里做客,本應該舒服愜意的家,卻成了各種雜亂物品的收容站,生活也逐漸失去了樂趣……不如嘗試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物品,扔掉那些多余的東西。扔東西的過程中也扔掉了煩惱,煩惱少了自然會輕松很多。人們都認為簡單的生活會讓人感到快樂,既然扔東西是跟過去告別,那么就以“簡單生活”為目標,從舍棄不要的物品開
居尚 2016年3期2016-05-30
- 把“學”置于教學的中心
重問題,即對事、對物的不關心,對他人的不關心。而這種對事、對物、對人的冷漠態(tài)度并不僅僅只是學生的問題,可以說就是現(xiàn)代人的一種深刻的病理現(xiàn)象。管他有什么情況,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誰怎樣了,統(tǒng)統(tǒng)都與自己無關,這種可怕的虛無主義籠罩著現(xiàn)代社會,連教師也沒能脫逃出來。如果不與這種“不關心”的虛無主義做斗爭的話,推進真正的學習和讓學習富有思想內涵是不可能的。在教室里,與對物、對人的冷漠做斗爭的實踐,應當成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的中心課題。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無數值得學習
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把“學”置于教學的中心
重問題,即對事、對物的不關心,對他人的不關心。而這種對事、對物、對人的冷漠態(tài)度并不僅僅只是學生的問題,可以說就是現(xiàn)代人的一種深刻的病理現(xiàn)象。管他有什么情況,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誰怎樣了,統(tǒng)統(tǒng)都與自己無關,這種可怕的虛無主義籠罩著現(xiàn)代社會,連教師也沒能脫逃出來。如果不與這種“不關心”的虛無主義做斗爭的話,推進真正的學習和讓學習富有思想內涵是不可能的。在教室里,與對物、對人的冷漠做斗爭的實踐,應當成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的中心課題。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無數值得學習
小學教學研究 2016年14期2016-04-11
- 讀海德克爾的《藝術作品的本源》探究藝術作品的物之存在
度切入分析藝術,對物進行了更深層次的追問。藝術;物;器具一、對物的追問什么是物?為什么前人不能從物提出藝術的問題,或者說很難從物的角度提出。物的問題一向是以顯現(xiàn)的方式與我們相接觸,但海德格爾恰恰以隱在的方式,隱藏在顯現(xiàn)的感性世界之中,甚至隱藏在不顯現(xiàn)的概念、邏輯思想之中,它隱藏的很深。隱藏的這么深的為什么反而是最顯現(xiàn)的?我們日常最容易接觸的東西,最遠的反而是最近的,最深的反而是最淺的,這里就有一個矛盾,我們過去總是從深處來追究藝術,從柏拉圖到黑格爾——隱藏
大眾文藝 2016年15期2016-01-28
- 別時容易
最后也就成了一種對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隨著物質的繁盛多余,有時候不經意地舍棄一件東西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物質的富裕已經變成了對物的薄情了。在許多以富裕繁華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各種尚稱完好的家具、電視機、冰箱、質料細致的服裝等,都被棄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間,留戀于那月光下凄然被棄置的物件,感覺著一種大城市的荒涼。是因為富裕,使我們對物薄情,是因為對物的不斷厭棄、丟擲,變成了這城市中人與人的薄情嗎?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涼?。?/div>
美文 2014年4期2016-01-13
- 遇
識羊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嘆和對物的深情。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琪羅在混沌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衛(wèi),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就不一樣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種種遇合。某本書里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老,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fā),冷泉與舌,流云與眼,松濤與耳,他們等著,在神秘的時間的兩端等著,等著相遇的一剎——一旦相遇,就讀者·校園版 2016年2期2016-01-08
- 遇
識羊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嘆和對物的深情。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基羅在渾沌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衛(wèi),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種種遇合。某本書里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fā),冷泉與舌,流云與眼,松濤與耳,他們等著,在神秘的時間的兩端等著,等著相遇的一剎——一旦相遇,就不一樣了,永視野 2015年5期2015-11-18
- 別時容易
最后也就成了一種對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隨著物質的繁盛多余,有時候不經意地舍棄一件東西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物質的富裕已經變成了對物的薄情了。在許多以富裕繁華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各種尚稱完好的家具、電視機、冰箱、質料細致的服裝等,都被棄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間,留戀于那月光下凄然被棄置的物件,感覺著一種大城市的荒涼。是因為富裕,使我們對物薄情,是因為對物的不斷厭棄、丟擲,變成了這城市中人與人的薄情嗎?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涼啊戀愛婚姻家庭 2015年6期2015-06-08
- 生命是一場大的遇合
識羊毛,立刻有了對物的驚嘆和對物的深情。牛郎遇見織女,留下的是一場惻惻然的愛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話。夫子遇見泰山,李白遇見黃河,陳子昂遇見幽州臺,米開朗基羅在混沌未鑿的大理石中預先遇見了少年大衛(wèi),生命的情境從此就不一樣了。我渴望生命里的種種遇合:某本書里有一句話,等我去讀、去拍案。田間的野花,等我去了解、去驚識。山風與發(fā),冷泉與舌,流云與眼,松濤與耳,他們等著,在神秘的時間的兩端等著,等著相遇的一剎——彼此一旦相遇,就不一樣了情感讀本·道德篇 2015年5期2015-05-30
- 別時容易
最后也就成了一種對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隨著物質的繁盛多余,有時候不經意地舍棄一件東西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物質的富裕已經變成了對物的薄情了。在許多以富裕繁華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各種尚稱完好的家具、電視機、冰箱、質料細致的服裝等,都被棄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間,留戀于那月光下凄然被棄置的物件,感覺著一種大城市的荒涼。是因為富裕,使我們對物薄情,是因為對物的不斷厭棄、丟擲,變成了這城市中人與人的薄情嗎?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涼啊戀愛婚姻家庭 2015年16期2015-04-11
- 英國對物訴訟制度芻議
116026)對物訴訟(action in rem),是指針對船舶,或者在適當情形下針對其他財產,如貨物、運費等,而不是它們的所有人,所進行的一種訴訟。[1]與之相并列的制度是對人訴訟(action in personam),即以特定的人或者單位為被告提起訴訟。兩種路徑協(xié)調、配合,共同構成了英國法院海事管轄權實現(xiàn)之載體,并且維系了英國法院在海事爭議解決領域的國際權威地位。眾所周知,我國海訴法中的許多制度(如船舶扣押制度等)或多或少帶有英國海事訴訟法的痕跡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4期2015-03-22
- 遲鈍的力量
你的鈍感力很高,對物或人都很不敏感,不會主動覺察到被排斥或被威脅。你的內心是安寧的。16~23分:你的鈍感力較高,內心是比較安寧的。8~15分:你的鈍感力一般,會偶爾對物或人表現(xiàn)出敏感。如果是非題部分減了分,說明你對人際關系比較敏感。0~7分:你的鈍感力較差,對物或人都很敏感,甚至到了神經過敏的程度,你的內心缺少安寧。家庭醫(yī)藥 2015年2期2015-02-27
- 別時容易
最后也就成了一種對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隨著物質的繁盛多余,有時候不經意地舍棄一件東西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物質的富裕已經變成了對物的薄情了。在許多以富裕繁華著稱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都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各種尚且完好的家具、電視機、冰箱,質料細致的服裝等,都被棄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間,留戀于那月光下凄然被棄的物件,感覺到一種大城市的荒涼。是因為富裕,使我們對物薄情;是因為對物的不斷厭棄、丟擲,造成了這城市中人與人的薄情嗎?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涼?。》?/div>時代青年(上半月) 2014年12期2014-12-13
- 刑事偵查中物的強制措施制度構想
的人身權方面,而對物的強制性措施簡單的羅列在偵查一章當中,相對而言,查封、扣押、凍結等干預公民財產權的行為缺乏制度的規(guī)范和必要的監(jiān)督。財產權與人身權同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刑事訴訟絕不應弱化對物的處分的程序化和正當性的規(guī)范,而應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對物的強制措施制度。一、構建物的強制措施制度的必要性(一)物的強制措施的存在價值1.“物”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拔铩笔谴嬖谟谌松碇猓軌驖M足權利主體的利益需要,并能為權利主體所支配和利用的物質實體。[1]而刑中國檢察官 2014年9期2014-10-17
- 別時容易
最后也就成了一種對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隨著物質的繁盛多余,有時候不經意地舍棄一件東西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物質的富裕已經變成了對物的薄情了。在許多以富裕繁華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各種尚稱完好的家具、電視機、冰箱、質料細致的服裝等,都被棄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間,留戀于那月光下凄然被棄置的物件,感覺著一種大城市的荒涼。是因為富裕,使我們對物薄情,是因為對物的不斷厭棄、丟擲,變成了這城市中人與人的薄情嗎?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涼??!美文 2014年3期2014-07-23
- 刑事偵查中物的強制措施制度構想
的人身權方面,而對物的強制性措施簡單的羅列在偵查一章當中,相對而言,查封、扣押、凍結等干預公民財產權的行為缺乏制度的規(guī)范和必要的監(jiān)督。財產權與人身權同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刑事訴訟絕不應弱化對物的處分的程序化和正當性的規(guī)范,而應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對物的強制措施制度。一、構建物的強制措施制度的必要性(一)物的強制措施的存在價值1.“物”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拔铩笔谴嬖谟谌松碇?,能夠滿足權利主體的利益需要,并能為權利主體所支配和利用的物質實體。[1]而刑中國檢察官 2014年5期2014-07-21
- 刑事偵查中物的強制措施制度構想
的人身權方面,而對物的強制性措施簡單的羅列在偵查一章當中,相對而言,查封、扣押、凍結等干預公民財產權的行為缺乏制度的規(guī)范和必要的監(jiān)督。財產權與人身權同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刑事訴訟絕不應弱化對物的處分的程序化和正當性的規(guī)范,而應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對物的強制措施制度。一、構建物的強制措施制度的必要性(一)物的強制措施的存在價值1.“物”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拔铩笔谴嬖谟谌松碇?,能夠滿足權利主體的利益需要,并能為權利主體所支配和利用的物質實體。[1]而刑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14年5期2014-05-30
- 無字書
,在不做中駕御詞對物的揭示、敞開與接納,而非孤絕一枚空氣里的無花果,靜謐地呼吸一條隱逸的路,朝向自身蜿蜒向遠鋪開一樣、兩樣或更多人事的命運和歷史。鋪開大海的波瀾偶然,它也會如一只沮喪的打火機清脆扣響普世的猶豫、苦痛與愁呼“在一切之上是綠葉的篝火”夢境間,那無法命名的吶喊灼燒的傷口。永不回頭的歐律狄刻鹿和箭。蜜與蜂。五官消隱的面貌……在你的生命,是否擺放這樣一本書是否擺放如一顆豐饒、深邃的心中之心注:“在一切之上是綠葉的篝火”——茨維塔耶娃endprint滇池 2014年5期2014-05-29
- 別時容易
最后也就成了一種對物件的不舍之情吧!隨著物質的繁盛多余,有時候不經意地舍棄一件東西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物質的富裕已經變成了對物的薄情了。在許多以富裕繁華著名的大城市中,每天夜晚都可以看到堆積如山的垃圾,各種尚且完好的家具、電視機、冰箱,質料細致的服裝等,都被棄置路旁。我行走于那些街道之間,留戀于那月光下凄然被棄的物件,感覺到一種大城市的荒涼。是因為富裕,使我們對物薄情;是因為對物的不斷厭棄、丟擲,造成了這城市中人與人的薄情嗎?工業(yè)革命以后的大城市真是荒涼?。》?/div>讀者 2014年12期2014-05-23
- 對物訴訟制度及其對我國海事訴訟的影響探析
150001)對物訴訟制度及其對我國海事訴訟的影響探析□ 袁 雪,李 娜(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發(fā)展,海事訴訟的國際趨同化趨勢越來越強。在批準加入 《1952年扣船公約》時,德國、法國等大陸法系國家根據公約的有關規(guī)定都部分接受了對物訴訟制度。實際上,我國的海事法律在訴訟主體、船舶扣押等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對物訴訟的痕跡。因此,將這種訴訟制度運用到我國的海事訴訟中,解決目前海事對人訴訟中存在的問題具有明顯的積極意義,行政與法 2012年7期2012-12-23
- 詠物——焦興濤轉述“物”的方式
并不能指出焦興濤對物的特殊性看法和感受。應當說,藝術作品的唯物或者唯心的問題,是一個現(xiàn)代主義時期的老問題。這種二元分離的角度主要強調了藝術家的優(yōu)越地位。無論抽象還是寫實,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的大腦和眼睛的產物。后現(xiàn)代主義試圖賦予物以更多的人性,但是,不論是讓這些物有生活的原汁原味(就像波普的現(xiàn)成品),還是讓它們像人一樣具有獨立性和自律性(比如注重生態(tài)的后現(xiàn)代建筑和日本物派),都還是把物和人視為一種二元的疏離關系。中國傳統(tǒng)美學講究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山水樹石因中國藝術 2012年1期2012-07-30
- 強制性偵查措施檢察監(jiān)督論——以對物強制性偵查措施監(jiān)督為視角
察監(jiān)督論 ——以對物強制性偵查措施監(jiān)督為視角王 琳(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檢察院,中國北京 100025)對物的強制性偵查措施直接關涉當事人的財產權,由于我國目前對物的強制性偵查措施的采取是由偵查機關按照其內部的行政運作模式進行,缺乏強有力的外在的監(jiān)督,極易導致偵查權的濫用,當事人的合法權利難以得到保障。因此,為有效地制約偵查權并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應在我國現(xiàn)有的法律框架下構建對物的強制性偵查措施的檢察監(jiān)督制度。強制性偵查措施;檢查監(jiān)督;檢察機關;偵查機關強制河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1年6期2011-08-15
- 對物的認識 ——以王陽明的認識為中心
賓644000)對物的認識 ——以王陽明的認識為中心胡金旺(宜賓學院政府管理學院,四川宜賓644000)以王陽明對“物”的認識為考察中心,通過與對物也非常關注的其他幾位哲學家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王陽明正是通過對“物”的獨特認識才確立起他的哲學思想體系的,而這一點在其他幾位哲學家的思想體系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物的認識在哲學史的演進上也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物;格物;心外無物對物的認識,在古代哲學思想發(fā)展的啟始階段,由于人們的思想與現(xiàn)實湖北社會科學 2011年6期2011-04-11
- 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