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山東省學前教育研究一般課題“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的實踐研究”(立項編號:2022XQJY119)的研究成果。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教育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和創(chuàng)造,讓他們通過勞動和創(chuàng)造播種希望,收獲果實,磨煉意志,提高自己。為此,教師要基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設計與實施勞動啟蒙教育課程,使幼兒在勞動實踐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
一、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的內涵
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是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與日常成長要求的教育活動,也是具有深層發(fā)展價值的綜合性教育活動。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以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為根基,能通過適宜的勞動情境與勞動實踐,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勞動與生活、自我及社會的緊密聯(lián)系[]。其旨在培育幼兒對勞動的積極情感,提升幼兒參與勞動的動力,培養(yǎng)幼兒問題解決、合作分享等社會性能力,為幼兒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分析
(一)具象思維主導認知,直觀體驗驅動學習
幼兒處于認知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以具象思維為主導,抽象邏輯思維尚未形成,難以理解復雜、抽象的知識。他們只有借助具體可感的事物,才能有效獲取信息。為此,在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中,教師要緊密圍繞幼兒熟悉的具體的事物設計課程內容,讓幼兒在觀察、觸摸、實踐的過程中直觀感知勞動對象的特征與變化,從而深入理解勞動的意義。
(二)注意力易分散,趣味設計提升專注力
幼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成熟,其注意力具有易分散的特點,因此,單一無趣、枯燥乏味的勞動活動很難長時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為此,教師在設計勞動啟蒙教育課程時,應積極引入多樣的趣味元素,將勞動任務與游戲、故事、音樂等元素有機融合,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以此激發(fā)幼兒參與勞動的熱情,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升勞動啟蒙教育課程的成效[2]。
(三)自我中心意識較強,合作勞動意識萌芽
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較強,喜歡從自身角度出發(fā)看待他人、生活、社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與社交經(jīng)驗的積累,幼兒的合作勞動意識開始萌芽。在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中,教師要把握好幼兒的這一身心發(fā)展特點,一方面給予他們獨立勞動的機會,另一方面適時引導他們開展合作勞動活動,以此讓他們逐步學會傾聽他人意見,分享勞動成果,在合作過程中體會到團隊的力量。
三、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的目標
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的目標應具備前瞻性與系統(tǒng)性。在知識理解方面,其要能引導幼兒理解勞動與知識學習、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初步形成勞動規(guī)劃意識。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其要能提升幼兒的自我服務與集體服務能力,使幼兒掌握整理文具、規(guī)劃時間等基本技能。在情感態(tài)度方面,其要能培養(yǎng)幼兒熱愛勞動、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情感,使幼兒形成積極向上的勞動價值觀。
小班勞動啟蒙教育的目標要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開展小班勞動啟蒙教育時,教師應從幼兒生活自理的角度出發(fā),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注重動作示范與鼓勵贊賞,幫助幼兒克服依賴心理,逐步掌握基本生活技能。
中班勞動啟蒙教育的目標應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服務意識,增強幼兒的責任感。在開展中班勞動啟蒙教育時,教師應引入集體服務的相關內容,注重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幼兒在勞動中鍛煉溝通協(xié)調能力。
大班勞動啟蒙教育的目標應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技能與勞動品質,提升幼兒自主規(guī)劃與自我管理能力,為幼兒之后上小學奠定基礎。在開展大班勞動啟蒙教育時,教師要融入勞動安全、勞動效率等方面的內容,鼓勵幼兒挑戰(zhàn)自我,克服困難,讓幼幾在勞動中鍛煉勞動技能,形成堅強、自律等優(yōu)秀品質。
四、基于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勞動啟蒙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策略
(一)深挖生活場景,打造沉浸式勞動實踐場域
勞動與生活聯(lián)系緊密,能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教師在開展勞動啟蒙教育時,可從幼兒日常生活入手,深入挖掘幼兒的生活場景資源。要想將幼兒的生活場景轉化為沉浸式勞動實踐場所,教師就要營造與真實生活密切相關的勞動氛圍,讓幼兒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積極參與勞動[3]?;诖?,教師應通過合理規(guī)劃布局、提供適宜的勞動工具與材料等方式,引導幼兒在生活場景中體驗勞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從而增強幼兒的勞動代入感、實踐參與感、知識獲得感,讓幼兒掌握勞動技能,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以小班“學會清洗小番茄”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明確本次勞動啟蒙教育的目標如下。認知目標:知道清洗小番茄的方法。技能目標:學會正確清洗小番茄。情感目標:感受服務他人的快樂。然后,教師可將教室的一個角落布置成“迷你廚房”,并擺放好需要的盆、小番茄等,營造真實的生活氛圍。接著,教師可采取游戲導入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勞動興趣。比如,教師可開展摸猜游戲,讓幼兒伸手摸黑色袋子中的小番茄,并說說摸的感覺,猜一猜摸到的是什么。這樣能使幼兒對即將開展的勞動活動充滿好奇。最后,教師可為幼兒講解小番茄的特點以及清洗步驟,并讓幼兒進行實踐。在清洗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有趣的兒歌,并講解動作要領,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清洗技能。
(二)融合五大領域,構建多維度勞動課程體系
幼兒教育涵蓋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這是開展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的基礎,也是構建多維度勞動課程體系的關鍵。教師將五大領域的內容融入勞動啟蒙教育中,構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程體系,使其成為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有機載體,能有效滿足幼兒的多元發(fā)展需求,充分發(fā)揮勞動啟蒙教育的育人價值[4]。具體而言,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健康領域融入健康科普知識與動作技能,在語言領域借助勞動主題故事、兒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與理解能力,在社會領域通過集體勞動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在藝術領域鼓勵幼兒用繪畫、手工等方式記錄勞動過程,展現(xiàn)勞動成果。
以中班“認識牙醫(yī)”“學習播報天氣”“學會折小魚”的教學為例。在“認識牙醫(yī)”的教學中,教師可融入健康領域的內容,為幼兒展示牙醫(yī)的服裝和工具,并用牙齒模型演示如何檢查牙齒、補牙和拔牙。在講解完關于牙齒的健康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幾學習護牙小知識,用牙齒模型演示“圓弧刷牙法”,并讓幼兒根據(jù)演示模仿動作。
在“學習播報天氣”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語言、社會、科學三個領域的內容。在語言領域,教師可引導幼兒扮演天氣播報員,結合具體的天氣向他人播報天氣情況,以此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社會領域,教師可講解天氣預報對生產(chǎn)、生活的重要作用,使幼幾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科學領域,教師可以將天氣符號制作成卡片,以圖片展示與文字闡述相結合的方式直觀呈現(xiàn)天氣符號的含義,以此加深幼兒對天氣符號的理解。
在“學會折小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入藝術領域的內容。比如,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折小魚的步驟,并嘗試折出小魚的主體。之后,教師可讓幼兒用彩筆畫出魚鱗,并用貼紙裝飾眼睛和尾巴。這樣能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與藝術表現(xiàn)能力。
(三)共建班級生態(tài),培育勞動啟蒙共同體文化
共建良好的班級生態(tài)對培育勞動啟蒙共同體文化有重要作用。在構建班級生態(tài)時,師生要遵循尊重、合作、共享的原則,營造積極向上的勞動氛圍?;诖耍處煈龑в變汗餐贫ò嗉墑趧右?guī)則,明確勞動職責,以此增強幼兒的責任感與歸屬感。此外,教師應鼓勵幼兒在勞動中互相幫助、互相學習,構建互助互愛、互學互鑒的班級風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定期開展勞動分享會、勞動成果展示會等,讓幼兒切實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個人成就感與集體榮譽感。在這樣的班級生態(tài)中,勞動啟蒙共同體文化會逐漸形成,幼兒不僅可以掌握勞動技能,還能在勞動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協(xié)作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5]
在構建班級生態(tài)的過程中,教師要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勞動小會”,以輕松對話的形式引導幼兒思考班級哪些區(qū)域需要通過勞動來維護、怎樣勞動更高效等問題。之后,教師可整合幼兒的建議,制定規(guī)則草案,并引導幼兒集體討論表決,最終確定班級勞動規(guī)則。在明確規(guī)則的基礎上,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勞動能力、主觀意愿、興趣愛好等為幼兒劃分勞動小組,如植物照料組、玩具整理組、衛(wèi)生清潔組等,讓幼兒一起開展相應的勞動。
在日常勞動中,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作能力。以照料植物為例,幼兒需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做好澆水、施肥、記錄生長等工作,在合作中不斷積累照料植物的知識與經(jīng)驗。在培育勞動啟蒙共同體文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分享活動,為幼兒搭建表達個人觀點的平臺,讓幼兒講述勞動時的趣事、收獲、困難等,以此加深幼兒對勞動的理解。
(四)強化家園共育,拓寬勞動啟蒙教育空間
家園共育能突破園所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界限,使勞動啟蒙教育貫穿幼兒成長的全過程,讓幼兒在不同環(huán)境中都能獲得持續(xù)、連貫的勞動體驗,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空間。為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家園保持密切溝通、形成勞動啟蒙教育合力的必要性。教師應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家長講座等方式,向家長說明勞動啟蒙教育的內涵與具體方法,使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教師應鼓勵家長在家中為幼兒提供適當?shù)膭趧訖C會,讓幼兒在家庭生活中進行相應的勞動實踐[6]。此外,教師還要與家長積極交流、溝通,共享勞動啟蒙教育信息,共同促進幼兒勞動能力的發(fā)展。
具體而言,在家園共育過程中,家園雙方要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溝通與協(xié)作機制。在觀念引導層面,教師可以精心準備家長會與講座內容,以通俗易懂且具有啟發(fā)性的方式,向家長說明勞動啟蒙教育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意義。同時,教師應毫無保留地向家長傳授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讓家長認識到勞動教育并非枯燥的任務布置,而是充滿溫情與智慧的教育過程。
在家庭實踐方面,家長要積極為幼兒設置合理的勞動任務,如整理衣物、擺放碗筷、擦桌椅等。在幼兒勞動的過程中,家長要給予幼兒耐心指導與鼓勵,允許幼兒犯錯,以此提升幼兒的勞動信心。在信息共享環(huán)節(jié),教師與家長可借助微信等社交軟件,及時分享幼兒在園所或家中的表現(xiàn),并對幼兒在勞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制訂后續(xù)的勞動啟蒙教育方案,以此確保勞動啟蒙教育的連貫性、整體性,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結語
幼兒階段的勞動啟蒙教育是培養(yǎng)人終身勞動觀念的起始點。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教師應從生活場景、五大領域、班級生態(tài)、家園共育等多個維度出發(fā),探索勞動啟蒙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路徑,將抽象的勞動精神轉化為幼兒可感知、可參與的實踐活動。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教師要持續(xù)優(yōu)化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工作,在尊重幼兒成長規(guī)律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啟蒙方式,豐富實踐載體,在幼兒心中種下一顆“熱愛勞動、快樂成長”的種子。
[參考文獻]
[1]劉平.幼兒園勞動教育對促進幼兒個性品質發(fā)展的研究[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4(27):70-71.
[2]徐韻.幼兒園生活活動中勞動教育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課堂內外(高中版),2024(27):84-85.
[3]丁單單,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的多元價值及實踐策略[J].教育觀察,2023,12(36):99-102.
[4]陳華麗.基于幼兒園五大領域活動的勞動教育實施途徑研究[J].教師,2023(28):87-89.
[5]董智鈺.家園協(xié)同視域下幼兒園勞動啟蒙教育實踐[J].當代家庭教育,2023(14):39-41.
[6]李艷霞.農村幼兒園日?;顒又袧B透勞動教育的推動策略[J].家長,2021(3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