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注重聽說讀寫的內在聯(lián)系,追求語言、知識、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養(yǎng)等多方面、多層次發(fā)展的綜合效應。鑒于此,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深度融合作為重點,探索提高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質量的措施,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聯(lián)系
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從閱讀教學角度看,閱讀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素材和思想內容,幫助學生掌握詞匯、句式、表達技巧等,為寫作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通過深度閱讀和廣泛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多樣化的文體與寫作風格,拓寬視野,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從寫作教學角度看,寫作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整合并運用閱讀積累的語言知識,這有助于強化閱讀理解能力,提升閱讀效率。因此,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師應將二者有機結合,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技巧,在寫作教學中加深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的價值
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探索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策略,構建完善的教學指導體系,有助于充分發(fā)揮讀寫結合教學價值。
其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最直接的價值在于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具體而言,閱讀是一個吸收知識、積累素材的過程,而寫作則是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表達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將二者充分結合,可以幫助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不斷學習和積累新的詞匯、句式和表達技巧,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同時,教師通過寫作訓練,引導學生將閱讀積累的語言素材和表達技巧轉化為個性化表達,可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1]。
其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與寫作的融合教學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理解作者的意圖、品析文章的內涵,有助于鍛煉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教師在閱讀基礎上開展寫作訓練,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構思、布局、表達,則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中逐步形成獨立思考、善于分析、勇于表達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其三,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的實施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動力。具體分析,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更注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忽視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的培養(yǎng)和興趣的激發(fā)。而實施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則能夠讓學生體驗個性化表達和創(chuàng)造,在表達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和素材,在寫作中深化對文本的理解,進而持續(x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三、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融合教學策略
(一)開展閱讀鑒賞教學,將閱讀與仿寫訓練結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鑒賞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能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閱讀指導環(huán)節(jié)帶領學生閱讀經(jīng)典文學作品、優(yōu)美散文或詩歌,讓學生接觸到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形式,能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2]。在此基礎上,教師將仿寫訓練融入閱讀鑒賞教學過程中,可以促使學生將學到的語言表達技巧運用到實際寫作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本的語言特點,如修辭手法、句式結構、詞語運用等,讓學生理解這些語言元素是如何服務于文章主題和情感表達的。然后,教師可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句段或篇章,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語言特點的理解,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順暢銜接。
例如,在《濟南的冬天》的教學中,教師先組織學生鑒賞文本語言,再組織學生進行仿寫?!稘系亩臁肥抢仙岬囊黄獙懢吧⑽模恼抡w語言風格清麗優(yōu)雅又不失活潑,充滿了詩情畫意[3]。老舍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濟南冬日的獨特韻味,運用對比、擬人、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營造出一種溫潤含蓄的意境。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鑒賞,再讓學生填寫閱讀鑒賞記錄表(如表1所示)。
在完成閱讀鑒賞記錄表的填寫后,教師可以設計仿寫訓練任務,如“請仿照《濟南的冬天》中的語言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描寫你家鄉(xiāng)冬天的風景。要求抓住特點來寫,不少于200字”。學生要按照仿寫要求,嘗試依照課文的語言風格描繪自己家鄉(xiāng)的冬天,如“家鄉(xiāng)的冬天是靜謐而祥和的。清晨,一層薄霧輕輕籠罩在田野上,遠處的山巒在朦朧中若隱若現(xiàn)”“岸邊的柳樹雖然沒有了綠葉的裝扮,但枝條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冬天的故事”等。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學生不僅能加深對課文語言特色的理解,還能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注重提煉主題思想,將閱讀與縮寫訓練結合
教師可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從讀寫結合教學角度出發(fā),先帶領學生提煉文本主題思想,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梳理故事情節(jié),提取關鍵信息,再組織學生開展縮寫訓練,讓學生在縮寫中抓住文本的關鍵信息,提高信息篩選和整合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進一步鍛煉[4]。在實施縮寫指導時,教師應先引導學生分析文本的結構和層次,幫助他們理清文本的脈絡和主旨,再指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原文內容,保留關鍵信息,剔除次要內容,使縮寫后的文本既簡潔又準確,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分析、總結等能力。
例如,在《社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解析文本內容,隨后再圍繞文本的核心主題思想構建思維導圖,以精準把握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與情感變化。
《社戲》一文以魯迅的童年經(jīng)歷為藍本,描繪了江南水鄉(xiāng)少年純真的友誼與對社戲這一民間藝術的熱忱,展現(xiàn)了濃厚的地域風情和作者對故土文化的深切眷戀。小說結構層次分明,從“我”隨母親歸省平橋村講起,歷經(jīng)看社戲前的波折、月夜航船看戲的奇妙經(jīng)歷以及偷豆吃的童趣往事,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飽含趣味。
在深度解析文本內容后,教師可基于讀寫結合教學理念,指導學生依據(jù)文本內容、主題思想及思維導圖開展縮寫練習,以鍛煉學生的概括與表達能力[5]。例如,學生可嘗試將《社戲》縮寫為:“我隨母歸鄉(xiāng),得以重溫兒時樂園。盼社戲而不得,幸得伙伴相助,月夜駕舟前往,途中景致如畫,戲雖乏味,但夜游之樂無窮。歸途偷豆,更添童趣。此情此景,成為我心中永恒的記憶。”這樣的縮寫不僅保留了故事的主干,還濃縮了小說的情感精髓。
教師通過開展讀寫結合教學活動,不僅能促進學生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與感悟,提升其文學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塑造其文化品格,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設計綜合探究項目,將閱讀與創(chuàng)意寫作結合
綜合探究項目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驅動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綜合探究項目,有機整合文本深度解讀與創(chuàng)意寫作實踐,引導學生在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實踐,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
在設計綜合探究項目時,教師應圍繞特定的主題或話題,整合相關閱讀材料,精心設計寫作任務。比如,教師可以選擇一個具有探討價值的社會現(xiàn)象或文化議題作為項目主題,搜集相關的報道、文學作品等作為閱讀材料,并設計一系列創(chuàng)意寫作任務;接著,引導學生深入分析閱讀材料的觀點、論據(jù)、語言特點等,鼓勵學生撰寫評論文章、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編寫劇本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把握各類文體的核心特征和寫作技巧[]。
以《中國石拱橋》的教學為例,教師可設計“橋韻·石語—中國石拱橋讀寫探索之旅”項目,通過多維度、跨學科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涵并開展創(chuàng)意表達。該項目旨在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石拱橋的歷史背景、建筑特色及藝術價值。教師可以《中國石拱橋》為核心,融合歷史、地理、藝術等多學科知識,設計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意的子任務(如表2所示),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其觀察、分析、表達及創(chuàng)新能力。在項目實施階段,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指導學生在讀寫實踐活動中逐步鍛煉閱讀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創(chuàng)意表達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探索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深度融合教學模式,構建讀寫結合教學指導體系,使學生通過參與深度閱讀與創(chuàng)意寫作等活動,實現(xiàn)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從而全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紅炎.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J].中學語文,2024(18):62-64.
[2]林嘉濱.淺談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策略[J].讀寫算,2024(16):38-40.
[3」李寧.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J].嘉應文學,2024(5):185-187.
4」劉麗艷.淺談“互聯(lián)網(wǎng) + ”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J].中國新通信,2021,23(22):202-203.
[5」劉麟.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效結合的策略探究[J].江西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34(9):110-111.
[6」朱曉艷.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有效融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4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