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婆婆,身材勻稱,眼睛明亮,鼻梁直挺。雖不施粉黛、衣著樸素,卻難掩她的端莊;盡管不善張揚,不好自夸,但也難掩她的“寶藏”特性。
婆婆干起力氣活和粗活來,那叫一個利落。她憑一己之力把床改造成書柜,用水泥紅磚砌水池,把家里的“1+2”長沙發(fā)從一樓杠到二樓、又從二樓挪至一樓,把家里的三開門冰柜從餐廳推至廚房、又從廚房搬到餐廳……有時候我下班回來,發(fā)現(xiàn)家里的布局有變化了,不用猜,一定是婆婆的杰作。她干起活兒有股倔勁兒,從不愿意麻煩家里的男士,經(jīng)常就這么默默地操持著家里的大小事務(wù)。
說她是“寶藏婆婆”,更是源于她善于干巧活,有絕活。
我不知婆婆與二胡的緣分源于何時。一天,剛回到家門前坪,一陣二胡聲悠悠傳來,時斷時續(xù)。起初,我還以為是哪家孩子在練琴,并未過多留意,待我打開家門,才驚覺這樂聲竟源自婆婆。彼時,她正坐在客廳里,眼睛緊緊盯著網(wǎng)課視頻,手里的二胡在她的擺弄下,正努力發(fā)出和諧的音調(diào)。她那專注的模樣,就好像周圍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學(xué)二胡可不容易,練習(xí)指法單調(diào)又乏味,要把曲子拉順更是難上加難,可婆婆從沒打過退堂鼓。日子一天天過去,婆婆的二胡水平越來越高,拉出來的曲子越來越好聽,那聲音圓潤流暢、悠揚婉轉(zhuǎn),一曲結(jié)束,余音還在屋子里回蕩,讓人忍不住陶醉其中。慢慢地,小區(qū)里的人都知道婆婆二胡拉得好,常有人在空閑時來聽她演奏,婆婆每次都特別高興地給大家拉上幾曲。
婆婆的廚藝更是堪稱一絕。在廚房這片小天地,她就像一位魔法師,能變幻出各式各樣的美味佳肴。中餐里的炒、炸、煎、燉、蒸等烹飪技法,在她手中運用得爐火純青。這幾年,婆婆也跟著時代走,跟著美食博主學(xué)做新菜,學(xué)會了不少西餐的做法?,F(xiàn)在只要家里來客人,婆婆做的新式美食一上桌,客人吃了沒有不夸好的,都對婆婆的廚藝佩服得五體投地。
在乒乓球場上,婆婆同樣是個厲害角色。家門口的乒乓球臺就是她的“戰(zhàn)場”。小區(qū)里不少乒乓球愛好者都和婆婆切磋過,可每次比完,大家都對婆婆的球技贊不絕口,自嘆不如。婆婆打球時,身姿矯健,腳步靈活,手里的球拍就像長了眼睛一樣,能把球準(zhǔn)確地打到她想打的地方。她的扣殺又快又猛,旋球也是巧妙得很,對手常常被她打得措手不及。
這就是我家寶藏婆婆,一位勤勞能干、多才多藝的老人。在她身上,我學(xué)到了吃得苦、霸得蠻、舍得鉆、下得情的生活勁兒。這股子生活勁兒激勵著我們后輩以奮斗與執(zhí)著,擁抱每一個平凡的日子。
孩子心語
看奶奶搬沙發(fā)時的勁頭,就像看見女超人;“扣殺又快又猛”的打乒乓球畫面,堪比專業(yè)運動員。媽媽的字里行間跳躍著的小秘密:奶奶的圍裙兜里不僅裝著鍋鏟,還裝著永遠(yuǎn)年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