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林'象征著我們。\"“‘秦小林'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我們都想努力成長為熱愛運動的‘秦小林’文明用餐的‘秦小林’、積極思考的‘秦小林’?!薄ㄒ韵潞喎Q\"灃東八?!保┑膶W生你一言我一語地向記者介紹。
灃東八校執(zhí)行校長路軍鋒向記者介紹,“秦小林\"的男生形象源自秦始皇陵兵馬俑,寓意披堅執(zhí)銳、鎮(zhèn)定從容,脖子上系著的紅領巾象征中國少年先鋒隊精神;“秦小林”的女生形象梳著藍色馬尾,設計靈感來源于灃河之水,寓意著保護水資源?!扒亍贝怼扒刭浮保蔑@出陜西深厚的歷史底蘊;“林\"源于“上林”,因為學校位于秦漢時期\"上林苑\"的范圍內,而人物服飾“清華紫”的主色調體現(xiàn)了灃東八校對秦漢中學辦學理念的傳承與堅守。
一、在托管引領下的蛻變
“清華紫”一直是秦漢中學的主色調,為何會出現(xiàn)在灃東八校的校園內呢?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西咸新區(qū)的“名校 + ”工程了。
灃東街道辦初級中學始建于1981年,灃東街道辦中心小學創(chuàng)辦于1987年。2023年,西咸新區(qū)教育體育局將這兩所學校合并為灃東八校。在秦漢中學的托管助力下,灃東八校成功蛻變,這也是西咸新區(qū)“名校 + ”工程的一個典型縮影。
自從被秦漢中學托管后,灃東八校便開啟了全方位、深層次的蛻變之旅。校長路軍鋒從接受任命的那一刻起,便下定決心要將灃東八校打造成一所學生熱愛、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優(yōu)質校。
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照進校園,路校長就已經面帶微笑地站在了校門口。學生們歡快地走進校園,主動跟路校長打招呼每一聲問候路校長都會耐心回應。當放學鈴聲響起,路校長又會準時站在校門口目送學生們離校。有一位家長感慨道:“我家孩子進學校時都顧不上和我道別,卻一天不落地跟路校長說‘早安’。\"其實,路校長堅持迎送學生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及時與家長溝通。有一次,一位家長向路校長反映學校門口宣傳欄上凸起的字邊角過于鋒利,很容易劃傷學生。路校長聽后,立即請人去處理。家長感動地說:“沒想到學校解決問題這么迅速,讓我感覺特別踏實。”
五年級學生楊譯杰告訴記者,路校長經常會進班級聽課。在校長聽課的時候,同學們聽得全神貫注,學習氛圍濃厚。久而久之,洋東八校的“校長進課堂”仿佛成為一種無聲卻有力的激勵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教師的教學熱情與責任心,也點燃了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動力。在這種積極氛圍的影響下,學校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
二、本校教師和“新\"教師攜手前行
(一)本校教師的蛻變之路
過去,教師習慣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框架。如今,他們勇敢地突破自我、更新觀念,努力用實際行動替代以往單純的口頭傳授,積極踐行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陜西省教學能手陳富榮激動地說:“學校被秦漢中學托管以來,我深刻地認識到,教學不能局限于知識的單向傳遞,而應從學生的獨特視角出發(fā),精心構思教學策略,關注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如今,我的教學方法更加靈活多樣,教學效果也有了質的飛躍。”
青年教師楊靜博也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常常會遇到各種困惑與挑戰(zhàn),這些問題往往會影響我的課堂情緒。幸運的是,秦漢中學定期選派優(yōu)秀教師前來開展送課交流活動,各類教研活動的開展頻次也大幅增加,有效解決了我的困惑,讓我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各種教學情境?!?/p>
(二)秦漢中學師資的強力注入
上課鈴聲響起,教師董凱揚“神色凝重\"地走進教室,說道:“愛貓協(xié)會近日收到一封來信,信中稱作家鄭振鐸家中的貓總是失蹤或死亡,疑點重重,亟須諸位同學齊心協(xié)力協(xié)助調查?!边@一話題瞬間點燃了學生們的興致。
以往關于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師往往只停留在“關愛小動物”的層面。而董老師此次采用的情境教學法,依據教材內容,緊密結合作者的生平經歷及其所處的時代背景,采用“劇本殺”式的趣味探索方式,讓全體學生沉浸在熱烈的討論氛圍中,課堂直到最后5分鐘才逐漸平靜下來。此時,董老師恰到好處地為學生們展示鄭振鐸的寫作背景資料,引導學生們從文本世界回歸現(xiàn)實生活,去探尋問題的答案。
記者了解到,教師董凱揚是2024年從秦漢中學派駐至灃東八校的。切實有效地推行秦漢中學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名校 i+ ”工程做深做實,如今,像董凱揚這樣緊扣教材內容、大膽創(chuàng)新課程設計的做法在灃東八校已屢見不鮮。董老師介紹,上個學期,教研組精心組織了15次教研活動,鼓勵教師精讀課本,回歸教育教學的初心,依據新課標要求重新整理教學思路。
秦漢中學的骨干教師團隊為灃東八校注入了活力與智慧。在日常教學中,他們深入課堂一線,示范高效優(yōu)質的教學模式;在教研活動中,他們毫無保留地分享經驗與成果,引領教師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的新路徑。
三、組織架構的重塑
秦漢中學的托管不僅為教學一線帶來了活力,還重塑了學校的組織架構。灃東八校大膽創(chuàng)新,成立了“一會一辦五中心\"(“一會\"指黨政聯(lián)席會,“一辦\"指行政管理辦公室,“五中心\"指教學管理與研究中心、教師發(fā)展中心、學生發(fā)展中心、資源保障中心、安全保衛(wèi)中心及年級組體系,廣納賢才,為有能力、有經驗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平臺。
教師安毅的經歷便是“華麗轉身”的生動寫照。學校重塑組織架構后,安老師憑借優(yōu)秀的教學能力、勇于實踐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敢于擔當?shù)钠焚|脫穎而出,成功擔任九年級的年級組長,開啟了她教育生涯的新篇章。這一角色的轉變,成為促進安老師專業(yè)成長的強大催化劑。
目前,教師王艷、陳富榮、安毅作為三位新任年級組長,成功實現(xiàn)了從一線教師到優(yōu)秀年級管理者的蛻變,成為學校重塑組織架構后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生動例證。
(一)教學質量的騰飛與跨越
學校的“思行課堂\"在教學方法的變革中應運而生。教師積極引入前沿的教學理念與創(chuàng)新方法,讓課堂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正如青年教師楊靜博所說:“學校開展的‘思行課堂'引導孩子們會提問、會思考。在數(shù)學教學中,我們還引入了數(shù)學建模,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加深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p>
在“思行課堂”的引領下,學生們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轉變?yōu)橹鲃犹剿髦R的踐行者。他們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提問,思維的火花在互動中不斷碰撞,逐漸養(yǎng)成了批判性思維與自主學習的良好品質。
(二)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還是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灃東八校在注重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同時,大力研發(fā)校本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走出教室,外面的廣闊天地同樣是課堂。在藝術方面,學校開設了繪畫、書法、音樂、舞蹈等多個社團;在科技方面,學校建立了科技創(chuàng)新實驗室和機器人社團;在體育競技方面,學校組建了足球隊、籃球隊、田徑隊等…
八年級學生黃晨瑤自豪地說:“學校組織我們去漢陽陵、白鹿原影視基地等研學基地。在白鹿原影視基地,我對影視劇的選角、臺詞、拍攝等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感受到了一部影視劇從無到有的不易。在學習漢唐歷史時,學校還組織我們去了漢陽陵,書上的漢代歷史知識點我記得更牢了。”
四、家校共育,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灃東八校多次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邀請家長走進課堂并擔任講師,為學生講授新穎且富有教育意義的課程,給學生帶來了與眾不同的學習體驗和啟發(fā),共同構建了家校協(xié)同育人的和諧環(huán)境。
劉媽媽在職場上深耕生涯規(guī)劃多年,學校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寶貴資源,邀請她為學生們開啟職業(yè)探索之門。張媽媽熱愛廚藝且熱心公益,學校餐廳便邀請了這位特殊的“幫手”,從食材遴選的源頭把控,到烹飪流程的衛(wèi)生監(jiān)督,再到出鍋擺盤的品質檢驗,她全程參與。校園餐食的嚴謹工序、安全標準,讓家長徹底安心,也讓全校師生吃得放心,更為家校共育增添了一抹溫暖且務實的煙火氣息。
洋東八校只是西咸新區(qū)“名校 + ”工程開展情況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咸新區(qū)通過吸引優(yōu)秀教師、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改造校園環(huán)境、實施“名校 i+? ”工程、開展訂單式培訓等一系列措施,致力于辦群眾家門口的好學校,讓每一所學校都有亮點、有特色、有實效,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均衡發(fā)展,為譜寫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陜西教育報刊社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西咸新區(qū)教育體育局陜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