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美國新政府推出關稅新政,在國際經貿領域引起了軒然大波。美國關稅新政旨在通過加征關稅增加國內收入,化解債務危機,促進產業(yè)回歸,減少貿易逆差,重塑貿易規(guī)則,“讓美國再次偉大”。但其實際效果有限,難以從根本上解決美國國內長期以來累積的問題。通過觀察,截至2025年7月10日美國關稅新政路線,發(fā)現“關稅戰(zhàn)”沒有贏家。呼吁各國回歸到以WTO規(guī)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通過共同合作實現全球貿易的穩(wěn)定增長和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美國新政府對特定國家加征“特別關稅”
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征“特別關稅”。2月1日,特朗普簽署《征收關稅以解決非法藥物越過我國北部邊境的流動問題》(14193號)、《征收關稅以解決我們南部邊境的局勢》(14194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成阿片類藥物供應鏈征收關稅》(14195號)三項行政命令,對墨西哥、加拿大部分商品加征25%關稅,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征10%關稅并取消T86免稅清關政策。2月3日,特朗普簽署《北部邊境局勢的進展》(14197號)、《南部邊境局勢的進展》(14198號)兩項行政令,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關稅措施暫緩30天至3月4日。3月3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進一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成阿片類藥物供應鏈職責》,將14195號行政令中關稅加征10%改為加征20%。
隨即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對美國“特別關稅”進行了回應。2月4日,加拿大宣布對美國實施第一階段報復措施,于3月4日宣布第二階段報復措施;同日,中國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產品加征10%—15%關稅。3月4日,中國宣布擴大自美進口產品加征關稅的范圍;同日,墨西哥總統(tǒng)辛鮑姆表示不接受霸權主義,將采取反制措施。
美國對鋼鋁產品和汽車加征關稅
美國對鋼鋁產品和汽車加征關稅。2月10日,美國宣布對鋼鐵加征25%關稅,2月11日對鋁加征25%關稅,均自3月12日生效。3月26日,美國宣布對進口至美國的汽車和汽車配件加征25%關稅,并于4月3日生效。5月30日,美國宣布6月4日起,把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的關稅從25%上調至50%。
美國對鋼鋁產品和汽車加征關稅受到貿易伙伴國報復。3月13日,加拿大宣布對價值298億加元美國鋼鐵、鋁產品等加征25%關稅。4月8日,加拿大宣布對美國汽車加征25%關稅。4月9日,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首輪對美關稅反制措施,對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征收25%關稅,以應對美國鋼鐵關稅。
美國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
4月2日,特朗普簽署14257號行政令,對所有貿易伙伴的所有進口征收的附加從價稅應從10%開始,并對部分國家實施差異化加征措施,同時規(guī)定任何反制行為都將觸發(fā)美國的升級報復,并規(guī)定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的商品除外。其中對中國額外施加34%關稅,對印度額外施加26%關稅。
4月8日,特朗普修訂適用于從中國進口的低價值貨物的對等關稅和更新關稅,將關稅上調至84%,適用于《用對等關稅調節(jié)進口以糾正導致美國年度商品貿易持續(xù)出現巨額逆差的貿易行為》(14256號)的產品從價稅稅率從30%提高至90%。
4月9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修改對等關稅稅率以反映貿易伙伴的報復和協調》(14266號),暫停特定國家/地區(qū)的額外關稅直至2025年7月9日,僅加征10%的基準關稅,但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提高至125%,適用于14256號行政令的產品從價稅稅率提高至120%。
4月16日,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fā)布豁免清單,豁免部分產品如手機、電腦等關稅。
5月8日,美英達成貿易協議,將英國汽車進口到美國的額外25%關稅降至最高10%,但是10%的基準關稅仍然實施。
5月28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阻止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4月2日“解放日”宣布的關稅政策生效,并裁定特朗普越權。
5月29日,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批準特朗普政府的請求,暫時擱置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此前做出的禁止執(zhí)行特朗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多國加征關稅措施的行政令的裁決。6月9日至10日,中美經貿團隊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就解決雙方彼此經貿關切取得新進展。
7月4日,特朗普宣布將向未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的國家發(fā)出“對等關稅”通知,稅率范圍10%—70%,8月1日起生效。
7月7日,特朗普宣布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
7月9日,特朗普宣布對菲律賓、文萊、伊拉克等6國的關稅,從8月1日起調高至20%—30%。
美國“對等關稅”受到貿易伙伴國反制
中國的貿易反制。4月2日,中國宣布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34%關稅。4月9日,中國宣布將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從34%提高至84%。針對12家美國企業(yè)實施出口管制,還將6家涉臺軍售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并宣布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起訴美方最新加征關稅措施。4月11日,中國宣布自2025年4月1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并表示鑒于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產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續(xù)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xù)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5月10日,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在瑞士日內瓦開始舉行,并于5月11日繼續(xù)進行。5月12日,中美發(fā)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共同修改或取消相關關稅,并建立協商機制。6月9日至10日,中美經貿團隊在英國倫敦舉行中美經貿磋商機制首次會議。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措施框架達成原則一致。
歐盟的貿易反制。4月7日,歐盟宣布于4月15日起實施第一輪對美反制關稅,于5月15日進行第二輪反制。5月8日,歐盟委員會就反制美國關稅的商品清單啟動公眾咨詢。與此同時,針對美國的“對等關稅”以及對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關稅政策,歐盟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英國的貿易反制。4月16日,英國政府宣布將對美國商品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列出了一份400多頁的美國進口產品清單。
印度的貿易反制。5月13日,印度向WTO提交正式申訴,擬對美國部分產品加征19.1億美元報復性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