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全面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學法,在當下小學音樂教學中備受教師推崇,其不僅能幫助教師增強音樂教學的實際效果,有效發(fā)揮音樂教學的價值,還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多種能力。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探究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使用策略是勢在必行的,且十分有意義。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使用意義
(一)激發(fā)學習熱情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動力來源。根據小學階段學生實際情況來講,這個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其身體和思維長時間處于一個較為活躍的狀態(tài),并且對世間萬物都具有較為濃厚的好奇心。因此,學生在音樂課堂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他們很難將自身注意力集中在音樂課堂上。而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法,立足學生真實情況,根據教學內容運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極大程度上提升了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和多元性,提高了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這門學科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與探究音樂的熱情,使學生在課堂中持有更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探究與學習知識,還能提升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專注力,提高教學效率。
(二)增強教學效果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音樂的起始階段,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成長至關重要。使用情境教學法,一方面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另一方面能增強音樂教學的實際效果,有效發(fā)揮音樂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價值。在實際使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對應的情境,從而促使學生在不同情境中探究與學習音樂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在實際情境中利用自身生活經驗和知識解決問題、探索知識,借助情境掌握音樂知識,結合故事理解音樂作品。這有效增強了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能在課堂中自主學習與探究音樂知識、演唱音樂作品;并且在增強教師教學效果的同時,培養(yǎng)并發(fā)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對教學與學習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使用策略
(一)運用故事情境,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階段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很難自主感受到音樂中的情感,體驗出音樂作品的魅力。而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結合歌曲背后的故事進一步感知音樂中的情感。在引領學生欣賞歌曲前,教師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通過生動的表情、動作以及語言為學生講述與歌曲相關的故事,使學生在故事的引領下欣賞和探究歌曲,切實體會歌曲中的情感。這樣,學生在切身地體會中學習與探究音樂知識,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了堅實基礎。除此之外,生活中有趣的故事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知識的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在課堂上,使學生在故事情境中自主探究音樂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以小學一年級“娃哈哈”這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在正式開展本課教學前,教師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更多關于《娃哈哈》這首歌曲以及石夫的相關資料,并根據教材內容與一年級學生實際學情進行篩選,并將其整理為課件,為接下來故事情境的創(chuàng)設做好資料準備。之后,教師根據《娃哈哈》這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來設計故事,確保故事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在正式教學中,在教學《娃哈哈》這首歌曲之前,教師為學生講述石夫來到新疆的故事,即“小朋友們,今天在正式學習《娃哈哈》這首歌曲前,我們先來一起了解一下作者石夫的故事吧?!薄笆蛟谛陆×税四?,在這八年中他的足跡遍布新疆各地,他看過了新疆的美麗風景,了解了少數民族文化,體會了新疆豐厚的民間音樂土壤,并在上面播種了音樂之花……”通過故事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對祖國、對其他少數民族的生活與文化的熱愛之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展示新疆的戰(zhàn)士們挺拔的身姿、美麗的美景,播放新疆的音樂,豐富學生對祖國、對新疆的認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感。這樣,教師有效創(chuàng)設了故事情境,初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歌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接下來的歌曲學習中能切實體會到音樂的情緒以及其中的情感,為接下來的教學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習效果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情境創(chuàng)設應聯(lián)系學生生活。音樂與學生生活之間具有緊密聯(lián)系,音樂既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生活。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實踐運用情境教學法時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音樂,利用自身生活經驗學習音樂,幫助學生將生活經驗逐漸轉化為音樂經驗。教師立足學生實際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降低學生對音樂知識的陌生感,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與探究音樂知識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課堂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內容來欣賞音樂,感受音樂中的情感,在實際生活中實踐音樂知識進行演唱與創(chuàng)作,對培養(yǎng)并發(fā)展學生藝術素養(yǎng)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以小學一年級“豐富多彩的聲音”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學習新知的效果。在實際開展本課教學前,教師分析教材內容,即通過探究教材內容可知,教材巧妙地將日常生活中的各類聲音作為教學素材,通過聲音模仿、情境表演等多樣化的形式,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發(fā)現(xiàn)聲音的美。因此,本節(jié)課教學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聲音,辨別不同聲音的特點。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聲音體驗,能識別許多生活中常見的聲音,如此為新課教學順利開展奠定扎實基礎。
在實際開展本課教學中,教師展示一張溫馨的臥室照片,通過談話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并聆聽聲音,即:“小朋友們,想象一下你在暖暖的被窩中,聽到了許多聲音,都有什么聲音呢?”之后,教師播放不同類型的聲音,如鳥叫聲、汽車喇叭聲、下雨聲、鬧鐘聲等,引導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描述聲音的特點。這樣,教師利用真實生活照片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利用自身生活經驗說出不同聲音的名稱以及特點,有效導入新課內容,使學生對這些豐富多彩的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接下來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模仿各種聲音,運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制作有趣的聲音,用聲音和動作表現(xiàn)不同的小動物。這樣,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知、表現(xiàn)生活中的各種聲音,使學生認識到聲音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中各種聲音的敏銳感知能力,鍛煉學生的欣賞能力與實踐能力。
(三)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學生對游戲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幫助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快樂。愛玩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天性,教師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多種游戲,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與探究音樂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切實感受學習音樂的樂趣,不僅能使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積極參加課堂中的音樂活動,還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音樂的效率。
以一年級“我的音量我做主”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助力學生學習。在開展新課教學之前,教師分析教材內容,即“我的音量我做主”一課主要通過感受體驗聲音的大小來培養(yǎng)學生對聲音的直觀感受,鍛煉學生對聲音大小的控制能力,感受聲音的魅力和趣味。之后,教師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立足一年級學生學情設計有關聲音的游戲,為接下來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作好鋪墊。
在正式開展新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播放了一段交響樂演出的視頻。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中的聲音變化,尤其是音量的大小,并引導學生探究音樂中聲音的不同,結合學生回答并順勢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音量。之后,教師通過談話的方式提出游戲,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小朋友們,在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游戲吧,那就是‘聲音大比拼’需要小朋友們學習有關聲音的知識并參與游戲?!薄靶∨笥褌兿氩幌胪嬗螒虬??想玩游戲的前提是需要小朋友們和我一起學習新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玩游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為玩游戲來做準備吧?!蓖ㄟ^談話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幫助學生了解游戲內容,使學生對游戲充滿期待,從而以更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參與新知識的學習。
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聆聽《春之聲圓舞曲》片段來感知音樂的音量大小,探究不同場景下用怎樣的音量說話或唱歌,為接下來游戲開展作好鋪墊。之后,教師正式開展聲音大比拼游戲。在游戲中,學生需要兩人為一組比拼選出聲音最小的一名,這一名學生成功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與他人比拼誰的聲音大,聲音最大的學生進入第三環(huán)節(jié)。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每六人為一組進行低聲傳話,速度最快的小組即為冠軍。這樣,通過趣味的游戲活動有效鍛煉并提升了學生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使學生能精準控制聲音的強弱程度。之后,教師開展演繹游戲,指引學生利用道具與樂器來表現(xiàn)聲音的大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讓歌聲、語言、動作充分融入歌曲,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藝術創(chuàng)作。這樣,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使學生有效地感知音樂的魅力與特點,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四)巧用信息技術,高效創(chuàng)設情境
信息技術是小學音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的有力手段,對提升教師使用情境教學法的能力有著巨大的幫助。信息技術設施具有直觀呈現(xiàn)色彩鮮艷的圖片、豐富內容的視頻以及包含各種聲音的視頻的優(yōu)勢,如希沃白板、多媒體技術、投影儀等。在這一優(yōu)勢下,教師可以綜合利用圖片、視頻以及音頻等,來創(chuàng)設更為直觀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獲得更豐富的體驗。同時,更直觀的情境也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使學生在情境中長時間保持較高的專注力,有利于提升學生實際學習知識的效果。
信息技術具有不受時間限制、空間限制的優(yōu)勢。在這一優(yōu)勢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更多有關音樂的相關內容,立足學生實際情況篩選出適合學生認識與了解的內容作為教學資源,并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情境中的內容。這樣有助于教師進一步發(fā)揮情境教學法的價值,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認識與了解更廣闊的世界。因此,教師在實踐使用情境教學法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值得注意的是,在實踐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時,教師應確保自身具備熟練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以及較強的辨別能力,合理利用教室內的信息技術設施創(chuàng)設情境,確保課堂中的內容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年齡特點。
以小學一年級“世界音樂博覽會”一課教學為例,教師借助希沃白板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助力學生學習。在開展新課教學之前,教師在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了許多樂器的圖片以及演奏視頻,并借助希沃白板制作了課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篩選一年級學生欣賞的樂器圖片與演奏視頻,以確保圖片與視頻的有效性,為接下來情境的創(chuàng)設做好資料準備。
在正式開展新課教學中,教師利用希沃白板播放一段包含多種樂器演奏的音樂片段,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感受音樂的魅力,并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聽到了哪些聲音呢?這些聲音來自哪里呢?”引出世界音樂博覽會的主題。之后,教師展示課件中各種樂器的圖片以及演奏視頻,為學生介紹世界音樂博覽會正在召開,邀請學生共同踏上音樂之旅。這樣,教師通過直觀呈現(xiàn)世界音樂博覽會圖片與樂器演奏視頻的方式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有效完成課堂導入,使學生對世界音樂博覽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情境并與教師共同探究音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藝術的興趣,為學生高效學習奠定扎實基礎。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感受不同樂器和音樂文化的美,模仿樂器演奏的動作,了解世界各地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推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展現(xiàn)了其獨特的魅力,對音樂教學和學生成長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實踐使用情境教學法時,小學音樂教師應運用故事提高音樂教學的效率,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利用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應利用信息技術來高效創(chuàng)設情境,以此來有效發(fā)揮情境教學法在教師教學與學生成長中的價值。此外,教師應堅持結合實踐探索更多小學音樂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使用策略,以此來為小學音樂教學的優(yōu)良發(fā)展以及學生成長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助力。